作家兄《简评鲁迅拒绝提名诺贝尔奖候选人的原因》一文,再次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刚正不阿,特立独行的鲁迅。虽然鲁迅也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就凭他拒绝诺贝尔奖提名,就让我更加的崇敬与尊重。
鲁迅之所以不愿意被提名,似乎主要是谦卑,觉得自己不配。其实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不但自己不配,那时的中国人都不配,整个中国的环境也不配,所以“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
“我眼前所见的依然黑暗,有些疲倦,有些颓唐,此后能否创作,尚在不可知之数。”众所周知,鲁迅对当时社会的黑暗的抨击是极为深刻的,鲁迅之所以还能写下去,是因为他在不断地打擦边球:只抨击社会,不挑战政府执政的权威。
现在总有不少人为了批判当下社会和共产党,就把国民党的民国描述成一个桃花源。难道鲁迅在无病呻吟乱发牢骚?
有人总结了过去中国知识分子的状况,从北洋到台湾时期,一概的“尊重、尊重”,“大师辈出”,似乎只有共产党时期中国的知识分子才遭了罪。
事实如何呢?
北洋那个军阀混战的年代且不说,看看民国吧:
1931年,“左联”的柔石等五位青年作家被秘密杀害;1933年丁铃、潘梓年等被非法逮捕;1934年,《申报》总经理史量才面对蒋介石要求该报注意社会和谐并威胁:“我有几十万军队”答道:“我有几百万读者”。结果,蒋介石下令,戴笠组织特务将史量才暗杀。
1935,《新生》周刊主编杜重远被逮捕;1936年“七君子事件”爆发。而这些人不过是要求国民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这一年,鲁迅去世,如果他再多活若干年,很难说他不会落得和李公朴、闻一多一样的下场。当然,鲁迅即便逃过初一也逃不过十五,假如他足够长寿活到反右,一定也是一个冤魂。
有资料显示,仅从1929年到1935年,全国被查禁的书刊达一千种以上,1936年,当时的中宣部制定了《取缔反动文艺书籍一览》、《取缔社会科学反动书一览》,开列查禁书刊达676种!
我们现在只知道共产党批判马寅初,可是谁知道马寅初的60岁生日是在国民党的上饶集中营里度过的?!
请问:民国对知识分子的尊重从何而来?台湾的白色恐怖时期对知识分子的迫害也毫不逊色。
为了反对一方,就把与之对立的另一方捧上天,这是我们思维中的一大毒瘤。
忘了说一个人:陶行知。这是一个典型的书呆子,可是国民党也没放过他,因为书呆子跟风呼吁:“八天的和平太短了,我们需要永久的和平!假装的民主太丑了,我们需要真正的民主!”于是陶行知在李公朴、闻一多之后被列为黑名单上的第三名。陶行知作好了“我等着第三枪”准备。得知陶行知病故,蒋公是兴奋了好一阵子的。
叫人唏嘘的是,陶先生的弟子孙铭勋先生在1952年由于育才学校被撤,自己的教育思想被批,愤然割喉自杀!
这些都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剧,历朝历代一个模样!当然知识分子也有混的好的,只要你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或者像XX,XXX一样溜须拍马,自然吃香喝辣。但是只要你挑战权威,哪怕只要不合作,就是明朝方孝孺的下场:吾夷汝十族!
至于民国“大师”们,只怪那时中国太落后太愚昧了,只要去海外镀层金,喝两口洋墨水再弄个啥《孔门理财学》,就摇然一变成了“大师”。
那么,国民党和共产党有区别吗?还是有的,共产党弄死一个知识分子还要找个理由,戴个帽子,国民党直接就派特务拿伊“做特了”。
一个是我是流氓我怕谁?另一个一边做流氓一边还要立块牌坊。
鲁迅是对的,诺贝尔奖中国(人)不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