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感想系列之二 ——晕轮效应

野草的乐趣就是疯长。而且,杂草丛生的地方才是最自然、最接近本质、最能触摸到心跳的地方。
打印 被阅读次数

2. 晕轮效应 Halo Effect;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Edward Lee Thorndike

  The halo effect is a cognitive bias in which an observer's overall impression of a person, company, brand, or product influences the observer's feelings and thoughts about that entity's character or properties. It was named by psychologist Edward Thorndike in reference to a person being perceived as having a halo.

 晕轮效应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也即常常以偏概全。 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都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品质。这就好象刮风天气前夜月亮周围出现的圆环(月晕),其实呢,圆环不过是月亮光的扩大化而已。据此,桑戴克为这一心理现象起了一个恰如其分的名称“晕轮效应”,也称作“光环作用”。

 

­­­­­­­­­­­­­­­­­­­­­

 

一些感想:

 

所谓的光晕,那是因为离得远。一旦接触了,了解深入了,光晕就会消失。

 

比如,从外面来的干部,多半都是带着光环来的,所谓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到不一定真的会念经,而是招聘者怕对手下的人员摆不平。比如提拔谁不提拔谁就是一个问题,还不如从外面找一个人来,以简化现有的人事纠纷,新人一开始念的经,别人也许没听过,或者听不大懂,多少有些期待。可时间长了,念的经都不管用,解决不了问题,别人就会说,还是别念了,你还是该干嘛干嘛——伪装一旦剥去,光环就没有了。这恐怕就是为何丰田公司非常看重从自己公司内部培养有真才实学的干部的真正原因。

 

所谓的广告效应,其实也都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光晕效应的。人们听了广告,怀着好印象,结果买了产品,可一用才知道是否真的好用。 要是质量好,他会接着推荐;要是质量不好,他肯定告诉所有的人那不是好东西。

 

如果一开始就带上了坏的光晕,当然会因此造成别人的误解。无论如何努力,别人的坏印象就是挥之不去。可是,浪子回头还金不换呢。要重拾信任,就不得不加倍的、持之以恒地努力。只要不出现破罐破摔的情况,假以时日,最终还是会被身边的人认可的。这就是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道理之所在。

 

再说,道听途说的印象,无论好坏,其实都没有那么可怕。毛泽东当年不也被外界当成混世魔王吗?可是一旦斯诺来到延安,通过近距离接触了解,就发现了毛泽东的伟大,并预见了他所领导的红军的光明未来。可见,别人怎么看,归根结底还在于自己怎么做。

 

在某种意义上,光晕效应确实会给别人带来一些心理暗示,或者是优势,或者是颓势,可是都不会最终改变对一个人或是一件事的评价。这就是“路遥知马力”的含义。只有来自家人、工作中的同事、身边的朋友的评价才真正有意义。

 

毕竟,能够被历史所评价的人物可谓凤毛麟角,大可不必在乎什么立德,立言,立功之类的历史定位。如果家人说你不错,同事说你不错,朋友说你不错,那就很不错了。再说,一件事,无论怎么做,说什么的都会有。要是只为别人的看法而活,那实在是没法活了。

 

只要坚持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并能够自得其乐,说实在的,别人爱说什么说什么好了。哪怕做错了,改了就好。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