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作者
如果爱能穿越时空
戴维·布鲁克斯 2014年11月25日
打印
转发
专栏作者
如果爱能穿越时空
戴维·布鲁克斯 2014年11月25日
大多数好莱坞电影讲的都是爱情,至少是性。然而克里斯托弗·诺兰(Christopher Nolan)的史诗电影《星际穿越》(Interstellar)却几乎没有情侣,所以观众不会感受到普通的电影里那种感情充沛的浪漫氛围,也没有普通电影里一对男女勇往直前拯救世界的情节。
取而代之的是,剧中展示了一种不大一样的爱,是上一代与下一代之间,穿越时间和空间的爱。
情节从一个农场开始,你能看到祖父对孙辈的爱,也能看到孩子对父亲的爱(母亲此前已经去世)。
地球遭受了环境灾难,而在这场危机中,人们的生活都被撕裂了。马修·麦康纳(Matthew McConaughey)饰演的父亲飞向太空,试图寻找一个替代行星,来让人类存活下去。被他丢下的女儿心中愤怒的爱推动了剧情的发展,十年又十年,她爱着父亲,又因为父亲的离去而怒不可遏。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更含蓄的爱。那就是人类对祖先的爱,以及对尚未出生的后代的爱。在电影中,12门徒各自走向太空,寻找适宜居住的行星。他们为了让罐中冷冻的那些胚胎能在一个遥远的地方出生,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
诺兰希望我们看到这些牵挂所具有的磁力。即使人们相隔遥远,甚至阴阳两隔,这种牵挂仍然能产生万有引力一般的牵引作用。他们的注意力始终凝聚在挚爱亲人身上。他们渴盼重逢。
麦康纳的角色进入太空时,丢掉了地球日常生活的规则,进入了由量子物理和相对论统治的领域。重力开始变化,在不同的行星上不尽相同。空间自身发生扭曲,宇航员穿越虫洞,它是宇宙中的褶皱,将一块空间与另一块空间相连。
最重要的是,时间还会改变速度。在麦康纳飞去的空间,时间的行进比地球上慢得多,所以最后他比女儿还要年轻。本来他是一位前辈,却基本上成了女儿的后人。
这些情节大体上基于真实的科学原理。物理学家基普·索恩(Kip Thorne)出版了一本书《星际穿越背后的科学》(The Science of Interstellar),解释了所有科学原理。然而这部电影中最重要的特点是,科学与情感(以及响亮的背景音乐)怎样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了强有力的神秘氛围。
诺兰介绍了量子纠缠的概念,即两个粒子发生互动,即使相隔甚远,也像是一个粒子那样运动。之后他又展示了,挚爱的人也会表现出相同的一些特质。他们会在相同的时间对相同的事做出相同的反应。
电影中的人物时常感受到超越时间和空间的交叉,以及神秘的联结。就像是你我在参观古战场时,通过记忆中神秘的线索,与古时候在这里作战的人之间,产生的那种超越时间的感受;又好像是重访我们幼年时的旧居,与如今已经过世的人之间,产生的那种深深的交流。
博客作者们注意到了电影中的宗教符号。片中有12门徒,有诺亚方舟。还有一个名为曼恩博士(Dr. Mann)的陨落天使,在与伊甸园截然相反的环境里变得犹如魔鬼一般。太空计划名为拉撒路(Lazarus),女主角拯救世界时年龄是33岁。在电影中,存在着一种无限宏大而又无形的智慧,给人以仁慈的救赎。
不过这并不是一部具有明显宗教意味的影片。《星际穿越》之所以重要,是因为面对着科学与宗教、科学与人性之间的各种文化战争,这部电影勾画了这些领域之间真正的共生关系。
此外,它还显示出现代科学是如何影响文化的。人类一直都会因为最新的科学进步,而转变世界观。在牛顿(Newton)之后,哲学家构想出了一种类似发条装置的宇宙。个人被认为是一个巨大机械里的齿轮,可以嵌入宏大的官僚体制里。
然而在量子纠缠和相对论的领域,所有的事物看起来都像是新生的,互相关联的。生命不再那么像机器,而更像是无穷无尽样式繁复的波动和粒子。因为过于复杂,庞大的社会工程项目似乎没那么可行,但是爱与深刻的人际关系组成的网络,却能产生令人惊诧的效果。
就像诗人克里斯蒂安·威曼(Christian Wiman)在他的著作《我明亮的深渊》(My Bright Abyss)中所写,“如果量子纠缠是真实的,如果相关的粒子即使相距甚远,也能以相似或相反的方式互动,那么整个世界显然就是有生命的,在以我们并不能完全理解的方式沟通。我们是这种生命的一部分,是这种沟通的一部分。”
我猜想,《星际穿越》也会让许多人对日常生活层面之上和之下的陌生事实,产生一种彻底的洞明感。这就能使它成为某种文化事件。
翻译:王童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