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感电影内容的创作技巧
特有理2014-12-5
黑色星期五那天买回一大堆电影光盘,平时$20左右的现在仅有$4左右,几十个bucks能买一大摞。其中有一盘叫《The Croods》,曾经听人叫过好,但因题材是写原始人的,想看但也就一直搁置在时间里了。这次买回来一看,十分庆幸没有错过这么一个好片,而且特别适合一家大小共度愉快时光。之后又上网查了一下,发现该片虽然平分不甚高,但曾经获得过奥斯卡最佳动画片提名,以及另外其它33项电影奖项的提名。欣赏之余,忽生感触,觉得明白了一些电影内容的创作技巧。都说美国的电影具有文化“侵略性”,但其取胜的法宝是什么?
我算是个美国大片的影迷,经常跟年轻人一起深夜排大队看首场。近几年印象最深的有《Avatar》,曾先后看了三次,还有《Wall-E》、《功夫熊猫》、《Frozen》等。每当看完这些大片,都会感觉美国影片中具有触发内心感动的精神元素。这些精神元素并不是那些高高在上的大道理、大神圣,而是自然根植在人性深处的温情和日常生活中所能体现的普普通通,但又实实在在的优良品质和社会正义感。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咱这样的业余爱好就看看“技巧”吧。
《Avatar》的成功除了视觉效果的首创,其核心是在触动人的同情心。其主题用一句话就是:别这么欺负人!一开始的宇宙飞船、大型机械与车轮上的几只箭杆形成了鲜明的实力反差。及至航空武器集群轰炸并摧毁Avatar的母亲之树,把什么叫欺负人描写的淋漓尽致。记得在影院里,每到轰炸的场景,都有女人在哭泣,男人在咒骂。电影的编导因此把观众的情绪压抑到极致,也调动到了极致。之后的反击情节则彻彻底底地为观众进行了一次情感上的按摩,使之前的压抑得以彻底释放。难怪每次散场时都是掌声不绝。
《Wall-E》的核心是“憨厚”两字。而且,通过现代计算机技术的一些概念来对什么叫“憨厚”做了一次全新的技术性诠释。一是“程序化”,也就是真诚,行为简单但表里如一;二是“可靠性”,也就是忠诚度,只要程序不变永远不会背叛;三是“稳定性”,任劳任怨,只要不断电,什么脏活累活都不计较,也永远认认真真。这些无疑是一个“好男孩”、“好男人”基本功能的科技化描述。加上时间跨度造成的过时感和简陋破旧的外表,活脱脱烘托出一句歌词:“我很丑,但是我很温柔”。再看“女主角” Eva,光鲜亮丽、功能强大,既满足了都市现代化女性的优越感,也成全了都市男性心中“女神”的形象。然而从骨子里,机器人就是机器人,其基本要素所暗示的,就是双方对真情的“憨”,不论Wall-E还是Eva。这就给男人、女人一个统一的感情归宿,一个超脱出物质的爱。真是的,只要世界不提钱,就会永远充满爱。当然,Wall-E里面还有丰富的儿童元素,我就不赘述了。
《功夫熊猫》的成功在于彻底吃透了中国文化中的关键元素和中国人在近代的民族意识心态。我觉得影片拍得比中国电影还富有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熊猫形象化地让中国人舒舒服服地对号入了一次座。细说则三言两语无法尽表,单提一下中国功夫与钢铁大炮的对决。通过这种形式,狠挖了一下中国人内心自卑的根源,让中华民族百年受虐的苦水通过电影尽情地宣泄。同时,也让所有具有弱势委屈的人获得了心理上的安慰。深层次的,还有就是对世界表达了一个什么是“大国”、什么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童话概念。在许多中国人对号入座的时候,反思一下现在中国的国际形象,哪有一点像功夫熊猫那样憨厚可亲、正义勇敢?好莱坞既挣了全世界的钱,特别包括中国人的钱,却连带着又把中国深沉地教育了一把。
《The Croods》的主题是勇敢地追求光明和进步。在这个主题之下,愚昧、野蛮都无法束缚人类发展的脚步。愚昧、野蛮在影片里也就成为幽默的元素,而完全不会让人生起厌恶之感。影片中充分运用了概念的类比和关联,又充满了诙谐和幽默。比如,打猎那场戏,原以为是要猎杀一只什么怪兽,没想到却是和大鸟抢一个蛋。整个过程基本就是把橄榄球比赛转换了个场景和形式,不受美国人欢迎都难。那个大玉米棒子被火烧着后冲天而起,形成璀璨烟花并落下硕大的爆米花,以一个合理的逻辑过程完成了影片气氛的渲染和审美元素的释放。片中多次出现的台词:“release the baby”,既幽默了一把之前某神怪英雄大片,也制造了强弱关系颠倒的搞笑效果,更创造了一种英语文化认同的气氛。影片娴熟地应用了形式变换的手法来对应人类远古与现代的日常生活,使观众能产生一种生动的亲切感。除了“打猎”的桥段,还有在睡觉之前,逐个挂起来拍打身上的尘土,完全对应现代的洗漱清洁。
综合回顾了一下,感觉要拍出一部好片,真不是掌握技巧、堆积元素那么简单。没有自信的文化闪光点,没有深厚的现代化思想基础,仅靠大红大绿、生硬逗笑、庸俗贫嘴、自损自贱、侮辱弱者来哗众取宠,只能昭示自身的品位低下。看来,文化这种软实力的确不可小觑,这不,我又一次成为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的俘虏。
《Wall-E》的核心是“憨厚”两字。而且,通过现代计算机技术的一些概念来对什么叫“憨厚”做了一次全新的技术性诠释。一是“程序化”,也就是真诚,行为简单但表里如一;二是“可靠性”,也就是忠诚度,只要程序不变永远不会背叛;三是“稳定性”,任劳任怨,只要不断电,什么脏活累活都不计较,也永远认认真真。这些无疑是一个“好男孩”、“好男人”基本功能的科技化描述。加上时间跨度造成的过时感和简陋破旧的外表,活脱脱烘托出一句歌词:“我很丑,但是我很温柔”。再看“女主角” Eva,光鲜亮丽、功能强大,既满足了都市现代化女性的优越感,也成全了都市男性心中“女神”的形象。然而从骨子里,机器人就是机器人,其基本要素所暗示的,就是双方对真情的“憨”,不论Wall-E还是Eva。这就给男人、女人一个统一的感情归宿,一个超脱出物质的爱。真是的,只要世界不提钱,就会永远充满爱。当然,Wall-E里面还有丰富的儿童元素,我就不赘述了。
《功夫熊猫》的成功在于彻底吃透了中国文化中的关键元素和中国人在近代的民族意识心态。我觉得影片拍得比中国电影还富有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熊猫形象化地让中国人舒舒服服地对号入了一次座。细说则三言两语无法尽表,单提一下中国功夫与钢铁大炮的对决。通过这种形式,狠挖了一下中国人内心自卑的根源,让中华民族百年受虐的苦水通过电影尽情地宣泄。同时,也让所有具有弱势委屈的人获得了心理上的安慰。深层次的,还有就是对世界表达了一个什么是“大国”、什么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童话概念。在许多中国人对号入座的时候,反思一下现在中国的国际形象,哪有一点像功夫熊猫那样憨厚可亲、正义勇敢?好莱坞既挣了全世界的钱,特别包括中国人的钱,却连带着又把中国深沉地教育了一把。
《The Croods》的主题是勇敢地追求光明和进步。在这个主题之下,愚昧、野蛮都无法束缚人类发展的脚步。愚昧、野蛮在影片里也就成为幽默的元素,而完全不会让人生起厌恶之感。影片中充分运用了概念的类比和关联,又充满了诙谐和幽默。比如,打猎那场戏,原以为是要猎杀一只什么怪兽,没想到却是和大鸟抢一个蛋。整个过程基本就是把橄榄球比赛转换了个场景和形式,不受美国人欢迎都难。那个大玉米棒子被火烧着后冲天而起,形成璀璨烟花并落下硕大的爆米花,以一个合理的逻辑过程完成了影片气氛的渲染和审美元素的释放。片中多次出现的台词:“release the baby”,既幽默了一把之前某神怪英雄大片,也制造了强弱关系颠倒的搞笑效果,更创造了一种英语文化认同的气氛。影片娴熟地应用了形式变换的手法来对应人类远古与现代的日常生活,使观众能产生一种生动的亲切感。除了“打猎”的桥段,还有在睡觉之前,逐个挂起来拍打身上的尘土,完全对应现代的洗漱清洁。
综合回顾了一下,感觉要拍出一部好片,真不是掌握技巧、堆积元素那么简单。没有自信的文化闪光点,没有深厚的现代化思想基础,仅靠大红大绿、生硬逗笑、庸俗贫嘴、自损自贱、侮辱弱者来哗众取宠,只能昭示自身的品位低下。看来,文化这种软实力的确不可小觑,这不,我又一次成为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的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