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贝洛:“老粗总统”特勒出生地

政治|传媒|历史|诗词|股票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扎卡里•特勒出身武夫,是一位具有大半生戎马生涯经历的总统。他以军功入主白宫,但政治经验匮乏,他被称为“英雄”的同时,也是一位Old Rough and Ready-“大老粗”。他写的字“几乎和文盲一样水平”。。。

     特勒是19世纪中后期,美国“内战”前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唯一一位也是最后一位出生于维吉尼亚州的总统。不幸的是,他似乎延续了威廉•亨利•哈里森总统死于任内的魔咒,令一度东山再起的“辉格”党又一次无奈地走向衰落。

     “总统之乡”维吉尼亚州早期的七位总统,大致出生在三个地区:北颈﹑半岛和中部山麓地区。在前面的文章中曾经介绍过,乔治•华盛顿﹑詹姆斯•麦迪逊(第4任)及詹姆斯•门罗(第5任)三位“开国元勋”级总统,都出生在波托马克河与拉帕汉诺克河之间的“北颈”地区;威廉•亨利•哈里森(第9任)与约翰•泰勒(第10任)这两位具有连带关系的“老乡中的老乡”,则出生在“半岛”地区的詹姆斯河畔。这5位总统出生所在的“北颈”与“半岛”,又同属于维吉尼亚东部“沿海”地区(或Tidewater-“潮水”地带)。而另一位“开国元勋”级总统-第3任总统汤玛斯•杰斐逊出生地的夏洛茨维尔,是位于维吉尼亚的中北部的“山麓”(Piedmont)地带。继以上六位总统之后,在19世纪中期,维吉尼亚又出现了一位总统,同样出生在杰斐逊家乡附近的山麓地带,他就是美国第12任总统扎卡里•特勒。

     从著名的汤玛斯•杰斐逊“蒙蒂塞罗”庄园越过里凡纳河,经过夏洛茨维尔城东,沿20号公路朝东北方向约20英里即进入“橙”郡地界。20号公路此时与33号公路交叉在一座名为“巴伯斯维尔”的小村后,它更名为“宪法”公路继续通往5英里处的“宪法之父”-美国第4任总统詹姆斯•麦迪逊的“蒙彼利埃”庄园。33号路是一条源自西维吉尼亚边境的乡间公路,它越过蓝岭山脉,贯穿维吉尼亚中部的“山麓”地带,然后向东抵达“海岸”地区。它同时也是18世纪初,维吉尼亚殖民总督亚历山大•斯波茨伍德率领“金马蹄骑士”西征蓝岭山脉的路线,所以又名“斯波茨伍德”路。33号公路在巴伯斯维尔向东,在山麓之间的大片原野树林中穿行,它的沿途布满了漂亮的庄园低矮围栏,并伴有精致的葡萄庄园标牌。约2英里时,路北侧看到一根朝南的路牌,上面写着:老“蒙特贝洛”道。在它所指的路对面,即是“蒙特贝洛”庄园-美国第12任总统扎卡里•特勒的出生之地。

     “蒙特贝洛”庄园坐落于“橙”郡的南边界,它东面2英里处是著名的历史小镇-“戈登斯维尔”。戈登斯维尔在美国早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理位置,它位于费里德里克斯堡至夏洛茨维尔﹑里士满到蓝岭山脉及辛南多阿河谷地区两条交通要道的十字路口。那里的一座“戈登”小客栈(现为“交流酒店”内战博物馆),曾被汤玛斯•杰斐逊总统推荐为“好地方”,在那里,还可享用到乡村著名的苹果白兰地。小客栈门口的历史标牌上,列举了一大批曾经光顾此地的著名人物,包括乔治•华盛顿﹑汤玛斯•杰斐逊﹑詹姆斯•门罗﹑亨利•克雷﹑甚至法国的吉尔贝特•拉菲耶侯爵;随着19世纪中期铁路的开通,戈登斯维尔又成为内战时“联盟国”的重要军事通道,罗伯特•李﹑詹姆斯•朗斯特里特﹑“石墙”杰克逊及理查德•尤厄尔等南方军重要将领,都曾经在这里驻留过。由于西面的巴伯斯维尔是一个“非建制”社区,“蒙特贝洛”庄园在很多时候又被归入戈登斯维尔镇范围。

     在33号公路旁﹑“蒙特贝洛”庄园大门的右手,矗立着一根由维吉尼亚州“保护与发展委员会”设置的历史标示牌。这块儿编号为D-20的黑框白底四方形铁牌上,有粗黑的字体标注,“Montebello-蒙特贝洛,美国第12任总统扎卡里•特勒于1784年11月24日出生于此;特勒于1847年率领美国军队,在对墨西哥著名的“布埃纳-维斯塔”战斗中取得胜利”。总体而言,扎卡里•特勒的出生的“蒙特贝洛”庄园,与前面第10任总统约翰•泰勒的出生的“格林威”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它们都是位于著名的历史通道旁边的大种植园;注解他们所有的仅有一块儿政府的历史性标示牌,这与那些著名总统们的被规划为旅游景点的出生地设置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再者就是,这里与他们本人或家族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关联了。“蒙特贝洛”现在是一座私有的庄园,并且不对外开放。

     扎卡里•特勒祖籍是英格兰,他的北美先人可追溯到马萨诸塞州普利茅斯殖民地时期的“清教徒”领袖-“五月花”号的移民威廉•布鲁斯特。依此脉源的延伸,扎卡里•特勒与同样居住在“橙”郡的詹姆斯•麦迪逊总统是第二代表兄弟关系;他与罗伯特•李及后世的两位“罗斯福”总统都存在着近亲关系。Taylor-“特勒”这一英格兰姓氏,最早起源于诺曼法语的tailleur-即英语中的Tailor“裁缝”。说到这里,应该探讨一下的是,扎卡里•特勒总统的Taylor一姓,在中文环境里习惯上被译为“泰勒”-与美国第10任总统约翰•泰勒的姓氏一样。而事实上,后者的“泰勒”Tyler(苏格兰语:小客栈守门者)不仅在拼法和读音上与前者相异,而且意思及来源地也不相同。这大概就如汉语中的“江”和“汪”两个姓氏,写法与读音近似,而它们却并非同一个姓氏。鉴于此,本文中将Taylor译为了“特勒”,以便区别这两位境况相似的维吉尼亚总统。这同时也是笔者长久以来的迷思,也希望将来,在相关的资料输送中,能够纠正这个混淆已久的“历史”错误。

     特勒的父亲理查德•特勒,是一位西部开发的热衷者。他早年毕业于著名的威廉与玛丽学院,曾在美国开国以前去到俄亥俄河及密西西比河一带探险,后来他在肯塔基获取到8000英亩(32平方公里)之多的土地。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后,他在“大陆军队”中担任过军官职务。独立战争结束后,理查德•特勒便卖掉了他在“橙”郡的“海厄森林”农场(Hare Forest Farm,位于橙郡的“橙”镇,一度有争议说扎卡里•特勒出生于那里。维吉尼亚政府最终确认“蒙特贝洛”为其出生地,并设立了标示牌),准备带领家人及奴隶前往肯塔基进行殖民拓荒。当他们行至“蒙特贝洛”时,有人突然患了麻疹病,他们不得不停留在这里进行隔离防疫。期间,扎卡里•特勒便出生了。他出生的日期是1784年11月24日,即独立革命战争胜利一年后。当时的历史大背景是:美国已通过《巴黎条约》从英国获得独立,并拥有了密西西比河以东广大土地的占领权。

     “蒙特贝洛”坐落于33号公路的南侧,庄园外围的白漆木栅栏绵延在路边,里面是占地巨大的草坪及树林,在蓝天白云下显得静谧万籁。庄园的大门口,是用大小不等的石块整齐砌成的两堵低墙,上面嵌有长方形的石牌:Montebello-蒙特贝洛。“蒙特贝洛”在意大利语中是“漂亮的山”(Monte bello),这与同位于“山麓”地带的杰斐逊“蒙蒂塞罗”(Monticello,意大利语“小山与大山”),麦迪逊“蒙彼利埃”(Montpelier,法语“圣山”)庄园名称都有着相似流行的“蒙”字头(山)来源。就连远在波多马克河畔的乔治•华盛顿庄园,也名为“蒙特弗农”(Mount Vernon,即“弗农山庄”)。从“蒙特贝洛”所在的位置看,那座“漂亮的山”应该指的是向西20英里外雄伟的蓝岭山脉,那里是维吉尼亚西出的天然屏障,也是“斯波茨伍德”路远征西部的咽喉要道。美国早期的蓝岭山脉那一侧,意味着一个拓荒的新天地。

     从“蒙特贝洛”的大门进去,专用道路两旁是修剪整齐的稠密挺拔的松柏树夹道林。中间有两扇精致的黑色铁栅栏门,但敞开着,看不到什么人。由于扎卡里•特勒总统“出生地”的历史概念,传统里仅局限在门外的那块维吉尼亚政府的标示牌上,所以在庄园的内部是没有任何进一步的注释可循的。作为一个远道而来的“寻踪”者,自然难以放弃这已入就里的机会,虽然这是有着No Trespassing-“非法进入”的罪名之虞。历数从乔治•华盛顿到扎卡里•特勒的12位美国总统,在出生地这一著名历史人物应有的实体定位上,唯有约翰•泰勒与扎卡里•特勒这两位维吉尼亚的“勒”字号总统,让后世的拜访者面临“有家不能进”的尴尬局面。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总统任内的历史功绩所限,不足以启动社会大众资源为其保缮旧迹;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们充其量也算是这里的“过客”,并没有长久的生活烙印:扎卡里•特勒与“蒙特贝洛”的关系,就是如此。

     扎卡里•特勒在“蒙特贝洛”出生后,为避病疫,理查德•特勒便在原有的木屋外搭建了一座临时小木屋,让特勒住在了里面。稍后,理查德•特勒便留下他的夫人﹑及包括小泰勒在内的三个儿子,自己带领奴隶们前往俄亥俄河畔的肯塔基路易斯维尔建造新家。而婴儿时的特勒在“蒙特贝洛”没有住多久,便也随家人去到了他的新家-路易斯维尔附近的“斯普林菲尔德”。那是一座400英亩大的农场,特勒初到之时,住在一个林地木屋里。随着理查德•特勒的经营,农场的规模也不断扩大,最后从700英亩发展到在肯塔基的七个郡拥有10000英亩土地。由于在拓荒初期还没有正规的学校,少年的特勒只接受过一些零星的教育。他是个“学得快,但拼写和语法都很不到位”的学生,特勒的写字功力之差,在他后来的人生中被形容为“接近文盲(水平)”。

     庄园专用道路到里面,是一个环形前院,后面坐落着“蒙特贝洛”的主体建筑。那是一幢白色两层的殖民式建筑,它是在特勒一家离开后建造的,所以这幢漂亮的私有住宅与曾经出生在庄园内的扎卡里•泰勒总统,基本没有任何的关系。由于公开资源中关于扎卡里•特勒出生地的资料太少,大部分记载也都是一带儿过,并无具体描述,使得很多依地址来访者(包括他们之后在网络上发送的照片)都把这幢白色房屋作为他的出生之地。甚至在著名的英国“大不列颠百科”网站中,也把这座建筑的黑白照作为了特勒总统的出生地取景介绍。关于这一点,代伟感到很是幸运,因为在之后竟然碰到庄园的现在主人。她提供了很多重要的信息,其中最有价值的就是扎卡里•泰勒总统的真正出生之地,不是在这座官邸式建筑的位置,而是在它右侧的一座小木屋内。这也达到了一位“寻踪者”所真正企求的:寻根求源。

     在兵荒马乱的时代,从武是“硬”道理。扎卡里•特勒一生最重要的决定,是很早就参加了肯塔基殖民地的民兵团。他具备的拓荒者必须的艰辛生活和吃苦耐劳能力,使得他在1808年25岁时正式加入美国军队并成为一名军官(这中间也有着詹姆斯•麦迪逊向汤玛斯•杰斐逊总统举荐的因素),从而开始了他长达40年的军人生涯。特勒的早期军事历练中,曾于1811年在印第安那特区率兵控制诺克斯堡,支援著名的“蒂卜坎努”战斗取得胜利而获得威廉•亨利•哈里森(即后来的第9任总统)的赞扬。之后在1812年的“英美第二次战争”中,特勒又以坚守哈里森堡击退著名的“肖尼”印第安人首领特库抹赛而获军功。特勒第一次真正参与的战争,是1832年的“黑鹰战争”,那是一场争夺密歇根湖南端大草原及密歇根湖与密西西比河之间土地的战争。特勒对穷途末路的著名印第安人首领“黑鹰”的部落实行了毁灭性的打击,一举奠定军功。也就是在那场战争中,特勒17岁的女儿莎拉结识了中尉杰斐逊•戴维斯(即后来的南方“联盟国”总统),并嫁给了他。这对儿未来的“翁婿”版总统,由此结下亲缘。

     从“蒙特贝洛”官邸右侧的小路走向后面,是几幢较新的居屋建筑,像是后来加盖的。再往南去,路开始显的泥泞(雪后初融的原因),远处有大片茂密郁黑的树林,近处是宽阔的田地及牧场,但没有农作物。唯一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宽大的旧蓄棚,里面堆有杂草,在蓄棚的附近,有几只牛马类动物在悠闲走动。站在牧场向西望去,是一望无垠的原野与树林,在晴朗的天空下,远处的的蓝岭山脉横亘起伏,它清晰的蓝色轮廓在天际线下蔚巍壮观,果然优美。以Google“地球”实现“蒙特贝洛”庄园的鸟视图,它所拥有的浩大稠密山林的最南端,已延伸至相邻阿尔伯马拉郡境内。从它向东南西北四周放大察看,那郁青的地表之上,都是由互相交结的乡间公路形成的网状轮廓界线主导的大型庄园。向北四英里,可以看到詹姆斯•麦迪逊的“蒙彼利埃”庄园,西南20英里,是汤玛斯•杰斐逊的“蒙蒂塞罗”庄园,还有詹姆斯•门罗的“阿什兰高地”庄园等。。。尽管殖民时代已成为繁华的历史画面,但在至今维吉尼亚中部广袤而丰饶的大地上,依然保留着离世物欲横流的乡村与庄园状态。

     扎卡里•特勒的第二次显著军功,同样是来自对印第安人的第二次“塞米诺尔人之战”。在1818年结束的第一次战争中,安德鲁•杰克逊将军曾率军镇压了居住在佛罗里达的塞米诺尔人,使美国从西班牙手中夺取到佛罗里达。那场战争也曾经是成就杰克逊未来总统之路的最大军功之一,但佛罗里达西南仍存有白人与印第安人矛盾激化和逃亡奴隶武装叛乱的隐忧。在后来这场被称为美国历史上“最昂贵的印第安人战争”中,包括扎卡里•特勒在内的军官也被马丁•范布伦总统调遣前往参战。1837年的圣诞节期间,扎卡里•特勒的军队在“奥基乔比”战斗中击败塞米诺尔人一举成名,被誉为精明的“大老粗”。“奥基乔比”是美国与印第安人规模最大的战斗之一,战争另一面的事实,是他曾经残酷屠杀土著人。这一点,特勒与威廉•哈里森颇为相似,他们两人后来也成为美国历史上最早﹑最快﹑最离奇死于任内的总统。根据美国民间盛行的传说,那是因为被印第安人“圣哲”下了复仇“死咒”。

     在我沉醉于“蒙特贝洛”庄园空旷的田野风光时,不知何时从那座旧蓄棚后悠悠走来一位白人老妇,她戴着厚布手套,手里拿着一些柴草。我向她打招呼的同时,也对自己“不速之客”的冒失行为表达了深深歉意。那位老妇很是和蔼,她似乎也有点儿为自己的农作服装和有些凌乱的头发感到拘谨。待她了解到我的来意后,竟然显露出激动和诧异的神情,原来她退休前曾经是一位教师,并且是在我所在纽约城教书。我们攀谈了很久,她告诉我她就是这座“蒙特贝洛”大庄园的女主人,她与丈夫是在退休后买的这里,作为晚年的居住生活之所,我对此释放了极大的羡慕之情(注:“蒙特贝洛”庄园的市场售价为370万美元)。关于扎卡里•特勒出生地“寻踪”一事,她指着官邸东侧的那座独立的小房屋,“这就是他真正的出生之地,很多人以为是正面的那座大房屋”。她并告诉我,扎卡里•特勒总统出生时的小木屋早就没有了,这座小房屋是后来在原址上建造的,所以他的真正出生之地,就是这座小木屋。

     听完老妇的话,我心中不禁暗暗为自己的“冒失”感到庆幸,因为之前并没有掌握到这个重要信息,所以在擅闯进来寻迹拍照过程中,没有怎么理会那座孤立独坐的普通白色小木屋。白人老妇(其实她看起来并不老)又讲述了很多关于“蒙特贝洛”的旧闻轶事,其中也有一些是关于那座小木屋“闹鬼”的传闻,究其来源,多少与死于任内的扎卡里•特勒有关。小木屋是“蒙特贝洛”庄园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现在它主要的用途是被主人用来堆放杂物。老妇最后有取钥匙开房门邀我参观之举,被我婉言谢绝了,一则不想再占用她的时间,蓄棚附近的那些牛儿马儿早已开始不住地向她(或她手中的柴草)张望了;二则那屋内的境况也可想而知了,我最需要的答案已经被圆满答复了,并且有些出人意料的收获。我为她寄身乡间仍然保有的谆谆教师之风所钦佩,也为她勤勉人生最终悠然世外的选择而祝福。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在维吉尼亚州,扎卡里•特勒的出生地一直是存在争议的。因为在18世纪末期,几乎是没有什么出生记录保存的,也没有任何“出生纸”文件证明扎卡里•特勒的出生之地。历史学家们不得不从其它地方寻找线索。在为扎卡里•特勒竞选总统所写的传记中,显示他出生于他家族的早期居住地-“海厄森林”农场。但后来,特勒家族的成员们却告诉历史学家那是一个错误。他们说扎卡里•特勒出生在“蒙特贝洛”,那里当时是一位叫做瓦伦丁•约翰逊的家。然而,“海厄森林”农场的拥有者仍坚持说扎卡里•特勒出生在他那里。近代的历史学家经过取证研究,认为“蒙特贝洛”是扎卡里•特勒的真正出生之地,但仍留有疑问。美国革命儿女组织(Daughters of American Revolution,一个由美国独立革命参与者的后人形成的组织,成员通常是女性)在“海厄森林”农场设立了一座出生地标牌,而维吉尼亚政府则在“蒙特贝洛”庄园设立了特勒出生地的标示牌,颇有南襄二阳抢“卧龙”之势。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