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忆中上海的衣食住行(住)

我今写博存记忆,自娱娱人两相宜。白屏黑字叙旧事,跨越时空结友谊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我生于上世纪60年代末的上海,在芜湖长大,后又回到上海。我的记忆与上海颇有渊源。又有思乡的漂泊海外的上海读者给我悄悄话说喜欢看有关上海的文字。所以我打算写写我记忆中的上海的衣食住行。本篇为住篇。

在我记忆中,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上海人的住房紧张。现在随着商品房市场的开发和城区向郊区的扩张,多数上海人已经住得比以前宽敞得多。只是离开了原来在市中心的弄堂,住到了原来的郊外。从前上海人“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浦东也发达了,高楼林立,环境甚美,商业配套不错,交通也很便利,很多上海人,尤其是新上海人在此安了家。现在只有少量城市贫民还蜗居在市中心终将拆迁的数量越来越少的旧屋中。过去的蜗居对大多数上海人来说已经成为过去。今撰文根据我的记忆还原一点这段让很多上海人不堪回首的历史。

以前的南市区是上海的老城厢,是老上海人聚居的地方。那里的房子比较旧。我祖父母就曾经在这里安家。我读大学在妇产科医院(红房子医院)实习的时候曾经在那里的大吉路上的一幢房子里(我们实习学生的宿舍)。里面的走道黑咕隆咚,我曾好几次因此摔跤,从狭窄的老旧的木楼梯上滚下来。这里的房子很多没有卫生间,很多住户是要倒马桶的。上海过去还有大片的棚户区,我没怎么去过,就略过了。

上海以前的租界和西区的徐汇和长宁的的房子就好得多,最高档的有花园洋房、次之有新式里弄、中西合璧的石库门房子。那些花园洋房“解放后”多数被收走,不知由什么人居住,有些还有解放军站岗守卫,我每回经过都感到很神秘,不知里面住了些什么政要,而原先的住户早已不知去向。

听说我的母亲在生我之前也好不容易分到了在长乐路上的一间只有6平米的小房间。在芜湖工作的父亲满心欢喜地粉刷了这间房间,等待我出生以后搬进去。虽然小得不能再小,这毕竟将成为我们一家在上海的家,一个属于我们的空间。不幸我母亲因生我去世,我们最终没有住进我们在上海的小家。

我的伯父家住在虹口区塘沽路的一幢日式楼房里,住房还算宽敞,有四个哥哥姐姐,一家六口住两间房。大的那间有20多平方。后来有十来个平方的那间房由大姐一家三口居住。没有独立的厨房,做饭在楼梯转角处的煤气灶上,四楼有个大家共用的厕所。其他哥哥姐姐们搬出去后伯父母独享那间大屋,他们家的情况算是很不错的。

记忆中大堂哥结婚后住房紧张。我十几岁的时候在暑假到上海玩,他们曾经接我到他家小住数日。他们那时带着6、7岁的女儿住在市中心南京西路边上的泰兴路西式老公寓中的一间9平米的房间。嫂嫂和侄女晚上打地铺,哥哥睡一张小折叠床。白天收起来,这间卧房就又变成了他们的起居室和用餐的地方。现在他们已经幸运地在房价飞涨之前在静安区买了房,住得宽敞了。

小哥哥一家三口比较幸运,早早地就分到虹口区曲阳路附近的一间煤卫独用的一室户,还带一个小小的阳台。这在那时的上海市民中是很奢侈的。我也在他家小住过。

后来(90年代中期)我到上海闯荡,经过一番周折我搬到了上海陕西南路上淮海中路与长乐路之间的一排排西式连排屋(连排别墅,应该属于新式里弄)中的一间8平米的亭子间住。那一进原本是一家人居住的屋子里连我住了四家人家。楼上住一家,有个带浴缸的卫生间。一楼和二楼之间朝北的亭子间住着我,一楼住了两家。一家的房间比较大,但是住着三代人。一楼朝北的那间12平米左右的房间里住着一家三口,女儿那时9岁左右。我曾经到他家小坐过。他家里虽然被家具装得满满的,空间却安排得合理有序。女儿的一架立式钢琴一边是男女主人的大床,一边是女儿晚上睡觉的沙发。有衣柜,还放着男主人心爱的音响。这家人后来在上海郊外买了成套的商品房,但是为了女儿上市区的好学校,他们又在那里住了几年。我们几家人共用一楼的灶坯间,灶坯间推门出去的小天井里有个大家共用的卫生间。

生存在如此逼仄的空间里的上海人照样从容地生活着,精心安排每一寸空间,螺蛳壳里做道场。出得门来个个都收拾得体体面面的。关上门便是一家人的独立空间,与旁人不搭界。

现在上海人的住改善了很多,上海人仍然发挥着擅长利用空间的本事,把自己的家收拾得精致舒适。

雨中的春树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老煤OldMike' 的评论 : 英女王,日本天皇,是否可以像资本家一样,把土地放到市场上投机买卖。这个我不知道,但只要是被皇室拥有就可以视为皇室财产。

当初各方面逼清帝逊位可不是为了少流血,而是谁也不能全部控制局面。革命党力量不够没有几条枪,军队大权掌控在袁世凯等清朝重臣和许多地方权臣手中但是这些人没有名望没有号召力,打起来局势也难说,小皇帝皇帝家属和辅佐大臣太弱,已经难以对权臣和地方大员发号施令。这才是清弟逊位时候的局势。这也是为啥袁世凯黎元洪能当上正牌的民国总统,孙赤脚医生也只能当个临时总统。
老煤OldMike 发表评论于
这就是广东人所说的捉字蚤,((蚤字发音为色))这里所谓的'产权'两字只不过大家为了做得好好看看,少流点血,给皇帝留块小领土,而让他体体面面下台,继续过其皇帝萝而己,像英女王,日本天皇,而并非让皇帝可以像资本家一样,把土地放到市场上投机买卖,这原理我相信读过几天书的应该都会懂得,何况饱读诗书的老兄您?不过话也要说回来,军阀冯玉祥确实是耍流氓,撕毁条约的确也有缺厚道,所以乃是小人作为也,
雨中的春树 发表评论于
回复 'robato' 的评论 : 这里有个链接:
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3/01-07/4466333.shtml

这个链接说: 不仅是颐和园,还把静明园、玉泉山、圆明园、紫竹院、钓鱼台等房产划为溥仪的私产。这样的链接还有好多。我也试图找了一下《清室优待条件》影印件,但是没有找到,如果你能找到请告诉我。
usa456 发表评论于
以我個人看來,有些人是比效偏見,政府都會保护私有财产,我太太公以后輩名在晚清購了不少的房產,就有大清發出的地契,圄章三英吋見方,國民政府同樣承認,但其本都讓共產党拿走,只有我們家族自住的凰陽路上私房,90年初拆迂的吋侯,倒也承認算是產權私家房,而賠了一大筆鈔票,讓他們可以輊輊松松的在左近買上一套一百多平方的電梯樓房,
高晓岚 发表评论于
回复robato : 很高兴在海外的文学城里遇见邻家大哥, :-).
robato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雨中的春树' 的评论 : 至于颐和圆到底是不是溥仪家的私产,建议雨兄再查查以确定.
高晓岚 发表评论于
回复独上南岛: 我的初衷只是想写写正在消失或已经消失的上海的一些事物,勾起大家对美好往事的回忆。也在网络间的白屏上用黑字保存这些记忆。结果有人诘问,迫我回复,复有读者加入评论,你一言我一语,偏离了我的本意。不过在原则问题上我坚持我的立场。我也尊重各位的不同。
robato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高晓岚' 的评论 :
我是乌中大楼对面的280弄里长大的.毕业于安福路第二小学,淮中中学.82年就来美了.我小哥至今在乌中大楼九楼还留有一个投资房呢. 你就是曾经的邻家小妹了.:))
老煤OldMike 发表评论于
0862,没水平就是设水平,有平事就讲点道理出来,用道理评高低,讲恶心话,乃小人也,因为谁都会讲,但绝不出于君子之口也,
老煤OldMike 发表评论于
不是我又要说您了,那年代财产也一样受当时的政府保护的,您难道没看见历史书上,常写着某某人用多少,多少金银卖下房产的吗,所以在这里浪费时间,还不如多看看书,这里也有不少人看着,不要让人笑掉大牙,地契,房契,这个两个字,不是共产党这二三十年发明的,至少有几千年历史啦,洗洗睡觉吧
雨中的春树 发表评论于
回复 '0862' 的评论 : 是啊,接受你的劝告。
0862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雨中的春树' 的评论 : 劝你一句,不要和这种没文化的人去讨论任何问题,这样会降低自己的水平。政治上有不同理念是正常的,就是在家里对家务事也可能产生不同看法。那位老煤除了骂街,就是造谣,这是他没文化,又长期接受港英殖民政府的殖民教育所致。对牛弹琴牛可能还会增加牛奶的产量,对他?除了浪费你的时间外,没有什么意思。
雨中的春树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老煤OldMike' 的评论 : 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的时候,普通人的私有财产是没有保护的。那个时候也没有大家都睡外面啊,不是也有房主,房屋买卖么。用这个来衡量是不是有财产保护,你的脑子是不是。。。 哈哈,我都懒得讲难听话了。
雨中的春树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老煤OldMike' 的评论 : 你说我耍无赖,估计是你又错了。我又说了“对私有财产的尊重,是建立在对契约尊重的基础上的”。你同意么?《清室优待条件》说了,溥仪可以搬到颐和园去住,那就是说国民政府宣布颐和园是溥仪的私有房产啊。冯玉祥撕毁《清室优待条件》以后,说让溥仪自己找地方住,那就是说颐和园也不是你溥仪的了。冯玉祥的这个撕毁条约,难道就不是把私有房财充公?你老煤这二年书是咋教的?还敢毛遂自荐给您我打分?真是贻笑大方啊。
老煤OldMike 发表评论于
我看您连书都设读过,如果依照您所说的,国民政府期间设有地主啦,也设有房主,大家睡马路啦,对吗?没有政府对私有财产保户,您爷爷敢造房子呀,有人敢卖房子呀,用用脑,用用头脑去,真的,俺老煤不想讲难听话,
老煤OldMike 发表评论于
雨中的春树 '老煤OldMike' 的评论 : 对私有财产的尊重,是建立在对契约尊重的基础上的。国民政府对《清室优待条件》条约都任意撕毁,你觉得国民政府保护了私有财产了么? 你要多读书,多思考啊
============================================================================
独上南岛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高晓岚' 的评论 : 看评论,看到这里,觉得你的“怀旧”变味了,如果这是你的初衷,对不起,我误会了。拜拜!
0862 发表评论于
回复 '独上南岛' 的评论 : 对这个从小长大的老房子我是很有感情的,现在在梦里唯一能出现的家,是静安寺的房子。如果它还在我会想尽办法好好修缮一下。可惜政府短视,为了某些香港人的特定利益,也许是特定人的利益交换,把这一片很好的房子都拆了,盖了个久光商场。上海的弄堂文化正在日渐消失,要恢复以前我心目中的上海,恐怕是不可能的了。
老煤OldMike 发表评论于
雨中的春树,,,,,,老兄您这次对了,而且非常准确的回答了您刚才问大美女的问题,这是叫耍无赖,,撕毁条约,,,并非把私有房财充公,俺老煤也曾经教过二年书,这次毛遂自荐,给您打个一百分,
独上南岛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高晓岚' 的评论 : 常熟路华山路附近的小剧场?
雨中的春树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老煤OldMike' 的评论 : 对私有财产的尊重,是建立在对契约尊重的基础上的。国民政府对《清室优待条件》条约都任意撕毁,你觉得国民政府保护了私有财产了么? 你要多读书,多思考啊。
独上南岛 发表评论于
回复 '0862' 的评论 : 彼此彼此!非常欣赏你的态度!豁达,健康!
独上南岛 发表评论于
回复 '0862' 的评论 : 现在倒是应该进去看看,门票贵一点,还是值得一去。你会感到时光倒流在一个;你完全不知晓的年代,那时我们远没有出生。
独上南岛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高晓岚' 的评论 : 无所谓,不必较真,老洋房的来历,都有它的故事。走的走了,死的死了,拆的倒是很少,多数保留了,但毕竟太老了,修理费用,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有关这些老洋房的资料,相当丰富。
雨中的春树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老煤OldMike' 的评论 : 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接受《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之条件》(简称《清室优待条件》),发布《退位诏书》,宣告大清帝国正式终结。《清室优待条件》的第三条写道:清帝暂居宫禁,日后移居颐和园,侍卫人等照常留用。等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后,修改了这一优待条件。把溥仪一家逐出故宫,连颐和园也不能去住了。这完全是国民军将领冯玉祥撕毁了《清室优待条件》。虽说1924年,蒋介石没有能控制军阀冯玉祥,但是蒋介石的国民政府统一江山的时候,不是也没有纠正冯玉祥撕毁条约的行为么。再怎么说,冯玉祥也是国民政府的将领么。所以,撕毁《清室优待条件》这笔账应该算到国民政府的头上。

看来,应该多读历史书的是您啊。而且更重要的是您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不能人云亦云啊。
0862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雨中的春树' 的评论 : 同意。
老煤OldMike 发表评论于
高晓岚大美女,您有乡情,亲情的观念,我比不上您,我乡情观念还有一点点,但我忠于美国,当然我一大半人生是在这里渡过,也将会埋葬在这块土地上,我也很小死了娘,父亲也不好,靠阿娘养到13岁,所以我六亲不认,我只知道谁对我好,我多多加倍还人家,除了我香港的姑母,几十年后我突然去找她,对她特好,是为了让她妒忌,妒忌她的儿子怎么会混得这么terrible,而我却刚刚相反,





老煤OldMike 发表评论于
雨中的春树,,,,,,,,,,,,,,,,,,为什么满清不得人心,最后被推翻,多看看近代历吏书,答案全在里边,溥仪被赶出故宫,实在是国民政府设有真正的一统天下,军阀当道的关系,您知道冯玉祥之名字,可见多少懂一点,而且故宫也并非溥仪私产,只不过是当年国民政府与满清谈判之后,定下的一个条约而已,
雨中的春树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高晓岚' 的评论 : 握手!
高晓岚 发表评论于
回复雨中的春树: 握手!
高晓岚 发表评论于
回复雨中的春树: 握手!
雨中的春树 发表评论于
不过“革心洗面”是不必要的。而且更不必就因为某些原因妄自菲薄而拜倒在洋大人脚下。
高晓岚 发表评论于
回复雨中的春树: 你误读我了。我从来没觉得我家曾经是阔人。我对是否想成为阔人也不感兴趣。而且我真的认为如果没有某某党,我的父母绝对不会走到一起,来到这个世界的会是另外一个生命。
雨中的春树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高晓岚' 的评论 :

你说的这个我同意: “中国,中国人在骨子里的确没什么变化。中国人仍然要革心洗面,消除封建余毒,迎接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现代文明。” 这个要靠我们自己,我们每一个人的行动。
雨中的春树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高晓岚' 的评论 : 我和你一样,不喜欢XX党,但也从来不觉得XX党就是最差的。只是觉得你的叙述里下意识的带着“俺曾经是阔人,只是XX党剥夺了俺的一切”。其实就算历史上从来就没有过XX党,你也不见得就会因为家庭出身而成为阔人。因为XX党对历史改变太大了,甚至可以作出这样的结论:如果没有XX党,我们很多人的父母都不一定认识,从而没有我们的出生。
高晓岚 发表评论于
回复雨中的春树: 虽然经历了百年,国民党和共产党,和表面的巨大变化,中国,中国人在骨子里的确没什么变化。中国人仍然要革心洗面,消除封建余毒,迎接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现代文明。
高晓岚 发表评论于
自由的国度。又打错字了。抱歉。
老煤OldMike 发表评论于
0862有本真正的写点东西出来,用理由说服人,如有志气就回去您主家地盘,讲活骂人,妖言惑众,不算好汉,只有洋派邪教才一天到晚批评人家,,这是政治问题,,难道政治只适合给他们利用来害人,国父孙先生早就说过,政治是每一个人的事情,每一个人都要关心政治,
雨中的春树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高晓岚' 的评论 : 国民党就尊重私有财产了么?说好了溥仪等可以住在故宫,不也是没过几年就把他们赶出来了么,虽说这事是冯玉祥干的,但是老蒋不也没管过不是。抗战以后的接受大员们不也是乘机侵吞公产私产和日产。国民党的蓝二代们不也是巧取豪夺,视全体国民为提款机?同样是蓝二代的“建丰同志”对他们不也是毫无办法?

你说国民革命至少推翻了帝制是顺应民意的,谁告诉你的?当时的老百姓告诉你的?但是大清国的老百姓都投票了?其实那个时候的普通老百姓哪里又有选择权了。 如果普通老百姓真有那个觉悟,肯定就赢粮而景从了,哪里用得着孙赤脚医生去筹款发军饷顺带着把别人的女儿搞上床?

高晓岚 发表评论于
回复0862 我是在回复雨中的春树,并没有改换话题。美国讲究言论自由,况且这里是我自己的博客。我不是赶时髦,我是真的不喜欢某某党。再说一个人应该有自己的立场。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我们有幸最终来到了一个自由的过度。只是思乡之情难以割舍。
0862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高晓岚' 的评论 : 妳想把题目变成政治方向可以另起炉灶,本人恕不奉陪。不想赶这个时髦。
老煤OldMike 发表评论于
你说共产党是用枪杆子篡的国,那么你祖父任职的国民政府难道不是用枪杆子篡的国?
,,,,,,,,,,,,,,,,,,,,,,,,,,,,,,,,,,,,,,,,,,,,,,,,,,,,,,,,,,,,,,,,,,,,,,,,,
至少国民政府的枪杆子容得下老舒这一类的文人,而洋派邪教共惨黑帮的抢杆子下他要被迫自杀
至少国民政府枪杆子下老百姓挣了钱要落叶归根,而洋派邪教共惨黑帮的枪杆子下,老百姓像蟑螂一样全世界拖男带女的逃,还包括帮徒家人孩子,包括邓矮个子的皇孙,都成了黄皮洋鬼子,当然也包括您我在坐各位,
高晓岚 发表评论于
0862大哥,你说得对,我的初衷真的与政治没有半点关系。
0862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老煤OldMike' 的评论 : 你除了贩卖你那套殖民地学来的歪理,骂街以外还真不知道你有什么水平,你可能是个大学门都没进过的混混。天天泡妹妹,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不屑与你为伍。
高晓岚 发表评论于
既得利益,打错字了。国民政府后来腐败,故而失败。不过他们是真的在正面战场抗日的。这是另外的话题。蒋经国伟大,给台湾以民主。现在的台湾是大陆的典范。
0862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高晓岚' 的评论 : 没关系政治观点的表达与否和年龄没必定的关联,对事物的态度也是如此。就像我说的,到这里来看你的文章初衷是为了了却思乡之情。不想赶时髦去骂某一政党。国民党,共产党都是马列主义的党,看看台湾的国民党现状就可以想象如果大陆还在他们手中是一个什么样。不想把一个大家都在回忆上海的气氛,搞成政治声讨会,不认为你的初衷就是这个。
高晓岚 发表评论于
回复雨中的春树: 共产党无视私有财产,没收了人家的产业,然后分给自己人。现在的红二代更是巧取豪夺。当初的国民革命至少推翻了帝制是顺应民意的。现在共产党牢牢地把握权力就是为了维护记得利益。全国人民的口袋是他们的提款机。
老煤OldMike 发表评论于
高晓岚大美女我完全同意您所认为的,有人却自以为是洋派邪教代言人.说什么,,,把一切好的和差的过去都能以正面的态度来回忆。,,,,,自已却也像咱们和在坐各位,跑到洋大人地盘做殖民,您的地盘您作主,您说了算,
雨中的春树 发表评论于
哈哈,其实我倒是同意这个观点:叙说政治的事情,最好站在中立的立场。
高晓岚 发表评论于
0862大哥,你比我年长,说的很多话颇有道理。上海人生性谨慎,再加上你们这代人的阅历,中庸不激进可以理解,也受我尊重。我性子比较直,不喜欢某某党,又不善掩饰,口无遮拦,敬请谅解。
老煤OldMike 发表评论于
julie66美女 谢谢指教,下次回上海再去看看,我只记得是角落头的一栋楼房,不过就算还在,也是不认得了,
雨中的春树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高晓岚' 的评论 :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虽然这句话不适合所有情况,但也有一定道理。有多少人发财以后自己或者子女又把家产败光的。相对你所打引号的“解放后”的那个解放前,有多少人有了些钱就讨了N个姨太太,生了N个子女,那些财产被后人一分,也所剩无几的。祖宗的家业,就算没有“解放”一说,也并不能就顺理成章地被后代继承的。袁世凯是民国总统+洪宪皇帝,他的子女落魄的也不是没有。

你说共产党是用枪杆子篡的国,那么你祖父任职的国民政府难道不是用枪杆子篡的国?
穿高跟鞋的猫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高晓岚' 的评论 :

回 复得好!政治和生活没法剥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0862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高晓岚' 的评论 : 对于政治问题从来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就像历史是后人写的一样,都是胜利者取得了话语权。如果想分裂人群的话,政治是最好的工具。我们家解放前后生活大变,但是我对此从来不持耿耿于怀的态度。有本事自己把这份家产在挣回来,也是这么做的,抱怨是帮不了忙的。
高晓岚 发表评论于
回复 '0862' 的评论 : 我是回复雨中的春树而写的这段话。“解放后”我当然要打引号。到底解放了谁又奴役了谁,历史自有公论。
0862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高晓岚' 的评论 : 回忆归回忆,都不要带有特定的政治观点和倾向,如果想要灌输政治倾向的话,建议换一个标题。免得误导读者。
高晓岚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雨中的春树' 的评论 : 我从上大学觉悟了以后就不认为共产党“解放”了中国,而是用枪杆子篡了国。至于我家,虽然不是那些原来住花园洋房的人家,祖父却也曾经是上海国民政府警界的高官,在抗战时去重庆之前在南市的松雪街买了些房产收租子给祖母家用。后来我伯父住的房子是用老房子换的,不属于共产党的恩赐。而原先那些房客就占了祖父买下的剩下的房产。直到后来才落实政策补了一点点钱。我外祖父出生贫苦,却因为肯吃苦,学会了开车的手艺,在外国人开的亚细亚火油公司工作,省吃俭用,也住在华山路、长乐路一带,不是共产党给的房子。
0862 发表评论于
回复 '独上南岛' 的评论 : 看来我们还可能是邻居。乌鲁木齐北路与万航渡路相接在老的百乐商场后面。静安寺的百乐门舞厅(后来改成红都电影院),我小时候还溜进去看过,不明白有什么好玩,以至于到现在还是不感兴趣。
雨中的春树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高晓岚' 的评论 :

哈哈,感怀不是这么感怀的。解放前的老住户们或者这些老住户的邻居们才可以这样感怀。
雨中的春树 发表评论于
还有不知道晓岚同学为啥把“解放后”打上引号? 其实正因为被你打了引号的“解放后”,那些老房子的住户才被赶走,新生权贵住了花园洋房,你伯父,你家还有你家别的亲戚这些人才得以在比花园洋房次一些的房子中觅得一间半间的居室。



高晓岚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雨中的春树' 的评论 : 我自然是不认识原先的住户,只是感怀,猜测原先的住户要么漂泊海外,要么被迫搬到别处拥挤的地方居住。恕我措词不严密。
雨中的春树 发表评论于
"那些花园洋房“解放后”多数被收走,不知由什么人居住,有些还有解放军站岗守卫,我每回经过都感到很神秘,不知里面住了些什么政要,而原先的住户早已不知去向。"

呵呵,晓岚的文章真欢乐。晓岚同学说自己是六十年代末出生。那晓岚同学你怎么知道“而原先的住户早已不知去向”?好像你是解放前出生,认识解放前花园洋房里面的老住户似的。
高晓岚 发表评论于
回复 '独上南岛' 的评论 : 我98年商学院毕业曾经租住过乌鲁木齐中路靠近安福路的高层乌中大厦的一个煤卫独用的一室户(进门的半间是吃饭的地方),月租金2000元。那里地段不错,离淮海路不远。那时淮海路那一段开了不少酒吧,如Sasha, O'Malley's, 等。我最喜欢去安福路上的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看话剧,走走就到了。我在那里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忆。
独上南岛 发表评论于
回复 'julie66' 的评论 : 你说的应该对,早年淮海路从西向东,到西藏路有:国泰,淮海,嵩山三级电影院。前面两家是首轮,放新片。嵩山是小型电影院,属二轮,就是新片上映后,在这里放第二轮。电影院不大,但外形不错。八仙桥金陵路口,热闹得很,过去不远,是西藏路口的剧院(名字请大家帮着回忆一下),不放电影,专属戏剧演出。
独上南岛 发表评论于
上海的住,可是个大话题!你引得大家纷纷自报家门。侬真来赛!(你真行!)
跟大家一样,我也来自报:乌鲁木齐路,分北,中,南三段。
0862 发表评论于
我家住在静安寺一带,因为静安寺的存在,把两个弄堂分成了东庙弄和西庙弄,属于西班牙式的花园洋房。解放前是楼上楼下一家独住。解放后家境每况愈下,把楼下分租出去,从此以后就只能住一层了。原来政府说这个地方房子好,轻易不会拆迁,后来也不晓得什么原因被拆了。香港人就地造了个久光百货,只卖高档货。儿时的回忆只能在梦中再现了。
julie66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老煤OldMike' 的评论 : 应该是嵩山路吧,是淮海中路旁边的一条小马路,当时转角上还有一家嵩山电影院,现在回上海这些地方已完全变了样,我基本上每年都回去,还是有好多地方不认得,变化实在太快了,呵呵。
老煤OldMike 发表评论于
房租10元
老煤OldMike 发表评论于
俺老煤小时侯共住过三个地方,先住在宋山路((音是这个,字对不对不知道,人太小了))最顶上一层四楼,只我们一家,正正方方,感觉比效大,可惜也需要倒马桶,一上搂梯右专,,走道左边有个我家专用水池,右边是门,走道尽头一扇门出去是是整个三层搂以下的大楼的屋顶,等于我家专用天台,设人上来,记得旁边过几个门面内有军营,共产国庆有好多军人操兵出来,很好看,也记得有几个晚上有台湾飞机在天上飞,有人上门要我们不要开灯,也不准点candle,只纪得好多飞机在飞,高射炮弹亮亮的打上去又掉下来,飞机打不到,也设感觉飞机丢炸弹,我们在天台看得清楚清楚,后来我亲娘生病过世,我们搬去东大名路后楼我阿娘那边住了,我在89年问过我哥,为啥这么好地方不住,要搬来后楼住,他说那边房租不便宜,东大名路只有7,个多平房,但房租只有七毛二分,反正吃,喝,拉,睡,洗,煮都在里边,宋山路房子外形早纪不得了,不知道还在不在,但东大名路房子前五六前拆了,空在那边生满草,唯一认得的前楼房客,己经迫迁到五六十公里外成了乡下人了,(他自已说的)也在黄河路144号二搂我父亲新家住过一段日子,前边有个小阳台,长方形,每层搂只有一户,搂梯间煮饭,也得倒马桶,水池在地下后门口内共用,房示日10元,前门以前是中药房,我外婆住静安寺,只纪得一条弄堂进去有一口水井,不远左边就是她家,我外公当年是北大教授,我大舅舅也是北大教书,他们长年在北京,我只见过二三次,我二个阿姨只纪得一个,叫她朗朗阿姨,那时候她家有冰箱,1973年10月来美前几个月,我们去杭州玩,我哥对我说朗朗阿姨的老公在这里做官第二大,但我哥不再与我外婆她们来往.原因是我从香港给我外婆去信,把她们吓着了,把我哥叫去,要他告诉我,叫我不要写信给她们,我倒很了介,但因此伤害了我哥的自敬心,因为我们家,包括我,当时有好几个人香港,所谓的海外关系,
MrTasty 发表评论于
我姑妈也是,住在长乐路的洋房里--一间亭子间,大约8,9个平米,一家四口,好几家共用卫生间和厨房。
上海那时候重工业也是非常厉害的,造船,冶金,石油化工,等等,但是很多外地的朋友并不太了解,以为上海只有轻工业。我在爱丁堡读书的时候,一个从大连来的同学说,你们上海的那点工业,还不及一个鞍钢。我立马石化了。后来我这哥们搬到上海住了,就再也不说这样的话了。
0862 发表评论于
当初上海的轻工业比较发达,所以很多资源,从煤炭(山西)到农副产品,是上海用那些当时紧缺产品去换的,互利互赢。其中江苏的关系比较好,而浙江就有些困难。
0862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高晓岚' 的评论 : 这些供应是要感谢各地的支援,但是不是免费的。80年代资源缺乏,上海人喜欢吃鱼,但是没有什么鱼类供应,那时北京菜市场可以很容易地买到。
高晓岚 发表评论于
回复 '0862' 的评论 : 上海过去和现在对中国的经济的贡献有目共睹,不容置疑。不过以前各地也供应上海,那时上海丰富的资源也来自四面八方。当然政府那时在基础设施上很长时间没有多少投入,对上海欠了帐,造成上海人当时的住房条件在全国最差最苦。
0862 发表评论于
回复 '穿高跟鞋的猫' 的评论 : 严重同意!上海作为国家的大儿子几十年如一日省吃省喝地帮国家养着一大批人,80年代去北京出差,同一旅馆住着几个内蒙来的人员。闲聊时他们愁眉苦脸地在发愁说,明年国家要减少6亿的财政补助,不知道怎么过。这是我第一次意识到居然还会有不赚钱,等着别人给钱度日的地方。上海人有资格为此而骄傲。
夏天晚上乘凉时大家围成一圈挺鬼故事,也是一大乐趣。哈哈。
唉!上海的弄堂文化是越来越少了,上海的特色也越来越少,共产党的领导短视啊!
穿高跟鞋的猫 发表评论于
0862 :上学时老师曾骄做地说,国家财政收入里每六块就有一块是阿拉上海贡献的!所以,做为上海人,为什么就不能有优越感呢?!
穿高跟鞋的猫 发表评论于
经常想起以前住石库门弄堂的乐趣,左邻右舍,好热闹呀,特别是夏天,大家傍晚都出来乘凉,一张竹椅一把扇,聊天吹牛,路灯下打牌下棋,小孩们奔来跑去,美好的日子,尽管大家都穷!
0862 发表评论于
楼主,看得出你是个充满爱心的人,把一切好的和差的过去都能以正面的态度来回忆。的确上海的住房情况会因为地区有很大的差别。尤其是50年代后期开始房子和户口基本上处于冻结状态,想要挪动一下比上天还难。上海把每年财政收入的大部分(可能是90%)都上缴给国库,没有资金来投入市政建设。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