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有朋友向我推荐《浮生六记》。我一看,便喜欢上了。一来喜欢书里作者夫妻间的闲情逸趣,二来佩服作者的旷达和洒脱。要说作者的命可真够苦的。先丧妻,后丧子,时而颠沛流离,时而食不果腹。但书中却不见一个“恨”字。
后来看杨绛的《干校六记》,也看不到对当年所谓”浩劫“、”灾难“的控诉和谴责,字里行间只是平和的语调,顶多一点点淡淡的无奈和婉转的嘲讽,很耐咀嚼。
汪曾祺也有篇《随遇而安》,写他被打成右派后,下放劳动的经历。他起猪圈,刨冬粪,很是辛苦。可他说:从此知道了中国农村、农民是怎么回事儿,这对今后的生活态度、写作态度是非常有好处的。他能写会画,很是受乡亲们爱戴。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胸怀和跳出个人遭遇的精神力量。
大学第一年我放假回家,和几个同学一起看望初中的班主任陈老师。那时候我个子窜得快,没有合适的衣服,偏又是臭美的年龄,加上点儿虚荣心,便穿了件我爹50年代那种呢子军装。那天陈老师的丈夫方老师也在家。早知道这方老师是武大毕业的,被打成右派后一直在中学教化学,书教得很好,但经常和陈老师吵架。那天陈老师是很高兴的,但奇怪的很,方老师唯独对我很是冷淡,还拿我身上的衣服讽刺挖苦了几句(说什么我已经忘了)。我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想:莫非当年把他打成右派的书记是个专业军人?而且也穿着黄军装?现在他刚平反,这件衣服又勾起了他不愉快的回忆?。。。
每个社会都有不如意者,原因却是多方面的。怨也好,恨也罢,都可理解。可如果一个人或已知天命,或已过花甲,惯看秋月春风了,还一味地把个人恩怨硬往社会意识形态里塞,把个人的那点儿”遭遇“演变成对某党、某人的刻骨仇恨,这又有何益呢?泄私愤,徒增笑耳。仇恨的心结不解,自己也一定是不快乐的。
前几天有网友让大家回忆老电影台词,我想起了《列宁在1918》一开始,列宁对高尔基说的一段儿:”阿列克塞 马克西姆维奇,不要让怜悯的锁链缠住了你,把怜悯丢掉吧!“ 现在而今眼目下,最好把”怜悯“改成”仇恨“---------”不要让仇恨的锁链缠住了你,把仇恨丢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