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
写上一篇的时候,有些东西忘了写,主要是在微博上唠叨过了,就以为写过了。想想还是归总到这里以备将来复习。
(1)
MIT没有收儿子,我心里有充分的准备,要我是录取官,也得犹豫再三。但是芝加哥没直接取他,而是把他放在待定的位置,我就不干了。当即把芝加哥大学从我大脑中拉黑。难道他们不知道自己要招什么样的学生,这么量身定做的孩子还要待定,你不就是想听到有人说“我爱你”吗?哼,偏不说,你爱收不收。
回头我跟儿子说,芝加哥大学堕落了。儿子侧目看着我说:你要明白,他们拒绝的是我的申请材料,而不是我本人。
就冲这句话,芝加哥大学你错过的不要太多好不好。
他爹对儿子与MIT失之交臂还是心怀不满的。他的表达方式是:哎,现在这些大学招生,简直就像皇帝选妃。高高在上等着姑娘们花枝招展各显其能,哪有点儿星探的职业修养。
我翻译给儿子听,儿子总结说:从中国绵长的历史来看,这种录取方式还是可行、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