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看过一本书叫巜文化冲击》,颇以为然。其实孩子上学也会或迟或早遭遇IQ冲击,有些人被击溃,有些人愈挫愈坚。
所谓IQ Shock,就突然觉着自己笨拙,迟顿,失去自信。其实不承认各人能力的差异是不智的。最近在看最强大脑,我感觉自己就是重度脑残。中学时还能基本记得常见的物理常量,大学时记住e的十五,六位吧。那个J本老頭儿,号称能记住派爷10万位。不止是记忆,各种异禀,超乎想像。这就是统计学上的长尾巴,说的是虽然大部分人智力差别不大,但有少数人的差别非常大,非常大。
就大城市里的考试学校而言,其实质就是在选拔分布在这长尾巴上的人。我住过BOSTON与纽约,知道拉丁学校与亨特中学及的选拔方法,无非就看你在在这长尾的那一段吧。拉丁学校生源样本小,招生人数较多。尽管如此,还有进校后不能出彩,从以前的尖子生变成落后生,最终进了东北大学(我的母校哦,所以我没有名校情结)。可他进了东北,突然发现自己又成了尖子,自信大增,门门功课拿A,课外活动也得心应手,教授好评如潮,成功转学去了H。然而,我后来去一所三类学校教书,突然发现東北的学生简直就是天才。
亨特特别离谱。直正惟成绩进的只有150人以下,另有实验小学跟班上的,贫困家庭照顾的少量。每届200人。NYC的人口是波士顿十倍以上吧?孩子进来这个群体,很多人会像我看完"最强大脑"一样,突然感觉自己太弱了。只是孩子们正年少,那会像我这样坦然呢?我认为我的孩子当时感觉正面战场胜算不大,转而钻研偏门,逐渐陷入竞技电游。一沉下去,8年方走出来。孩子们的胜算并不似我等这么功利,无非就是想赢。儿子后来告诉我,他玩竞技电游,本质就是想赢。
亨特掛科是要淘汰的。儿子有个同学就这样被淘汰,到家里,自然失落。不过祸福相依,他在住地学区中学,鹤立鸡群,全校师生,举目关注,老师们也想看看卫星上天,结果愣是被拱进H。又一次逆袭成功。结果儿子一届仅10人进H而已。
不要低估了孩子而放弃竞争的土壤,但也不宜放弃让孩子有一个倍受关注的环境。因人而异吧。我以前认为这只是一句套话,现在看来,这句话很实在。子曰人有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学而不知者。阅历所限,我只看到学而知之者,只是在规定的时间能学会几多,千差万别。祝您正确评估,帮助孩子成为人生的IQ冲击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