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我重新坐回,就见公主次子薛崇简笑对母亲道:"阿娘既饱了耳福,想不想再饱个眼福?"边说边用眼睛瞟着身旁的李隆基。公主于是对李隆基笑道:"鸦奴跳上一段胡旋罢,上回见你跳舞,还是你小时候的《长命女》。"
李隆基转头用手中折扇拍了薛崇简一下:"偏你促狭!你怎不跳给姑母看?"折扇自入国朝后,迅速在上流社会中流行开来,不论男女老幼,人手一把。
薛崇简吐舌道:"今日是宅家设宴,又不是我做东,宴集时应以主人先舞,这你都忘了么?"
他说的礼仪是贵族集会时的习俗,宴席中以舞相属,是当时一种交谊舞。一般由主人先舞,舞罢,以舞相属于客,客人起舞为酬答,然后再以舞相属另一人。舞者均为男子,女子不参与。
皇帝一听来了兴趣,欣然对下面一众年轻人道:"你们谁先舞上一段?"
只见梁王武三思之子,高阳郡王武崇训站起身来,双手一揖道:"臣愿先舞。"
说完也不待皇帝反应,目视席间坐伎,让他们奏乐。
众人一楞。按照礼仪应由主人先舞。如今的天家,主人又变回姓李的了。武崇训此举,似有挑衅李氏皇族之意。然皇帝并未制止,武崇训隧自顾自舞了起来。他头戴三梁进贤冠,身着宽袍广袖衫,袖中又套窄长彩袖,五色镶边,伴着一串如珠落玉盘般的清亮乐音广袂飘飘,随乐舞动。起伏蜿蜒片刻,他转到了邵王李重润的长案边,对着他引袖迂回,徘徊翩翻。目中流光飞彩,昂头傲视着重润,接着举起右手,左手作相邀状,欲令邵王接舞。
坐中李氏皇族均暗暗吃惊。这是明显的不怀好意。谁都知道,太子诸子长于民间,这等豪门贵戚纵情声色之戏,原是做不来的。邵王若不以舞为报,将是当众失礼。
只见邵王脸上原有的温和微笑淡淡散去,取之而来的是一片短暂的绯红之色。他低了低眼睫,抬手止住乐伎,面向皇帝沉着笑道:"昔日臣在民间,曾随众乡人跳过一种叫踏歌的群舞。当日阳春三月,碧柳依依,踏青的红男绿女站成整齐一排,衫袍摇曳陇上踏歌,嬉戏而行。陛下若不嫌臣朴陋,臣与众兄弟姐妹愿为陛下献上此舞,以解陛下与民同乐之愿。"
铜鹤薰炉香氲袅袅,御香缥缈间皇帝凤目的璨灿逼人,盯着李重润凝视良久,方才缓缓微笑道:"也好。"
我发觉每一次皇帝看李重润的目光,都含着一股说不出的复杂情绪。好似在看一位年代久远的故人,在确定他是如此真实存在于眼前后,才在疏远中慢慢回神微笑。
太子诸子女退席更衣。片刻后回来,诸王均换做窄袖翻领短衫,郡主们换上窄幅翠裙,连头上簪珥笄环一并都谢掉,俨然寻常百姓打扮。
他们一男一女间隔而立,并排拉起手来,随着中间的李重润一声清脆嘹亮的引啼,众人齐声放歌,边歌边舞。歌时联手踏地为节,整齐连袂,振袖敛肩。他们唱着我们听不懂的楚语,时而绰约闲摩,时而纷飙若绝。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这是汉族自己的舞蹈自先秦形成后,首次由乡垄走向宫廷。它带着古拙生动的民间气息,与我们常见的华丽宫廷舞蹈大相径廷。青年男女大胆奔放的拧腰抛袖,洋溢在他们脸上的青春气息照亮了古老的宫廷内院,就这样左右往返,行云流水,天马行空。令观者于清新俏丽的踏足中细细品味出些许温存质朴。
稍后舞者们相继离去,场中只剩下安乐郡主,柔如娇柳的细腰随其兄重润的婉转歌喉,左右摇摆,尽显婀娜。她玲珑有致的身段委蛇姌袅,云转飘忽之间来到武崇训的食案前,边转边高昂起头,天碧罗衣拂地垂曳。感觉到武崇训惊喜成惶的目光,郡主慢回娇眼,盈盈一笑,秋波潋滟。那武崇训看的如醉如痴,恍惚间如中了蛊惑,竟欲伸手握住郡主洒满了春光的裙裾。
安乐脸上出现了一个不易察觉的笑,就在武崇训失神之迹,她徐徐靠近他,猛一伸莲足踢开他伸出来的手,懒洋洋飘转而去。一众子弟哄声大笑起来,那武崇训羞的满面彤红,却又心尤未甘,兀自追着郡主柔媚身姿,看个不停。
沐佛节将至,皇帝点了太子一家和太平公主,陪她入迦蓝礼佛。此前三天,众人需虔诚沐浴斋戒,再于当日,在华严宗高僧法藏的主持下,以各香浸水灌洗佛祖像,虔诚拜倒于佛祖真身舍利前,祈求来生广结善缘。
皇帝颇笃信佛教。使民间饿死无数,百官尴尬万分的禁屠令,便是皇帝信佛的结果。终于在这年正月,被凤阁舍人崔融上言废除掉了。皇帝有些担心,复开屠禁的政令会不会招惹神佛的不满。太子妃为缓解皇帝无以礼佛之忧,命其子女并相王子女每人手抄一部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届时献于佛祖前,替老祖母乞福。
女眷们的手书,就光荣地落到了我们命妇院女官身上。
我负责替李仙蕙抄经。足抄了个把月,终于在节前完成。当晚日落后,我本打算将经书送往东宫,另一替相王女儿寿昌县主抄经的女官拦住我,递上抄好的经书道:"郡主们此时都在九洲池那边,听裴娘子拂琴呢。花朝那日夜宴后,宅家常命裴三娘入禁中,与这些女孩子们品茗弄琴,吟诗做画。寿春王和临淄王亦常邀三娘与他共同研习音律。估计此时都在。寿昌县主乃寿春王同母妹,你将她这部送与寿春王就好了。 "
我捧着两部经书,来到九洲池瑶光岛中。岛内芳草芷兰,郁郁青青,莺愁蝶倦,柔丝垂地。一阵空山凝云的古琴声伴着流水映入耳中。岛中梨花盛开,烟暮成行。掩映轩陛,四面荫茂下,陡见一凉生亭,有幽曲徊廊与岸相联。李成器正悠闲坐于廊下。邵王重润跽于李成器身旁酌茶,此时正将雪白汤花澄入素面琉璃盏中。那边厢产自西洞庭波碧湖的嶙峋石台上,坐着碾冰堆雪,面如银盘的裴信贞,石边一树低矮桂花随风摇曳。树的另一侧,身着香妃色襦裙的永泰郡主正探首仔细揣摩信贞的技艺手法。坐她对面静心听琴的是绛纱裙堕马髻的寿春王妃。她听的十分入神,披帛垂地亦不自知,身后一株刚种的碧叶梧桐随风摇摆。
和煦晚风吹动裴娘子澹澹碧罗轻衫,她玉指缠动轻拢慢捻,那段吴丝蜀桐在她膝上,被拨弄的芙蓉泣露般动人心弦。
一曲弹罢,邵王拍手拂掌赞道:"果真是昆山玉碎,美不盛收。"说完仍微笑着望向她。临淄王见状忽然飞快的从鎏金三足架盐台中抓了把盐,偷偷放入邵王面前的秘色瓷茶碗中,邵王竟未察觉。永泰郡主见他捉弄自家哥哥,颇不自在的嗔道:"鸦奴真是越发顽皮了!明日我告诉宅家不给你加冠!"邵王方知茶中有异,宽和一笑,转身命侍女再取盏碗来。
李成器亦望着信贞开口道:"裴小娘子的技艺越发进益了。只是方才那曲,多为变徵之声,过于凄凉了。"
裴信贞目含秋水,柔声答道:"妾方才所奏之曲,名曰<泣颜回>,乃夫子缅怀弟子早殇所作。原曲早已失传,妾多方查询善本,只得这一小段曲谱,几经拼凑,又按燕乐所用四声七调,翻奏出来。妾多用变徵调,以表达孔夫子的悲切之声。"
李重润低头啜茗,沉思片刻后抬首笑道:"所谓俗乐二十八调,仙吕宫清新,南吕宫伤悲,中吕宫闪赚,黄钟宫富贵,正宫惆怅雄壮、道宫飘逸清幽。不过前日我在宫中,路过教坊司时,竟听得里面传出吴越之音,那曲调甚是绵邈。素日只闻得黄钟大吕,乍听江南软语,别有一番消魂之处。"
我将经书暂时交与内侍,向他们施礼后接口道:"那是乐伎伶人们在练习新腔。近日宅家颇喜好吴曲。"
李成器点头评道:"南曲多用五声级进,此其所以旋律缠绵委婉。北曲旋律激越舒朗, 更多阳刚之气。"
临淄郡王亦笑道:"那日我和邵哥还立在教坊司门口偷听了半日呢。那曲调确是别致。"
月上柳头,衬的临淄王双眸闪烁,顾盼生辉。总角已去,头发全部束起,只系一方小小软唐巾。我望着他纤细身姿,砰然心动。走到他面前恭手拜道:"臣曾听过些山野小调,乃民间乐人采集昆山,戈阳,余姚等地方民谣所成,曲式近似教坊司操练的南音。大王不日将行冠礼。臣愿献上一曲,预贺大王寿考惟祺。曲调就用方才的泣颜回,只改为赠板,便可摒去悲凉,平添恬然闲散之意。"
李成器听后笑道:"这主意不错。正巧我带了横吹,可与婉侍歌声相伴。"
暮云合璧,月华空濛。庭院中梨花带雨,残樱落雪,微风断续梳过,茶香不绝。我闭上双眼,微微仰面,由任落英花雨扫过我的鬓角双眉。片刻后低头,袖中取出一柄小巧折扇,二指轻拈桧木扇骨,手腕平滑转动,折扇自空中划过一道柔美的弧线,耳边传来李成器紫玉笛悠扬之音。我慢启丹唇,浅吟低唱:"携手向花间,暂把幽怀同散。凉生亭下,风荷映水翩翻…"
辞藻雅丽婉转,齿间留香。月下烟澄波渺,清歌缭绕,我伴着杏花微雨捻动折扇轻轻展开扇面。眼波流转之处,见那临淄郡王虽只十四五岁的光景,却已是朗目剑眉,楚楚风流年少。千年以后,这段昆腔席卷中华,无数多情男女为其中旖旎缱绻的爱情故事感叹落泪。而它的男主角,此时正闭目品鉴,陶醉其中。看着他纯真的面容,想到即将到来的五十年,这少年亲手制造的繁华盛世和转瞬的枯败凋零,我轻扬扇面,一任悲伤如落花一样袭上心头。
"恋香巢秋燕依人,睡银塘鸳鸯蘸眼。"待最后一句唱出,我再无力多想,骤然停止,颓然呆立在梨花树下。
"太好听了,就是听不懂。想必那词是极雅致的。"临淄郡王微笑赞道。他目光如水,清澈晶莹:"不想这乡野小调中原也蕴涵着如此幽雅之音。比之宫乐教坊更多些灵气。我将来会把这乡间乐调采集个遍,再叫优伶们演习,地方我都想好了,教坊中坐部伎居住的一片梨园,和这庭院相似。就在梨园中排练歌舞俳优之戏,相象那时光景,便如今夜…"
一阵动听的铃声打断了他的梦想。远处群芳之间,鸟鹊翔集。却见那花枝间似有红丝缠绕,丝绳上缀着几个小金铃。那些鸟儿一旦造访,金铃便会随之叮咚作响,可怜的鸟儿受了惊吓,彷徨飞走。李成器闻声放下玉笛,快步向花间走去。
"大哥风雅,惜花如命,近日刚从宅家故乡请来一本名叫叠罗红的百朵牡丹。现在正是打苞之季,大哥想出这么个法子,保护群花不被鸟鹊伤害。"临淄郡王解释道。说完他也向那片牡丹跑去。我望着他远去的身影,几经努力终是压不住心中潮水般涌入的忧伤。
生机勃勃,踌躇满志的年纪,决然想不到,这世间许多事情是人力无法扭转变更的。无论他的大哥多么风雅细致,终需面对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的尴尬;也无论他将来多么富有四海,有一天亦要面对惊变埋玉,古道西风中无奈的掩面别离他的绝世美人。
****************************************************************************
以舞相属,起源于汉,盛行于南北朝,消失在宋。汉人曾是个非常能歌善舞的奔放民族。尤其是唐,带有明显北方鲜卑人的特点。高祖李渊俘获了突厥的颉利可汗,庆功宴上自弹琵琶,让颉利可汗和李世民跳舞。李治生了第一个儿子,当爹的李世民跑到儿子的东宫,手舞足蹈跳了一段胡旋。当时请客吃饭,宾主边吃边跳上一段,非常普遍。
文中众人听琴的灵感来自于这副图。唐周昉:调琴啜茗图。
泣颜回,古琴曲。已失传。文中女主唱的曲子全文:
长生殿?惊变【南泣颜回】: 携手向花间,暂把幽怀同散。凉生亭下,风荷映水翩翻。爱桐阴静悄,碧沉沉并绕回廊看。恋香巢秋燕依人,睡银塘鸳鸯蘸眼。
金铃护花,出自<开元天宝遗事>:天宝初,宁王日侍,好声乐,风流蕴藉,诸王弗如也。至春时于后园中纫红丝为绳,密缀金铃,系于花梢之上。每有鸟鹊翔集,则令园吏制铃索以惊之,盖惜花之故也。诸宫皆效之。
李成器,后改名李宪,封号宁王,死后被李隆基追为皇帝,谥号让皇帝,因为李隆基的皇帝位是李宪让出来的。李成器的护花行为后来广被人引用,最出名的就是牡丹亭游园时,丫环春香说的一句,惜花疼煞小金铃。
李隆基的小名,出自《酉阳杂俎》:玄宗,禁中尝称阿瞒,亦称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