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新生 (六)
出生在这样的家庭, 又处在那样的环境下,整个社会几近于疯狂的状态,我这样一个弱小的女子能生存下来, 真不得不说是奇迹。我常与女儿交流,大概有几个因素,起了关键作用。
第一, 我有一个穷困但还完整的家。无论环境多么恶劣,内心多么压抑,尤其我父亲二十几岁成家即解放,以前从未干过农活。母亲也是出身于大户人家,也是被迫开始下地干活的。可以想象他们当时是多么的无奈与痛苦,不仅是肉体更是精神上。我的父母始终以一种历来顺受的心态忍受了下来。父亲虽脾气暴躁而总冲母亲发火,没有米下锅怪母亲,母亲在菜园子里干久了也吵她回来太晚,母亲左右不是。我记得母亲每天都在为准备一家人的饭菜奔波,却又无处可借。邻居们也没有, 即使有也不会借给我们。母亲只能向她两个住的很远的妹妹借。每次随母亲一起去两姨母家都很开心,因为一是有好吃的, 二是我们家的生活会有一点着落了。在我的记忆里, 唯有去这两个姨母家母亲才有点笑容开心一点。其实我出生时还不是最难的时候,两个哥哥出生在五十年代初,都因没有饭吃我而饿死了。我下面出生的最小的弟弟也因没人愿意医治, 只存活七天。出生于四十年代末的大哥和五十年代末的姐姐存活了下来,但他们却都没有读书的权利,哥只上过小学, 姐只上过初中,便因成分不好而不能继续上了。大哥甚至连连婚恋都难, 不得不求助于亲友介绍。我算是幸运的,赶上改革开放的时机并靠自己的本事一举考上北大, 这事带给我家的冲击连我自己都没想到。我带给我家的是“翻身”(借用一党员的话-她家又要翻天了)的喜悦,父亲只差敲锣打鼓了。过了几年开心的日子,父亲终因多年劳累积劳成疾而中风, 在我女儿出生前后几天去世。临终也未能见到给他带来最大最多快乐也让他最担心的小女儿。我那辛劳了一辈子的母亲, 也终在二零零年以自杀而结束了她苦难的一生,当时我人在美国,也因种种原因未能赶回去见母亲最后一面,成为我终身的遗憾。我真不孝,作为女儿完全不称职。母亲为了维持这个家,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心血,唯有一点,今天我碰到任何困难时, 只要一想起我的父母尤其是母亲,我就有了无尽的力量,总能安慰自己:再难也没有我母亲难吧。我不知道他们内心到底是什么在支撑着,也许就是生的本能。当我在煎熬的时候,也发现人其实在身心都处于疲惫超负荷状态下时,反而没那么多精力来思索什么了, 只是为了活下去而打拼。生的本能激励着你,几乎与动物无异。当然我只是就肉身而言,因为物质太匮乏以至于无以为生时,你的大脑大部分时间思考的就是怎样寻觅生存的可能,而无暇顾及心灵的痛苦,以至于还会屏蔽外界带来的痛苦。
第二, 家庭的教育很重要。其实我父母也没有精力管我们,但总要我们对人退让,仁爱,保持一颗善良的心,帮助人,不计较得失,与人为善,不做恶事,不奸不诈,不欺不骗。母亲虔诚信佛而遵守佛理,信守善恶有报,对我们兄妹养成仁义敦厚的品格起着直接的示范作用。我小时候无论在外受到何等的欺负,母亲从未护我,我知道她也没办法,从不向她抱怨。有一次被小朋友欺负, 但反被小朋友妈妈告恶状,母亲一通责骂我,我却一句都不为自己辩解而忍下来, 因为我太了解她的难处了, 也对人心的险恶有了一定的洞察。有兴趣开始对人生的思索大概就是从小看到这种人性的反差,与人心中那千般善恶念头的选择与显现而牵引。我一姑姑嫁到成分很好的人家,生了很多儿女,家大业大, 人丁兴旺。因有底气而在人前很得意,便对我们一家歧视。我记得我每次去她家,正赶上早餐,却从未留我,我都是即去即回。 每次母亲总要问, 为啥没在姑姑家吃早饭, 我总戚戚然地说:没有人邀请我留下来,很冷淡。其实我本就很少去, 以至于一住在姑姑家隔壁的同学说过, 我都不知道这家是你的亲姑姑。但我一直把他家当作亲人尤其姑姑,每次从外地回家,总要邀请她来一起热热闹闹过几天,尽管她一直欺负母亲,母亲多么希望我能为她出气,但我做不到不理她。每次回家探亲还给她钱,去世后我虽不在,也让哥姐代送花圈跪拜。
这些经历对养成我今天的善良与包容的品性起了关键的作用。我认为, 苦难与逆境不可怕, 怕的是被恶境吞吃掉了善良的本性,而内心充满了不满,嫉妒,甚至仇恨,报复,那就会走上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上去。我最大的印象是, 我家因被政府没收了所有财产,草扎房子漏雨,半边床都是湿的。哥早已成家单过, 父亲年年加草也抵不住风吹日晒的侵蚀,完全挡不住大雨的肆虐。我感到很囧很无奈,但没有忧伤,无望的感觉。那时都不知后来有升学走出来的盼望,也许一辈子就呆在农村,正因为没有希望,也无理想,只是单纯的过好当下的每一刻,似乎痛苦也离得很远。我太能理解今天的人为啥越富越痛苦,就是因攀比,贪念而引起。而听说住在喜马拉雅山脚下的尼伯尔人,或青藏高原的人,却感到很幸福。我对孩子的教育上即特别注意到,不能让他们养成理当如此的观念,父母就应该满足我的需求。 虽然我不能提供给他们像别人那样富裕的生活, 但也不是缺吃少穿,小小的吃苦锻炼,加上大量的阅读书籍与参与人文关怀等精神食粮的喂养,后又带领他们一起信仰上帝,这样的经历,让我的一双儿女尤其女儿有了超乎她年龄的成熟与历练,却又不失其单纯与善良,同情,包容与理解, 被人称为世上最懂事的女儿,现在俨然成了我最好的知心“姐姐”, 世上最理解我的人。每年给我的圣诞卡, 母亲节卡片上,都是她安慰,鼓励与称赞的话语。在她得奖的文章里写到:我最佩服的两个人,一是戈巴乔夫,为追求政治理想不惜一切的英雄, 一是我的妈妈,为了自己的道德理想与人格尊严,而不顾一切, 也是英雌。哈哈哈哈。她自己正是结合这两面, 而奠定了她的职业追求与人生理想。
第三, 超脱世俗的心态与追求美好的梦想。 几乎没有人敢在人前对我们家包括我示好,哪怕私下是好朋友,在公开场合也要表现得与我们是有界限的。记事起,小朋友们一起玩,只要我一有不合群的举动, 马上被其他小朋友喝到;地主婆, 不跟你玩了。放学回家的路上总会被男同学欺负, 不许过, 要买路钱。玩到一起的女同学也有出卖我的,甚至把我的日记或私下写的东西上交给校长,最后被上交到公社。 因为我太小,被认为是我父亲所为,我父亲因吓得不知如何是好,一味的责骂我, 最后我不得已找到大队干部被压了下来。我至今还记得这位好心而善良的书记对我说的话,他是我的又一位贵人。否则,我真不知会发生怎样的悲剧。任何恶劣的环境也压不住我那颗求美求善的心,当时的乡下除了教科书外, 几乎找不到书籍。同学借给我的(林海雪原)让我看见外面的世界的美好,爱情的甜蜜,人性的善良。当时我们学校还有文艺宣传队,我和姐姐均是文艺骨干,那种美的追求与表现让我如醉如痴, 一度幻想能由此走出家乡而成为所谓的歌唱演员。学业成绩的优良只不过换来老师的亲睐,同学的嫉妒,对前途无任何幻想。连当一名小学教师也不敢想。但文艺爱好却让我想入菲菲,幻想着能像电影里的人物一样生活。当时唯一能接触到外面世界的途径,就是每隔一段来放映一次的露天电影的巡回放映,那可是乡间的节日。男女老少早早的吃好晚饭,洗好澡换上最好的衣服,结伴打着手电,往不近的大队放映点赶去, 抢好最佳位置。 年轻男女也相互传递暧昧的信号,或朦朦胧胧的示好,那种青春的萌动,在几部并不怎么浪漫的样板戏,或反映革命的,军事战争的,今天看来几乎枯燥到乏味的片子,却能让人有无比的美的享受,催情的发酵,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激发人的善良, 真的要感谢提议做乡间电影巡回放映的干部,此举功德无量。我与姐姐不知从哪儿弄来一本歌本,把当时的电影插曲几乎全部学会了,并自学简谱,笛子。 什么“红梅赞”,“红湖水, 浪打浪”,样板戏里的歌曲,“红灯记”, “智取威虎山”, 没有不会的,在学校文艺队里又进行排练, 定期到公社汇演。可以说,那种简单到了极点, 只求吃饱,有朋友玩,追求简单的快乐,在恶劣的环境里只要有一点带来美的机会就如醉如痴的享受。我们今天虽物质文化丰富充裕,却找不到幸福满足的感觉, 最为关键的原因是选择太多,诱惑太多,就像当你无东西可吃时, 一个简单的蛋炒饭能让你齿颊生香,一辈子也不会忘, 可如果你天天鱼肉海鲜不断,反而再也品咂不出饭食的滋味,只会生腻起来。
说实在的,我很感激我的这一段苦难与受欺的经历,它成了我人生一笔无价的精神财富,也是我教育两孩子的生动教材,把我认为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能顺利地传授给他们的事实基础,言传身教,达到了事半工倍的效果。也许神早早就拣选了我,让我经历这一切, 就是为了让我能成为一个蒙神喜悦的冲满神的智慧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