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帽子》
海南大学艺术学院、海南省海口市群众艺术馆群舞《花帽子》
中国文联、中国舞协“送欢乐、下基层”走进贵阳印象 九荷期间
《花帽子》由罗小珠、白金峰、吴圣彪、杨艺编导,取材于海口市新坡镇军坡节的民间习俗。舞蹈演员以花帽为道具,相互比美,在“我漂亮、我真漂亮”的嬉闹声中“醉”入花丛,“醉”入田垅,反映出海南农村美好和欢乐的生活片段。
舞蹈《花帽新韵》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上获得全国作品类群星奖。近年来,海口市群艺馆在大力培养文艺团体的同时,更加注重本土文化原创,积极举办各种文艺创作活动,原创文艺作品结出累累硕果。
“《花 帽新韵》取材海口新坡镇冼夫人军坡节民间习俗。”市群艺馆舞蹈部部长吴勇表示,《花帽新韵》原名为《新坡花帽》,为参加2011年海口市农民迎新春文艺晚 会而创作编排,2012年作为参加全国群星奖的选送节目,编导组为加强竞争力,从编导手法、节目结构、演职人员及演出道具进行了新改变,用了一年时间对节 目进行精雕细琢,最终在2012年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的舞台上收获成果。
舞蹈《花帽新韵》
获奖后,编导组又对节目进行编排打磨,改名为《花帽 子》,并参加了由中国文联和中国舞协举办的全国最高专业赛事———第九届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荷花奖”比赛,最终摘得赛事创作铜奖。“‘荷花奖’是中国舞蹈 艺术的最高荣誉,在所有的参赛团队中,只有我们是非专业艺术团体。”吴勇说。
“本土文化就是一个‘金矿’,经过打磨后的原创作品变成了一块又一块金子,呈现在市民眼前。”市群艺馆馆长吴圣彪表示,下一步该馆将继续抓好群众文化精品原创,让群众演自己的生活,以本土节目向世人展现海口的魅力。《花帽新韵》
2012年6月27日晚,在海口市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一周年文艺晚会暨2012年海口仲夏文艺季开幕式上的《花帽新韵》。
2011年1月19日晚上,在海口市人大会堂,首次上演“农民春晚”——“我们的节日—海口市农民迎新春文艺晚会”。一个个由农民群众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也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这是民俗舞蹈节目《新坡花帽》。
2015年2月6日晚,由海口市群众艺术馆举办的迎新春“喜气洋羊”歌舞晚会在本馆三楼南雅音乐厅倾情上演。晚会融“喜庆、民俗、经典、绚丽”于一体,舞蹈《新坡花帽》再次上台。
海南黎族民间舞蹈文化的风格特征
黎族民间舞蹈多以使用道具进行表演,道具的表现形式十分丰富,有直接以道具起舞的《大鼓舞》《舂米舞》……以道具配合舞姿表演的《打柴舞》《快乐 舞》……通过道具增强形象和音乐效果的《打碗舞》《钱铃双刀舞》……用道具表现一定情节和意境的《婚礼舞》《老古舞》……道具的种类也极其多样,如:劳动 生活道具有舂臼、舂杵、刀篓、小鱼网、竹竿、木屐、芭蕉叶以及酒盅、碗、盘、筷子……模拟动物的道具有鱼、鹿、猪、马……与宗教有关的道具有灯、拂尘、面 具……与兵器有关的道具有刀、弓箭、棍……一些舞蹈名称也以道具名称命名,如《钱铃双刀舞》《竹竿舞》《皮鼓舞》等。二、黎族民间舞蹈风格特征的形成因素
舞蹈的民族风格,是指沉积于某一民族舞蹈素材中的民族个性特征,它体现和蕴含着该民族特有的肢体动律。一个民族的民间舞蹈风格的形成,包括自然 与社会、物质与精神因素。象自然环境、生产劳动方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语言系属等,都对舞蹈风格的形成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们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舞 蹈的不同层面,或内容、或形式、或风格,是特定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制约下和在历史文化的积淀过程中形成的。
1.民族历史和文化血缘因素促进民间舞蹈风格的形成
中华民族是经过漫长的发展、融合逐渐形成的,许多民族之间有着深远的血缘关系。黎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远在秦汉以前,黎族先民就从 两广地区陆续迁徙到海南,族源属于古代百越民族骆越中的一支,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与我国南方的壮、侗、布依、水、傣、高山等民族有着密切的 血缘关系,这些民族虽然居住在不同的地区,但同为古代百越人的后裔,他们不同程度地保存了古越遗风,其传统文化体现了百越文化的基本特征,如刀耕火种、 “干栏”式建筑、少女闺房、文身、穿筒裙、善纺织、祖先崇拜,灵魂崇拜等。由于有着相同相似的文化和习俗,这些民族的舞蹈无论在内容、形式和审美习惯、肢 体表达方式上都有着相同相似的特点,如:在舞蹈内容上,存在以舞蹈祭祖、送丧、祈平安等古越人的巫俗;在舞蹈形式上,有着象黎族、布依族的《舂米舞》、壮 族的《舂堂舞》、高山族的《杵歌》等以舂杵敲击舂臼起舞的同源异流的舞蹈表现形式;在舞蹈的审美习惯和肢体动作上主要倾向于用胯、腰的动作做为主要动律来 展示舞蹈,舞姿呈现相类似的“三道弯” 造型。
2.自然环境与生产劳动方式对民间舞蹈风格形成的影响
民间舞蹈风格特征可从形式与内容两方面的多种因素呈现,但最重要和最稳定的还是体现在肢体动作上,肢体动作作为民间舞蹈的形式要素,尽管受内容 的制约,但其运动方式却是相对稳定的,是形成舞蹈风格独特性的标志。自然环境以及由此形成的生产劳动方式对人肢体运动方式的影响最为直接,它深刻影响着一 个地区或民族舞蹈风格的形成,无论那个民族或那个地区的民间舞蹈,都蕴含大量自然环境与劳动方式特征赋予的信息,民间舞蹈的姿态、动律、步伐等在一定程度 上反映着其舞蹈生成的自然环境与生产劳动方式的基本特点,并以本民族特有的表达方式反映在舞蹈文化上,成为该民族民间舞蹈的标志性特征。黎族主要居住在海 南岛中部的五指山区和西南部的山区、丘陵地带,这些地区群山耸立,丘陵起伏,河流沟溪纵横,天气多雨潮湿,人们经常在窄小潮湿的山路中行走,形成了行走时 左右摆胯的横摆动律;经常爬山涉水,造就了侧身行走时手脚同边的顺摆动律;常年行走山路,腿部灵巧、敏捷,炼就了膝部适应性极强的富有弹性的颤动。同时, 由于道路崎岖,植被茂密,视野受到限制和阻碍,形成了黎族民间舞蹈动作幅度较小、节奏较快、动作轻盈灵巧的特点。黎族主要从事以农耕为主,兼并狩猎等劳动 生产,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形成了屈膝、弯腰的三道弯体态,舂米、簸谷等劳动方式使臀胯部形成前顶后撅的前后动律。男子狩猎时屈膝半蹲围捕猎物的动作也是男 子舞蹈的常用动作。这些地理环境与生产劳动方式因素,形成了黎族民间舞以腰胯动律和下肢动作为主、步伐灵活稳健的特征。
3.生活习俗因素对民间舞蹈风格形成的影响
生活习俗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劳动方式的制约下形成的,可分为物质生活习俗和精神生活习俗两方面,它与自然环境、生产方式一样,影响着人们身体 的运动方式,是促成民族民间舞蹈风格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就物质生活而言,人们的服饰、饮食、居住等习俗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民间舞蹈的体态、动律的形 成,其中,服饰习俗的影响最为显著。例如:黎族女性喜爱穿筒裙,由于裙子窄小,站立时胯部会随着重心的移动推出,形成自然的三道弯体态。又由于受筒裙的限 制,黎族女性迈步时步幅小而频率密,走路时胯腰部会随着重心的移动而左右摆动,抬腿时幅度小、膝盖内夹勾脚等,这些特有的体态、动态和动律特征,都是黎族 民间舞蹈特有的肢体动律,是其动作语汇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另外,裙子的长短对黎族民间舞蹈体态、动态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如居住在深山地区的黎族女性为 了爬山涉水时更方便,大多穿着短筒裙,因此动作小巧灵活,而居住在有河流的平地、丘陵地带或沿海地区的黎族女性大多穿着长筒裙,动作相对来说趋于平缓舒 展,这是形成黎族女子民间舞蹈动作风格既轻快灵巧又舒缓细腻的因素之一。
与物质生活习俗相类似,人的精神生活习俗对民间舞蹈风格的形成也产生一定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宗教礼仪、祭祀等信仰习俗方面。黎族信仰是以祖先崇 拜和自然崇拜为核心的原始宗教信仰,有崇信鬼神的习俗。在民间,流传着许多以祭祖、送丧、驱鬼、除病、祈平安为内容的宗教祭祀舞蹈,这些舞蹈形式古朴,带 有明显的原始观念遗存,所蕴含的具有特色的动律、动作特征是黎族民间舞风格独特性的标志。如:黎族宗教祭祀舞蹈《招福魂舞》中祭祟人的招福动作、《跳娘 舞》中娘母的祈神驱鬼动作、《赶鬼舞》中道公的驱鬼动作,分别体现黎族民间舞蹈动作语汇中典型的前后动律、顺摆动律和横摆动律,并作为常用的动作语汇出现 在舞蹈中。出于对鬼神的崇信和恭敬,人们在跳这些古老的舞蹈时往往神态虔诚,或是凝望祭坛,或是低眉顺目,上体较直,上身动作平稳,这些宗教礼仪中的动 态、动作特征,深深融入黎族民间舞蹈语汇中,对黎族民间舞蹈风格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如:由于对鬼神的虔敬,这些舞蹈在起舞时无论身体如何摆动,头部始终 向着祭坛,下肢动作无论快慢、脚下无论是走、跑、跳、蹬、吸、踢等,上身都保持相对平稳,体现了对鬼神崇信和恭敬的心态,这种头部动作和舞蹈时上身相对平 稳的状态,是黎族民间舞显著的动态特征。这说明,黎族民间舞蹈风格的形成,不仅有外部文化留下的烙印,而且是人的精神生活的直接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