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就是一种民主

经常有人在讲到中国民主化的时候强调“一人一票”的实施难度: 人口太多,素质太低,计票困难,所以民主是不适合国情的。假如民主的定义仅在于涉及复杂的技术问题的票选,这类似是而非的理由好象也有道理。但是民主并不仅仅限于此,而是如有人早已指出的,是一种生活方式。我觉得这种方式的要点就在于多个层面的选择权。

现代社会消费主义consumerism盛行,有些有精神洁癖的人往往对消费主义很不屑,其实对种类繁多,价格日益付得起的商品的选择,就是一种经济民主。正因为如此,冷战的一个重要战场,其实在日常生活领域。二战后西方刻意地促进轻工业发展,鼓励家用电器的生产和使用,在那些最能直接感受到差异的地方,比如西柏林,向对面传递“资本主义”让人生活得更美好的信息。市场和大众消费,以及由此带来的选择权利和有限而无选择的定量供应相比就是一种看得见的民主,和大多数民众承受匮乏,少部分特权阶层享受特供的现实相比,更是一种相对的公平。凡人终究是庸俗的。和现世生活中丰富的物质,多样的选择比起来,任何若干年后实现某某主义的宣传终究都是苍白的。

选择权就在餐馆文化里也能感受到。中国人经营的餐馆,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不论是否按照西方人口味调适成甜甜酸酸,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不太让人选择。一个菜总是按固定的原料,和被认为必不可少的配料来做,虽然可以选择辣度,也可以告诉店家如何你特别不接受某种配料,但除了偶尔有“不要”这种消极和否定的选项以外,基本上是要让食客接受“正确”的做法。就文化心理来说,这和中国文化里其他很多事情其实是一致的。

在美国餐馆食肆吃饭,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牛排要完全烤熟,适中,还是流着鲜血,要做出选择;沙拉酱用哪一种,有好几个选择;三明治用哪种面包;加什么蔬菜,放哪种奶酪,都要选择。在网上订pizza ,更是自由组合topping 。有时在餐馆里点餐,被问得感觉好象在面试,反而希望干脆直接上来省事。然而不对,不停地问答虽然麻烦,却能最大限度保证你吃到是你最想吃的,哪怕不是最好或最正确的,总之不是别人替你安排的。这是自由选择,是对个体的尊重,也是日常生活中的民主。

学校里也一样。我读大学的时候是没有学分制和选课的机会的。每一个学年,每一个学期该学什么都安排好了。不科学吗?应该也很科学。有效吗?当然。我的校友在各行各业颇多混得人模狗样的。缺了什么呢? 可能就是缺更多的自由选择。当然,那个时候没有学分制,甚至也没有那么多课供自由选择,也就是说,资源匮乏也算是无法多元选择的一个原因。

美国的大学生有诸多的课程供选择,选了以后可以退换,入学一年以后才能选择专业,过后能再转换专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寻找和定位自己。学生可以选择自己的分数要不要父母知道。根据隐私法案,一旦学生选择不让父母知道成绩,学校不能接受父母的查询,再爱子心切的“直升机父母”也不能知道孩子的成绩。

从小在餐馆,在学校,在家庭中习惯了比较,选择和判断的孩子,最终更容易成为成熟的个体公民。就像点菜一样,他会时刻问自己:究竟我想要什么?

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人一票”无非就是对选择和判断权的确认和尊重。它只是众多选择权中的一种,最政治的一种。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