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与林徽因谁更懂爱?

把人分成好与坏是荒谬的,人要么迷人,要么乏味。--王尔德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缺了角的圆,终其一生在茫茫人海中寻找另一个自己,来使人生变得圆满无缺。于是,在这个过程中便产生了爱。爱情,是亘古不变的话题,更是女人一生的追求。但是,在追求爱情的道路上,又有多少女人跌跌撞撞,误入歧途,以致最后落得个心碎的下场,于是不得不借古鉴今,寻找值得效仿的对象,借鉴她们的爱情经验以期少走弯路。作为中国第一代现代知识女性,活跃在民国时期的才女张爱玲与林徽因自然首先成为了寻找的目标。

一个是传奇女子张爱玲,一生情感著作无数,却只专注于一个男人的爱。失去了这唯一的爱情,她便像花朵一般萎谢了。另一个是女神级的女子林徽因,一生周旋于三个男人之间,尽享丰盛的爱情滋润,像一朵盛开的塑料花,永不凋谢。她们对待爱情的态度截然不同,从而导致了她们的人生道路与结局也不尽相同。到底她们之中哪一个更懂得爱?更值得现代女性效仿呢?

在广大张迷心中,无疑张爱玲是最懂得爱的。12岁开始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20岁便早早成名的她,擅长写爱情故事,洞悉人情世故,精于男女之情的描写。她那犀利,准确,冷静,到位的笔触,像一把手术刀一样,刀刀见血,剖析了人世间存在的种种男女关系。她著名的言论“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以及”白玫瑰与红玫瑰“等观点,更是早早奠定了她爱情专家的地位。

虽然张爱玲是一个爱情专家,但她不是一个情场高手。她懂爱情,却不懂男人。她所有的爱情经验都来自于文字,而非从实践中获得。这种想象与现实的差距,就像高低不平的天枰一样,给她带去巨大的反差。以致当女人杀手胡兰成第一次见到她 时,在他眼里的她完全没有女人味,也不像一个作家,而像是一个未成熟的中学生,一副幼稚可怜相。 他因此未费一枪一弹便轻易地俘获了她的芳心。



张爱玲一生只爱过一个人,为了这段在外人眼中微不足道的短暂爱情,她耗尽一生的精力,哪怕只是对方心中N个女人中的一个,她也把自己低到尘埃里,再开出一朵泣血的玫瑰,刻骨又铭心。她懂得爱情,但不懂得如何对待爱情。她看透爱情,却没能看破爱情,在男女关系上,她的许多观点仍然未能脱离传统的中国女性在感情上依赖男性自甘弱势的腐朽一面,或许正是这些过于陈旧的观念,导致了张爱玲在爱情上的痛苦与失败。

“爱上一个人会一直低,低到泥土里,在土里开出花来,如此卑微却又如此欣喜。” 其实,爱一个人何须如此卑微?卑微只能令对方鄙视。男人都是贱骨头,喜欢仰视他高不可攀的女人。征服一座高山,比征服一条小溪,更令男人有成就感,而得之不易的东西,也更加会令男人珍惜。正是因为张爱玲在爱情上卑微的低姿态,才让浪子胡兰成有一种高高在上的俯视感,令他能够残忍地随心所欲地任意宰割张爱玲的那颗自动缴了械的柔弱降服毫不设防的心。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在男女关系上,与其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不如说因为爱过,所以慈悲。正是因为爱,张爱玲才能原谅胡兰成的滥情,宽容他的放纵,甚至对他的其它女人不恨也 不妒忌。从某种程度上讲,正是因为张爱玲的慈悲,才导致了胡兰成的放纵与肆无忌惮。也正是因为她的宽容,才成就了他们的分手结局。所以说,在爱情上,光有慈悲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智慧。有句话”女人不狠,地位不稳。“正说明了这一点。

爱不要问值不值得,只有愿不愿意。“这句话听起来隐忍高尚,实则痛苦不堪。是一种爱上自己的爱情。即使张爱玲愿意为一个浪子付出一切,到最后也终究难以忍受只有付出没有回报的结局。爱情当然要有回报。世界上只有两种爱是无需回报的,那就是母爱与上帝的爱。
 
张爱玲还说”爱是一生的磨难。”没错,爱必然伴随着磨难,所谓“痛并快乐着” 是多数爱情的主题曲。但只有磨难的爱情不是圆满的爱情。真正的爱情往往是快乐多于痛苦。张爱玲所经历的灾难性的爱情,令她一生受尽磨难,这不能不说是她人生的悲剧。也是她一生最大的缺憾,那就是没有遇到对的人,没有享受到真正的甜蜜的爱情,而张爱玲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认为爱就是磨难,不能不说是她做女人的失败。

纵观张爱玲的一生,虽然与导演桑弧有过一段暧昧之情,但终究有缘无份,失之交臂。虽然也 曾与胡适有过一段来往,但最终也止乎于礼,未能更近一步。后来与大她三十岁的美国作家赖雅结了婚,并且一起生活了十一年,也未曾见她为此留下一笔一墨。有人说:爱他,就把他留在纸上。显然陪伴她时间最长的这个美国男人, 不是张爱玲的最爱。相比之下,与她一起生活过只有短暂三年的胡兰成,却耗尽了她一生的笔墨,无疑是她的最爱。同时,也是那个带给她最多痛楚与伤痕的“最恨”。



反观才女林徽因,之所以被人称之为”女神“而非”传奇“,在她身上的确有一股女神独有的气质与特质。她几乎成了那个时代的标杆:出众的才,完美的貌,以及浪漫如童话般的感情生活。相比较张爱玲,林徽因的一生没有经历过那么多的感情磨难,在爱情上一路高奏幸福甜蜜的华美乐章。她写的诗词语句也总是充满了欢快明朗的曲调,她的那句”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更是深入人心,温暖心窝。

相比较张爱玲,林徽因的才艺显得更加全面些。她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绘 画、翻译等方面皆成就斐然。但流传至今的却并不是她的那些作品,而是她丰富多彩的感情生活。不同于一生只爱一人的张爱玲,林徽因的爱如同她多方面的才华一 样,能够做到多方绽放,绚丽多姿。她一生周旋于三个男人之间。他们是诗人徐志摩、 建筑学家梁思成以及哲学家金岳霖。一个为她神魂颠倒魂归梦里;一个心甘情愿与其厮守终身,一个为其终身不娶萦绕身边。林徽因一生扑朔迷离的感情生活,另类 阐释了何谓”爱情“。

如果说张爱玲懂得爱,那么林徽因不仅懂得爱,还懂得享受爱,更加懂得掌控爱情。

曾经流传着这样一个桥段:有一天,诗人徐志摩收到一封来自大洋彼岸的电报,一个女子向他款款倾诉自己在美国的孤单苦闷,并梨花带雨地诉说只有他的来电,才能让自己感到安慰。大诗人欣喜若狂,一颗心猫抓似的。第二天一早,便冲到邮局,要把自己熬夜写下的情意绵绵的文字,发到遥远的美人手中。经办人看了内容,面露惊愕:“今天在你之前,已经有四个人给这位密斯林发去电报了。”诗人抢过名单,全是熟人,遂一一对质,没奈何,人家都收到了同样内容的来信。没错,这位为了排解寂寞,同时向五位男士copy了一模一样的情书 的女子,正是年仅20岁的林徽因。可见少女时的林徽因已经是个多情种子,小小年纪已经懂得怎样掌控男人。

与张爱玲在爱情上的隐忍与慈悲相比,林徽因在爱情上则更加跋扈与强势。她一生爱过三个男人,最初是浪漫诗人徐志摩。但是初恋的短暂,未能填补林徽因一生的感情空缺,后来,她嫁给了门当户对的建筑学家梁思成。憨厚的丈夫带给林徽因的是一份沉稳,呵护,值得托付终身的感情,但不是她向往的那种充满着激情的爱。再后来,当哲学家金岳霖出现时,这个与当年的徐志摩一样,充满了浪漫气息的男 人,带给了林徽因一种非同一般的感觉,令这个在婚姻的牢笼里桎楛了多年几近窒息的女人终于寻找到了光明,两人一拍即合,臭味相投,同时又对命运的安排无可 奈何,只能以知己的形式相伴终身。

虽然,当有人说“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时,梁思成竭力反对,并将之改为:“文章是老婆的好,老婆是自己的好。”但这个尽心尽力歌颂老婆的可怜老公仍然成不了众星捧月的“女神”心中的最爱,充其量只是个高级“备胎”而已。有句话这么说:”你如果爱上第二个,说明你不够爱第一个,否则你就不会爱上第二个。“如果林徽因深爱梁思成,她就不会爱上金岳霖。而林徽因爱上了金岳霖,说明她对梁思成的爱不够深,至少不像张爱玲爱胡兰成那样刻骨铭心,一辈子只爱一个人。

而同样地,梁思成也感受到了他与林徽因之间不均等的爱,前者更多的是给予,而后者更多地是在接受。当林徽因死后,一个与 林徽因截然相反的女性--林洙出现在梁思成的生活中时,61岁的梁思成不顾子女们的激烈反对,决然选择了续弦。“我不否认和林徽因在一起有时很累”,并在给林洙的求爱“申请书”中,谈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真空”。梁在“申请书”中说道:“不瞒你说,多年来我心底深处是暗藏着一个‘真空’地带的;这几天来, 我意识到这‘真空’有一点‘漏气’,一婆温暖幸福的‘新鲜空气’好像在丝丝漏进来。这种‘真空’得到填补,一方面是极大的幸福、一方面也带来不少的烦恼……我只知道,我已经完全被你“俘虏”了!吓坏了吗?——心神不定的成。”




可见,林徽因的多情,给丈夫梁思成带去的是莫大的感情真空,以至于需要在多年之后由另一个女子来填补,他那颗伤痕累累受尽创伤的心,也需要另外一个女子来抚慰。 这对懂爱又懂男人的林徽因不咎是一个莫大的讽刺。原来王子公主的爱情也并不完美。而林徽因在婚姻中的不完美也已经由另一个她生命中重要的男人来加以完善。 在林徽因的追悼会上,金岳霖为她写下深情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四月天,在西方总是用来指艳日,丰盛与富饶。她在他心中,始终是最美 的人间四月天。即使在林徽因去世多年之后,金仍然会郑重其事地召集至交好友为她开生日会。他为了她终身未娶。在他心目中, 林徽因是无人可以取代的。

相比较张爱玲一生的颠沛流离,孤独无依,客死他乡。林徽 因是幸福的。虽然她也曾经历过中年时的一贫如洗以及疾病缠身的折磨,但因为有爱她的男人的庇护,而得以幸免过度苦难。她终身徘徊在三个男人中间,享受着他 们给予她的丰盛的爱。她的卧室里挂着旧爱徐志摩飞机失事的残骸,客厅里有蓝颜知己金岳霖的身影经常出没,身边有顺服而又忠心的丈夫伴随左右。而最令人佩服 的是三个男人之间竟然从来没有过明显的争风吃醋行为。令人叹为观止。

如果说张爱玲的爱情如飞蛾扑火般壮烈,那么林徽因的爱情则如蜻蜓点水般轻盈。也许,正是徐志摩的执着、梁思成的隐忍与金岳霖的慷慨,成全了林徽因的多情,使得她的多情一直得以发扬光大,开花结果。至于林的心目中到底爱谁,也许只有她自己知道。正如梁思成问林徽因:“你为什么选择了我?” 林徽因笑笑,淡淡地说了一句话:“答案很长,我要用一生来回答你。“
 
张爱玲说"女人在世上,一辈子想的、念的、怨的永远都是男人。" 林徽因说“没有情感的生活简直是死。”其实,不仅像张、林这样的绝世才女离不开感情的羁绊,逃脱不了感情的折磨,世上所有女性一生中都离不开感情的困扰,都免不了为情所困,为情所伤。

假如把张爱玲与林徽因比作《红楼梦》里的林黛玉与薛宝钗,哪一个更痴情,更值得同情?哪一个更聪慧,更值得赞赏?相信在多数现代女性的心目中,都有答案。但是值得赞赏不等于值得效仿。因为爱情是不能勉强的。宝玉心里真正爱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黛玉。同样地,每一个女人心中真正值得爱的人也只有一个。不是每一个女人都能够像林徽因那样,有着无比宽广的温柔的怀抱,可以同时容纳几个男人的爱。也不是每一个女人都能像张爱玲那样为爱隐忍,为爱卑微,为爱执着,甚至为爱做出不必要的牺牲。

相比较悲情的张爱玲,在爱情上游刃自如的林徽因,或许是许多中国女性心目中做女人的终极目标。她有才,有貌,有手段。她冷静,理智,永远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能够从男人那里得到她想要的东西而从不失手。她不咎是女人心目中人人想成为的那种专门降服男人的”妖孽“吗?只是像林徽因这种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的女人,百年才出一个。虽然她名垂青史,但并不值得现代女性仿效。而倾听她们的爱情故事,从中借鉴她们的爱情经验,避免她们所犯的错误,从而在爱情道路上少走弯路,才是每一个现代女性需要做的。


北美君子 发表评论于
两人都懂爱,只是一个任性,一个理性。
玫瑰周末愉快!
沈成涵 发表评论于
爱恨由我 发表评论于 2015-05-28 19:47:36回复 '沈成涵' 的评论 : 其实不能这么说。张爱玲原本是个聪明女人,之所以变得痴呆,是因为爱得深。林徽因之所以理智,是因为她并没有投入地去真爱一个人。现在的新女性把林当作表率,就是想从爱情当中抽离出来。只有不被爱情所控,才能理性地面对爱情。
--------------------------------------------------------------
你的观点我大致同意。但是你只解释了痴呆,没有揭示出文妇。张的痴呆,或者说对爱的痴呆,很大程度源于其读书读傻了。张从小官宦大小姐出身,读的最多的也是一些旧式腐朽的才子佳人的爱情小说,缺乏对社会和现实的真实了解。张太过于看重自己心中的爱情和被别人爱的感觉了(这种人很容易被骗)。不理性自然也就不理智。而庶出的林则对社会有着清醒的认识,也就更理性的容易把握住现实。
爱恨由我 发表评论于
非常同意楼下的观点:爱如人生,半点不如人。不陷入爱情,不知道爱的滋味,那真的是身不由己。即使明知前面是个火坑也得要跳下去。
flyingcamel 发表评论于
张和胡是在文学上都有很高修为,俩人一投即合,倾心相爱。爱玲对胡是人和魂都交付出来的爱。但胡虽是个才情横溢的文人骚客,爱过爱玲之前之后都爱过很多其他人,或因貌美,或因性情温和。爱爱玲是因才高。典型的那个时代的情场浪荡的男人,而他又是个有资格登样的男人。有一些人持论倾心爱过,不论输赢。但另有观点是即使真爱也要讲值不值得。是的,虽然我的观点是爱情一如人生,半点不由人。爱情确实有令人心惊的谬误。谁知是不是王熙凤和尤二姐初见时倾心吐胆的一叙。谁不会为二姐心疼,怎不睁大眼认人呢?!可故事情节后来告诉我们,二姐自己也懂自己只有躺坑一条路。遇到凤姐那是迟早的事。像不像胡和爱玲的爱情?胡是春情昂然,须脉尽张地张着一张网,遇花折花,也饮风餐露,并不挑剔。爱玲的才惊到了他,犹如二姐的美貌和气碍到了风姐。生辰钢要过黄泥岗,过不过的了?嗯?!!!
爱恨由我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沈成涵' 的评论 :
其实不能这么说。张爱玲原本是个聪明女人,之所以变得痴呆,是因为爱得深。林徽因之所以理智,是因为她并没有投入地去真爱一个人。现在的新女性把林当作表率,就是想从爱情当中抽离出来。只有不被爱情所控,才能理性地面对爱情。
沈成涵 发表评论于
是做痴呆文妇,还是有理智的新女性,张和林就是各自类型的表率。
飞舞的精灵 发表评论于
每个人的爱情不由别人去评说, 冷暖自知, 即使后来知道结局了, 对张来说, 爱的当初也是透过恒荒亘古的一瞥,灵魂等待多年的邂逅, 而他们自有性情和文学上的契合, 自有惊天动地的美好。所以没有什么值不值得,爱过就不后悔, 造物弄人, 和爱没有关系。不是所有的人有一次真正的动心和契合。

林是当小姐, 太太的,被追求着, 自己对谁有没有真爱, 外人看不清。

世俗的评价对当事人没有意义。
颐和园 发表评论于
谢谢横塘雨眠MM的提醒,让我们一打开文章就看到胡兰成的本来面目。
颐和园 发表评论于
人类所有的爱都是要回报的,人性所致,包括红玫瑰妹妹所说的“母爱和上帝的爱”。上帝也只爱爱他的人。不求回报,飞蛾扑火、低到尘埃的爱人世间有,但那也是一种回报,回报自己内心的需求。
无名小绿草 发表评论于
谢玫瑰好文,这两个女人确有点让人聊不腻。
luckystarweiwei 发表评论于
未曾深爱过的人当然不能体会到张爱玲所写的,还在在乎谁输谁赢谁付出多点的就不是真爱。也说明内心不够强大,没有自信。一个人只要够强,飞蛾扑火都不会怕。
flyingcamel 发表评论于
谢谢红玫瑰红的好文!胡兰成是个非常懂情也多情的人,是个真正的文人骚客。张爱胡完全是俩人在文学上有别人难以企及的契合。倾心爱过了,不论输赢。有着深厚的时代色彩。男人三妻四妾,情场游荡,女人痴情且死心踏地。爱玲才气惊人,但也不脱红尘。
沈成涵 发表评论于
在拆除北京的历史建筑的问题上,毛和某党恶业罄竹难书。
灜客 发表评论于
曾经读过不少张爱玲的小说,但始终对她的文字表现方式无法产生共鸣。不过开始对张的恋人胡兰成感兴趣。那是一个相貌平平的老头,是什么引起年轻的女才子对他有那么大的兴趣呢?看完胡的一些传记之后,找到了一些理由,那就是胡不是一个凡人,他身上的魅力吸引了张。当然张是少年老成,她能写出那些爱情小说,一定是有很高明的对事对人的观察力,不是一盏省油的灯。举两个例子,胡曾提出一个日本全面退出中国,与西方国家媾和的【昭和维新】方案。还有,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胡曾向毛提出过一个国是建言,认为应当放弃对苏一边倒,全面向世界开放。以及不搞阶级斗争,进行经济建设。与八十年代初的邓的改革路线如出一辙。所以,认为张的不幸在于,她的初恋遇上了一个不同凡响的伟人,爱他,容忍他,为他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而且一旦失去他,对其他人世间的男人就没有太大的兴趣,难以激发出心中的爱。这也是张在以后的岁月里,几乎没有哪个男人可以得到她的芳心,并值得让她花费笔墨的原因。
另外,对林徽因的爱恋故事了解不多,就不赘言了。不过林与其说是病故,不如说是被气死。她对中国的古建筑的爱很可能超过对人的爱。在拆除北京的历史建筑的问题上,她受到了被中共豢养的奴才的围剿,在会上当场吐血。或许,她以为与其看着自己珍爱的古建筑被拆除,不如及早乘鹤归去为好。这体现了她的不同流合污的中国知识分子的高贵品格。至于,是张在美国虽然寂寞,但是自由逍遥好呢?还是林留在国内,与家人团聚,但眼睁睁地看着政府胡作非为好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不下结论了。
沈成涵 发表评论于
@jjin09061999

----同意你的观点。
沈成涵 发表评论于
周老虎 发表评论于 2015-05-27 08:20:23
林徽因可以说是当代的,显得更冠冕堂皇的柳如是。
===============================
恰恰相反,像柳如是一样嫁给”既无聊又无耻“的汉奸的不正是张爱玲嘛!
沈成涵 发表评论于
周老虎 发表评论于 2015-05-27 08:16:21
在爱情上游刃自如的林徽因,或许是许多中国女性心目中做女人的终极目标。她有才,有貌,有手段。她冷静,理智,永远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能够从男人那里得到她想要的东西而从不失手。
===================
这个永远不会做赔本买卖的“情商”,这么值得广大中国女性学习吗?
====================================
可问题不是值不值得!而是现在的新女性、女权份子都是在这么做的!
沈成涵 发表评论于
林比张多了些自爱,张比林多了些性爱。
林的爱更多在精神上,张的爱更多在身体上。
林更像新女性、女权份子,懂得索取;张更像传统妇女,更愿意奉献。
林给人的经验多是成功经验,而张给人的多是失败的教训。
林所爱优秀!张所爱”既无聊又无耻“。
横塘雨眠 发表评论于
回颐和园:楼主已经把照片改正了。上午我见到的是钱钟书先生年轻时西装革履的照片。
顺便说一句,我与你有同感,对胡兰成非常厌恶。我并不认为胡兰成的文学成就有多高,他完全是港台那些小资文人吹捧出来的。曾经在影视剧中扮演过胡兰成的台湾演员赵文瑄对胡有句非常中肯的评价:此人既无聊又无耻!
wumiao 发表评论于
武断。
林在抗战时的颠沛流离不比张爱玲少。张后来在美国又结婚,不管是为了身份还是爱,她一直在世俗地求生。
林不是塑料花,她的生命是美丽有生机的。爱她的男人都那么优秀,难道不是她的优秀吸引着?
颐和园 发表评论于
又见铿锵玫瑰的美文!

横塘雨眠妹妹,那个白头发老头就是胡兰成。这个长着一对儿小三角眼的丑恶男人却因张爱玲而至今活在人们的口中。
蚂蚁王子 发表评论于
徐志摩电报什么的明显是后人编造的故事,居然还有人信,跟金岳霖的事也是梁思成的后妻搞出来,可信度也很低
JusticeD 发表评论于
张、林都不甚懂爱情。前者将少女的深情错置在一朝秦暮楚之大叔身上;后者则纯粹在游戏爱情。爱情,是相互的,也是唯一的。杨绛女士比较值得现代女性效仿。
huzi2015 发表评论于
表示不理解,为什么一旦谈起情阿爱的,总会用这两个女人作样。这些私人的事情怎么天下人都知道?还比一比谁更懂爱,还表示看不出比一下有什么现实和历史意义。
huzi2015 发表评论于
表示不理解,为什么一旦谈起情阿爱的,总会用这两个女人作样。这些私人的事情怎么天下人都知道?还比一比谁更懂爱,还表示看不出比一下有什么意义。
蚂蚁王子 发表评论于
都是些道听途说的东西,真正的林徽因根本不已男人和爱情为中心, 以事业和做学问为重,所以才不被爱情所伤
jjin09061999 发表评论于
两人的成长环境太不同了, 所以个性也完完全全的不同,很难比较。林徽因是在爱的环境中长大,被宠爱 溺爱大的,所以她很懂得爱,也会驾驭 利用情感,她无法在没人痛爱中生活。而张爱玲是在没有爱非常冷酷 孤独的环境中长大,造就了她的孤僻性格, 所以一遇到胡兰成,便堕入到他的爱河里,而被他利用了。终其一生,蛮悲哀 可怜的。 反过来,没有这样的生活,不一定能造就她文学上的成功。 任何事情都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孤立的看。
蓝天白云915LQB 发表评论于
林微音太自私了。
横塘雨眠 发表评论于
在张爱玲照片的旁边放上钱钟书先生的照片是什么意思?莫非您以为这是胡兰成?
周老虎 发表评论于
林徽因可以说是当代的,显得更冠冕堂皇的柳如是。
周老虎 发表评论于
在爱情上游刃自如的林徽因,或许是许多中国女性心目中做女人的终极目标。她有才,有貌,有手段。她冷静,理智,永远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能够从男人那里得到她想要的东西而从不失手。
===================
这个永远不会做赔本买卖的“情商”,这么值得广大中国女性学习吗?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