葱拌金钱肚:
以前不知道为什么不爱吃牛肚,吃猪肚多些。开始吃牛肚,是受了朋友的启发,也是近两年的事。
”牛胃有四个胃室组成:第一个也是最大的一个是瘤胃,也称草肚;第二个是网胃,广东人叫成金钱肚;第三个是瓣胃,就是牛百叶,四川人所谓的毛肚;第四个是皱胃,卖牛肉的称之为牛伞托。“(简单地摘自蔡澜的《食材字典续编》)
我这次买的是草肚和金钱肚两种。买回来还是要“修理修理”---去掉零星的附着在内壁上的肥油。做牛肚的过程,特别是过水的时候,闻着那气味有点”不愉快“。咋一闻起来还以为是坏了呢,于是又揪出漏网的带肥油的,再一顿修理。
过水后洗净,重新加水没过牛肚,加葱姜蒜,花椒八角五香面,酱油料酒糖醋盐,再来点豆豉和山楂片(豆豉有时加有时也不加)。大火烧开,再慢火炖两个半小时左右,直到熟透。
经过这样的一番折腾,牛肚就“出落”的能上桌了。。。
1)炒牛肚
材料:酱熟的牛肚300克左右,西兰花,胡萝卜(蔬菜按自己的喜好多加或少加)。
调料:油2大勺,姜末或蒜蓉1大勺,酱油1大勺,盐酌量(根据自己的口味)。
做法:热油,下胡萝卜炒软,加剩余调料及牛肚和西兰花,大火翻炒均匀即可。
这个是用酱好的牛肚炒年糕,菜用的元葱、胡萝卜、西芹和香菇。由于年糕吸水,炒时要加点水。
2) 凉拌牛肚
这是根据以前的凉拌猪肚过渡来的。
提到猪肚,说个题外话。还记得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在饭店吃个凉拌猪肚(猪肚拌大葱),猪肚一般都是点缀品,你就是拿猪八戒的大耙子,也耧不出几多猪肚。吃的明明是拌猪肚,却能吃出眼泪来---叫葱给辣的!
提到猪肚,说个题外话。还记得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在饭店吃个凉拌猪肚(猪肚拌大葱),猪肚一般都是点缀品,你就是拿猪八戒的大耙子,也耧不出几多猪肚。吃的明明是拌猪肚,却能吃出眼泪来---叫葱给辣的!
材料:酱好的牛肚300 克左右,小葱2棵。
调料:酱油1大勺,醋1大勺,香油2小勺,糖1/4小勺(可加可不加)。
做法:牛肚斜刀切片。葱先切几段,再横过来切细丝。
加人调料拌匀即可。
拌这个金钱肚时,调料只加了酱油和醋。一样好吃哦。
每当做好了牛肚,看着它们出落得这么“有出息”,并细细品味的时候,仿佛一回头间,就把做牛肚时的那些麻烦和”不愉快“忘得干干净净的了。。。。。
谢谢大家读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