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女莫如父。翁父对于女儿的婚姻定性为”牺牲“。有谁羡慕这种”牺牲“?

打印 被阅读次数

(8卦哈,这个是回复城门上的帖子 ) --知女莫如父。翁父对于女儿的婚姻定性为”牺牲“。有谁羡慕这种”牺牲“?

回答: 羡慕翁帆的生活吗 由 无名小绿草 于 2015-06-11 10:06:08

杨翁年龄的差别,不是史无前例。他们是各取所需,愿打愿挨。杨享受翁的青春和葱白(还有照顾护理),翁吸取杨的老道和智慧(当然,还有诺奖的光环和实惠)。杨翁的婚姻能走过11年,也不平凡了。幸福吗,他们自己说幸福那就是幸福了,幸福是一种自我定义的满足和健康状态,是穿在自己的鞋子里的自己的脚的感觉。翁用Frost诗来解释来justify自己的选择, 似乎泄露出她自己也感到了的几分无奈(可是,婚姻中的无奈还少见吗,亲密关系中的ups and downs属于常态啊),如同她父亲指出的,小女嫁给祖父辈分的老人这是一种“牺牲”。(为人父母者,谁愿意自己的女儿嫁给这样的老人?又不是穷得无以为生是吧?觉得翁父非常接地气的说)只有老杨比较厚颜,且自我中心得很,才会否认“牺牲”之说,大概他反正也不觉得他需要维护这位岳父的面子。

夫妻有年龄差距古已有之,尤其老夫少妻,所以绝对不是什么罗伯特 佛罗斯特诗里的少有人走的路,但是的确嫁予祖辈的老人,当今并不多见(父辈的老人比较有一些,比如N年前徐悲鸿廖静文,相差28岁,毛-江:相差21岁)。

这里有实际例子说明老夫少妻不是少有人走的路。不过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一代人(比如小翁的同龄人,恐怕大多数没有想到夫妻年龄差距可以有那么巨大;记得在N年前,或许是上世纪80年代看到某杂志谈到婚龄差距最好在3-5岁以内,至多10岁吧,否则会有代沟。也许这是小翁自觉她是一个选择“少有人行走的道路”的开拓者?但是改开以来,国内的老夫少妻现象似乎增加显著,这种“大叔控”不知是与何相关,是“宁愿在宝马中哭泣”的影响呢,还是杨翁影响,还是“女子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走捷径)... 的影响?

倒是在国外,青年们对婚龄差距的接受程度确实在比较小的范围。记得一次心血来潮,给某班学生做了一个随堂调查,题目是“Acceptable Age for My Romantic Partner”, 20多个年龄18-23岁的男女青年,无记名填写了包括有年龄,性别,对于对方年龄可以接受的高低限度(两个数字);结果得到的平均值显示是:女生对对方的年龄可以接受的是不低于0.73岁(基本同年呵),不高于3.93岁, 而男生可以接受对方比自己小2.7岁, 比自己大5.8岁,似乎与中国80年代的流行说法近似。让我小小纳闷一回:与当前中国“大叔控”潮流好像蛮不一样诶。猜想也许是小数据,没有太大的代表性?或许真是文化差异,这里姐弟恋比较流行?

古狗到的名人的婚龄差距两组:

1。名人老夫少妻

http://www.angelfire.com/stars4/lists/couples-age-differences.html

2。名人老妻少夫


相关链接
1。翁帆真的幸福吗?
2。我相信翁帆的爱情了
3。我相信翁帆是幸福的

4。翁帆:象牙塔里的女人

5。杨澜采访杨翁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