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不仅会骂人,更会吃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打小在咱心中,鲁迅就是一副苦大仇深的国难脸,很难把他与美食、美酒联系在一起。实际上,在吃喝这件事上,鲁迅是个地道的吃货,不但会吃,还会做,吃着吃着就在圈里混high了,行话都精。

  话说,从岛国归来以后,从1912年到1926年,鲁迅在北京生活了14年,我们可以从他的日记里发现他去过的有名的餐馆就有65家! 鲁迅是浙江绍兴人,这里善出师爷、刀笔吏,笔头子厉害。鲁迅先学农矿,后学医,在北洋政府的教育部也是结结实实做了10多年的文吏,文笔老辣,语言犀利如手术刀,颇受其家乡文化积淀的浸染。

鲁迅对于北京菜、北方菜相当心水,回到上海后还念念不忘。贴心的许广平甚至曾想为其请一位北方厨师到上海,奈何做饭阿姨要价太高,才罢了。

   这65家北京馆子包括:广和居、致美楼、便宜坊、集贤楼、览味斋、同和居、东兴楼、杏花村等等。这还是不完全的统计,鲁迅去过的餐馆应该超过一百家。 (确实真土豪呀)作为文学家最用功的吃货,鲁迅把吃饭这件事看得很重,在日记中占了非常重要的篇幅(老婆都没有这么多)。哈哈,这是民国新风尚,不同于古 代文人“君子远庖厨”的习惯哈。

  在众多餐馆里,鲁迅去得最勤快的是广和居。广和居是北京“八大居”之首,店址在宣武门外菜市口附近的北半截胡同南口路东,1932年关门。这里是北京文人雅士以及官员常常聚会的地方,在民国时期非常兴盛出名,曾有人写了个微博:广居庶道贤人志,和鼎调羹宰相才。

  鲁迅经常到这家店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离家近。鲁迅当时住山会邑馆(绍兴会馆前身),胡同就斜对着广和居大门。有客人来了,鲁迅甚至会直接从广和居叫“外卖”到家里。

  广和居是个敞亮的四合院,院里分成大小各种房间,刚好给鲁迅和他那帮骚客朋友用,呼朋唤友,经常是是三五个人一起吃。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因为广和居有鲁迅必点的菜,那里的菜式基本上是宫廷菜改造的。广和居能吸引这么多名流和官员来,除了味道好,也因为它的菜多有典故,高 档大气有内涵。比如其招牌菜之一的“潘鱼”,就是晚清翰林潘祖荫创造的,以前叫做潘氏清蒸鱼。还有一道“曾鱼”,是曾国藩创造的。当官的和文人都好这口, 社会上,附庸风雅的,也喜欢往这儿来。

  鲁迅喜欢广和居一道叫“三不粘”的菜,是用鸡蛋黄、淀粉、白糖、清水加工烹制而成。这道菜讲究烹制时动作快,成品似糕非糕,似羹非羹,用汤匙舀食时,要一不粘匙,二不粘盘,三不粘牙,清爽利口,故名“三不粘”,还有解酒的功用。

  爱吃“三不粘”大概也与鲁迅爱喝酒有关系。鲁迅属于每顿饭必喝酒的人。史料记载,他和郁达夫喝酒的次数最多。鲁迅酒量不大,经常喝得酩酊烂醉,而且在喝酒的过程中烟不离手。郁达夫在1933年曾作诗赠与鲁迅,其中两句写道:“醉眼朦胧上酒楼,彷徨呐喊两悠悠。”

  鲁迅好酒这事还经常被黑,有人就在报纸上发漫画,画着一大坛绍兴酒,旁边缩着一个小小的他。

  鲁迅还喜欢吃辣,据说最开始吃辣是为了解困,后来就根本停不下来。1918年他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狂人日记》引来掌声四起,被胡适大大夸为中国现代小说的 “开山之作”,换了现在肯定是转载过万,各路网红跪舔不已。仗义的老鲁还请胡适到北京绍兴会馆吃饭,第一道菜就是放了辣椒的梅干菜扣肉。

   菜端上以后,胡适竟然爱吃,但他好奇菜里咋有辣呢,便问老鲁:“你们江浙一带人爱甜,应该不吃辣吧,你真是个奇葩。”老鲁回答:“绍兴人是不吃辣呀,我 偏偏爱吃,辣椒解困。夜深人静、天寒人困滴时候,我就去隔壁家小尼姑家偷摘辣椒,然后洗吧洗吧就吃,吃的我脑门冒汗,全身得劲,老婆再也不用担心我会犯困 啦,还可以接着写腹黑文章。你要不也试试?”胡适笑喷。

据说鲁迅少年时期在绍兴,喜欢吃什锦蛋,这个蛋的做法非常特别。经过考证,做法大概是这样的:在蛋的一头开一个小洞,倒出蛋清及蛋黄,将其与 虾丁、笋丁、肉沫、盐共同搅拌。后再装入蛋壳,整个放在笼屉里蒸。这道菜的做法与清代菜谱《食宪鸿密》中记载的“肉幢蛋”相似。《食宪鸿密》中记载的做法 是:拣小鸡子(鸡蛋),煮半熟,打一眼,将黄倒出,以碎肉加料补之。蒸极老,和头(配菜)随用。

  这个肉幢蛋后来被有文化的厨师借用成语创新了一道菜,叫“脱胎换骨”。蛋的制作方法是为“脱胎”;另把排骨煮到半熟,抽出其骨,换上一个葱茎,挂糊油炸。炸好的排骨用来在盘中围边,中间放上蒸蛋,是为“脱胎换骨”。

  绍兴的臭豆腐、臭千张,也是鲁迅难以忘怀的家乡味道。臭豆腐大家很熟悉了,我说下臭千张的制作方法:将豆腐皮经水浸泡后放上盐、麻油、再用荷叶封起来,让其发酵两昼夜,上屉蒸,熟后,则臭中带有一种诱人的鲜香。

  在绍兴菜中,鲁迅最爱是梅干菜扣肉,这个菜是浙江菜的代表菜之一。浙江菜是八大菜系之一,绍兴菜是浙江菜的一个分支,绍兴菜又以梅干菜系列最为独特和出名,给浙江菜注入了独特的文化和美食内涵。

  绍兴人很喜欢吃腌菜,梅干菜就是芥菜腌制而成的。做法是:用芥菜或者雪里蕻晒干、堆黄,再用盐发酵,之后晒干。四川的盐菜也是这个做法,也是用 芥菜。腌制芥菜的关键在发酵,这种菜咸淡适中、清爽适口、用它煨肉可以收到清淡,油而不腻的效果。成都人喜欢把芥菜做成泡菜,储存在坛子里,做菜时用作辅 料,比如说炒肉丝或做肉丸汤时加入,可以增味提香。

  牛肉和芥菜是非常好的搭配。我自己习惯用鲜芥菜炒牛肉丝。就是把芥菜和牛肉都切成丝,炝炒。一定要用猪油和菜籽油混合,加一点点花椒和辣椒炝锅,油热后马上把倒肉丝倒入,再倒入青菜,最后勾一点点汁。

  

  绍兴是全国著名的梅干菜特产区,这里出产的梅干菜鲜嫩清香,与肉同蒸很可口。梅干菜扣肉是绍兴当地农村的家常菜,民国时期被绍兴当地的菜馆放在 菜谱当中。发展到八大菜系的时候,浙江菜又将其收为代表菜。它的做法与川菜中的烧白不同:先用梅干菜和肉一起煮,待汤汁收进肉中,这时肉还没熟。将肉捞 起,在蒸碗里摆好,再将新的梅干菜以及还有刚才煮过肉的梅干菜一同放在肉上面,放进笼屉蒸两个小时。而四川的烧白是先将猪皮走油,然后与盐菜上笼蒸制。绍 兴的梅干菜扣肉成菜色泽红亮,肥而不腻,咸甜入味。

  鲁迅常用梅干菜扣肉招待朋友。在知味观宴请宾客时必点这道菜,而在家里面请客的时候,他还会对这个菜做一点创新,就是放几个辣椒。这种创新和四 川的盐菜扣肉很相似。盐菜扣肉里面加的是泡椒。四川在长江中游,浙江在长江下游,有行船,交流机会很多。所以鲁迅在梅干菜里放辣椒到也是很必然的事情。

  不仅是梅干菜扣肉,很多用梅干菜制作的绍兴民间菜,都是鲁迅喜欢的口味。如梅干菜炒肉、虾米干菜、梅菜炒毛豆等。鲁迅还喜欢用梅干菜和猪肉末做成的馅料制作包子。

  鲁迅这么爱吃梅干菜其实也是一种食补,他胃很不好,而中医认为梅干菜味甘,可开胃下气、益血生津、补虚劳、治痰咳(鲁迅也有肺结核)。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