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湃《越战亲历记》二十九
冯科长的领导艺术?
冯清玉科长是我的上司,我第一次见到他,是1966年秋在桂林甲山步兵学校。那时他代表沈阳军区空军高炮第一师,从广西宁明到桂林来挑选翻译。那天我们这些学员齐集课室,领导带他来同我们见面。他个子高大,是名符其实的东北人。只是一眼望去,觉得他是个三木武夫——脸上木无表情。但他发言谦逊,简明扼要,没有半点废话,证明他是个有才干的人,我暗暗地佩服他。?
他进学校的时间不长,开始只在部队里当文书,但他能写出一手漂亮的钢笔字,更使我佩服的是他能出口成文。有时月尾太忙,不能抽出更多的时间写月结,他就采用他口述,我笔记的方式进行,他的话说完,根本不用增删和修改,就是一篇很好的月结。?
也许他是群众科科长,因此他擅长于做群众工作。他是北方人,面对的是一班生活在南方,思想作风迥然不同的侨生,他竟有办法使这些“侨老爷”紧紧地团结在他的周围,愉快地工作。?
他对部下从来不摆架子,总是以自己的行动来说服人。有一次,我们不满各科组人员,因做饺子吃而停止一切工作,就不愿包饺子。科长并不生气,自己一个人默默地在包,包好弄熟后逐碟端来给大伙吃,毫无怨言。人心是肉长的,科长的举动感动了各人,此后,凡遇上包饺子,大伙就一起动手,不愿做“饺来张口”的人了。?
科长很会因才用人,做到各就各位,各适其适。有些越文好的,就派到联络组去扛大旗,做两军会谈的主译;有些越文与中文程度好的,就把他们当干部用,专管科内的文书工作,叫他们拟写首长外事活动的发言稿,写支队的外事月结工作,到下面检查外事工作情况;有些只懂越语,而中越文较差的,就派去卫生所做口译工作,尽量发挥个人特长。由于分工合理,个个有适当的工作,人人心情舒畅,工作顺利、愉快。?
科长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能虚心接受群众的意见,及时总结经验,改进工作。入越前,大家对越南情况陌生,定出的条条框框很多。例如,不准外事人员擅自接触越南群众等等。入越后,在实际工作中,觉得这些规章制度不适合客观形势,例如群众科不能接触群众怎行呢?科长敢于大胆创新,接受翻译组的意见,不断修改规例,使之符合实情,促使外事工作顺利开展。?
群众科的工作人员奇缺,只有科长这个光棍司令,根本没有一位干事协助工作,但科长能发动全体翻译当干事用,结果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这不能不归功于冯清玉科长的领导艺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