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首都奥斯陆
奥斯陆坐落在奥斯陆峡湾北端的山丘上,面对大海,背靠山峰,是挪威的首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和最大城市及主要港口,全国一半以上的进口商品都要经过奥斯陆转运。
奥斯陆是我们挪威之行的登陆点,也是最后一个落脚点。我们在此住了三个晚上。我们入住的旅馆是前几天临时在网上更换的,原以为是奥斯陆比较边缘的地方,谁知到了以后惊喜发现离其政治文化中心城区竟然在步行只有十几分钟的距离。穿过一片绿地树林,就到了挪威的王宫。虽然有警卫站岗,但民众和游客可随意在其周围行走拍照。不少游客也等待着警卫换岗的时刻,据说仪式比较好看。我们在那里经过好多次,有一次碰见了。感觉比较简单,就是真正的换岗而已,哨兵的人数和仪仗远远不如英国女王和加拿大国会大厦换岗那么隆重,具有表演性质。由此可见挪威国王比较简朴和低调。
顺着王宫前的大街朝着东南走下去,是挪威国会大厦(Stortinget)。
再继续前行是奥斯陆中心火车站。火车站前的广场上有一只铜雕老虎,栩栩如生,虎虎生风,是游人们喜爱留影的地方。
紧靠海滨,是造型奇特构思奇妙的奥斯陆歌剧院。镜面般的外墙可以拍出双生子般的重影,十分有趣。
奥斯陆的城市规划相当规整,中心区域大气磅礴,确有王都气象。在王宫周边的几条大道上有不少巨型的建筑,或庄严肃穆或新颖现代。左边有文化历史博物馆、国家艺术博物馆、大学的建筑和一些高级宾馆等。右边有国家大剧院、奥斯陆音乐厅、易卜生故居博物馆等。向南行一段,就是面朝海湾的气势恢宏的奥斯陆市政厅,简直比挪威国会大厦还要气派。
旁边不远即是闻名遐迩的诺贝尔和平奖颁发大厅,它属于市政厅建筑的一部分。
市政厅的左手边不远处的山坡上巍然矗立着具有700年历史的阿克斯胡斯城堡(Akershus Fortress)。从这座城堡可以俯瞰市政厅和眺望奥斯陆市中心的景色。
奥斯陆市政厅前的码头有去Bygdøy 半岛的渡轮(仅限夏季,其余时间可搭乘公交)。Bygdøy 半岛是奥斯陆最主要的旅游热点之一,因为岛上博物馆众多,又称“博物馆半岛”。在半岛顶部紧挨着有三个博物馆:Fram博物馆(Fram Museum)、挪威海运博物馆(Norwegian Maritime Museum)和Kon-Tiki 博物馆(Kon-Tiki Museum)。这三个博物馆都与航海有关。
Fram博物馆(Fram Museum)和挪威海运博物馆(Norwegian Maritime Museum)
Fram博物馆以挪威最著名的号称当时世界上最坚硬的木船——北极探险船Fram命名,主要展示挪威探险家们三次驾驶着Fram进行的具有世界意义的北极探险旅行。此外展览的还有其他的几艘北极探险船。挪威有百分之四十的领土在北极圈内,所以挪威从政府到民间很早以来就对北极的探险极为关注,并投入巨大努力和资源。挪威海运博物馆展览着重于挪威人的航海历史和造船业发展的历史。挪威有一半以上的国土濒临海洋,是一个海洋大国,也是海运大国,造船业在世界居领先地位。Kon-Tiki 博物馆则是以展览挪威著名科学家、航海家Thor Heyerdahl的事迹为主的博物馆。Thor Heyerdahl (1914-2002)曾经于1947年驾驶着Kon-Tiki——一艘手工制作的带帆的原木筏子漂流横渡了太平洋。这一壮举令他一举成名。
Fram博物馆以挪威最著名的号称当时世界上最坚硬的木船——北极探险船Fram命名,主要展示挪威探险家们三次驾驶着Fram进行的具有世界意义的北极探险旅行。此外展览的还有其他的几艘北极探险船。挪威有百分之四十的领土在北极圈内,所以挪威从政府到民间很早以来就对北极的探险极为关注,并投入巨大努力和资源。挪威海运博物馆展览着重于挪威人的航海历史和造船业发展的历史。挪威有一半以上的国土濒临海洋,是一个海洋大国,也是海运大国,造船业在世界居领先地位。Kon-Tiki 博物馆则是以展览挪威著名科学家、航海家Thor Heyerdahl的事迹为主的博物馆。Thor Heyerdahl (1914-2002)曾经于1947年驾驶着Kon-Tiki——一艘手工制作的带帆的原木筏子漂流横渡了太平洋。这一壮举令他一举成名。
从Bygdøy 半岛步行15分钟,可以到达维京船博物馆(Viking Ship Museum)。我们购买了两天奥斯陆通票(Oslo Pass),有了这一票在手,可以免费搭乘公交汽车、渡轮、地铁等市内交通工具,免费参观许多博物馆。我们是自己开车去Bygdøy 半岛,比较方便一些,还能节约等车船的时间,而且可以用通票在有蓝色标志“City Parking”的收费停车场免费停车。
“Viking”(汉语直译为“维京”,意译为“海盗”)是一个特殊的词汇,代表着斯堪迪纳维亚历史上一个非常独特的时代,公元八世纪末到十一世纪下半叶被称为“维京时代”(Viking Age)。维京是一个群体,主要来自斯堪迪纳维亚三国丹麦、挪威、瑞典,尤以挪威为首要。他们的语言是北日耳曼语(North Germanic language),这一语言后来成为现代斯堪迪纳维亚人的母语。挪威地理上峻岭和峡湾将之分割成零散的碎片,公元八世纪时因交通的不便,各自独立,约存在着三十个小公国。更由于田地的缺少,出产不丰富,满足不了人口增长的需要。海路是小公国之间联系也是与世界沟通的最方便的途径,为了生存和财富,维京们制作战船出海,开始寻求土地的扩张,交易的扩展,甚至掠夺、抢劫。200多年间,具有冒险精神且勇猛的维京们如一阵阵冲击波,冲击到欧洲的绝大部分和地中海,西欧和东欧深受海盗之害。他们甚至还到达了北非,亚洲,北极和北美——比哥伦布还早到北美洲。
Fram博物馆以挪威最著名的号称当时世界上最坚硬的木船——北极探险船Fram命名,主要展示挪威探险家们三次驾驶着Fram进行的具有世界意义的北极探险旅行。此外展览的还有其他的几艘北极探险船。挪威有百分之四十的领土在北极圈内,所以挪威从政府到民间很早以来就对北极的探险极为关注,并投入巨大努力和资源。挪威海运博物馆展览着重于挪威人的航海历史和造船业发展的历史。挪威有一半以上的国土濒临海洋,是一个海洋大国,也是海运大国,造船业在世界居领先地位。Kon-Tiki 博物馆则是以展览挪威著名科学家、航海家Thor Heyerdahl的事迹为主的博物馆。Thor Heyerdahl (1914-2002)曾经于1947年驾驶着Kon-Tiki——一艘手工制作的带帆的原木筏子漂流横渡了太平洋。这一壮举令他一举成名。 从Bygdøy 半岛步行15分钟,可以到达维京船博物馆(Viking Ship Museum)。我们购买了两天奥斯陆通票(Oslo Pass),有了这一票在手,可以免费搭乘公交汽车、渡轮、地铁等市内交通工具,免费参观许多博物馆。我们是自己开车去Bygdøy 半岛,比较方便一些,还能节约等车船的时间,而且可以用通票在有蓝色标志“City Parking”的收费停车场免费停车。“Viking”(汉语直译为“维京”,意译为“海盗”)是一个特殊的词汇,代表着斯堪迪纳维亚历史上一个非常独特的时代,公元八世纪末到十一世纪下半叶被称为“维京时代”(Viking Age)。维京是一个群体,主要来自斯堪迪纳维亚三国丹麦、挪威、瑞典,尤以挪威为首要。他们的语言是北日耳曼语(North Germanic language),这一语言后来成为现代斯堪迪纳维亚人的母语。挪威地理上峻岭和峡湾将之分割成零散的碎片,公元八世纪时因交通的不便,各自独立,约存在着三十个小公国。更由于田地的缺少,出产不丰富,满足不了人口增长的需要。海路是小公国之间联系也是与世界沟通的最方便的途径,为了生存和财富,维京们制作战船出海,开始寻求土地的扩张,交易的扩展,甚至掠夺、抢劫。200多年间,具有冒险精神且勇猛的维京们如一阵阵冲击波,冲击到欧洲的绝大部分和地中海,西欧和东欧深受海盗之害。他们甚至还到达了北非,亚洲,北极和北美——比哥伦布还早到北美洲。
挪威人对维京时代有着清醒和客观的认识,承认这是自己历史文化的一部分,毫不讳言自己是维京们的后代,并为之自豪,对其勇敢、冒险、探索的精神加以赞扬与肯定。维京船博物馆的展览让我也补上了这一课,感觉收获很大。我认为,如今的挪威在航海、海运和造船业占据着世界领先地位,与维京的传承中含有不畏艰险、勇于开拓进取的民族血性有很大的关系。
维京船博物馆拥有大量的维京时期的出土文物,许多均是维京时期贵族的陪葬物,其中最典型的富含维京历史文化元素的便是当年作为墓葬船的三艘公元九世纪的木制维京船。所谓“墓葬船”是作为墓室而直接埋葬入土,是维京时代贵族流行的一种丧葬风俗。一进博物馆门所看到的维京船是“奥塞贝格号”(Oseberg Ship)——它是以出土的地名命名的。
这艘“天鹅颈形”的大船造型相当优雅华丽,该船埋葬了两个难以确认身份的贵妇人。船体装饰与雕刻,工艺精细,花纹典雅。陪葬的物品数不胜数,衣服、鞋子、首饰、梳妆用品、厨房用具、耕种工具、马车、雪橇,还有宠物等等。另外两艘也是出土的维京墓葬船,造型虽有所不同,但都是浅浅的船身,看起来快捷灵巧,只能容纳二三十人,与现代的钢铁战舰自然无法相比。可正是这样不起眼的海盗船雄霸大西洋,令当时欧洲许多商业船队,甚至国家舰队谈虎色变,望风而逃。
挪威民俗博物馆( Norwegian Folk Museum)离维京船博物馆不远。挪威民俗博物馆是世界上最早的露天博物馆,这里陈列着从挪威全国各地原物移来的153座各个时代的房屋,甚至还原了具有挪威独特的建筑风格的街道和村庄,有民居、学校、银行、旅馆、商店、教堂、农场等。这些建筑的室内陈设以及博物馆展览大厅的展览都反映了当时挪威人的生活细节,从服装到用具,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一些穿着挪威最典型的传统服装的人来来往往,各种年龄段的人都有,他们在其中扮演当时的各种角色。有的劈柴,有的喂马,有的当售货员……。一栋小木屋即是一所“一间屋学校”,有一位女老师,十几名儿童,一会儿上课,一会儿课间休息,让参观者身临其境,进入到更为逼真的历史情景。这里是挪威的学生们常来的地方,也是他们的另一个课堂,在此生动直观地学习挪威特有的文化历史,民风民情。
奥斯陆还有一个游客必定会去游玩的地方,那就是以挪威的雕塑大师古斯塔夫•维格兰(Gustav Vigeland)的名字命名的维格兰雕塑公园(Vigelang Park),每年都有上百万游客到此一游。奥斯陆最大的公园是位于西北部的福洛格纳公园(Frogner Park),而维格兰雕塑公园就在福洛格纳公园的中心部分,是一个园中园。雕塑公园占地80英亩,永久陈列着212座铜制或花岗岩制雕塑。这些雕塑的设计全部出自于古斯塔夫•维格兰一人之手,于上世纪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花费了二十多年的时间精心制作才将所有作品完成并安放在公园内。
维格兰雕塑公园有一条中轴线,将正门、石桥、喷泉、圆台阶、生死柱等主要部分连接在一起。石桥长100米,两侧各有 29 座彼此对称的铜雕。其中有许多表示亲子之情的雕塑,如父子、母子嬉戏情景,看了让人动容。
最受人喜爱的是“生气的男孩”(Angry Boy),瞧他的小手和特殊部位都被人摸得黄灿灿的。
喷泉四角,各有五组树丛雕,四周环壁为浮雕,中央是壮汉顶托盘群雕,水从托盘边沿和壮汉们脚下如帘披挂。
圆台阶周围如放射状12条雕塑组,每组3座共36 座花岗岩石雕,中央耸立着高高的生死柱,柱上缠绕着各式人体。
雕塑公园的主题即人的生与死。如喷泉四壁的浮雕,从婴儿出世开始,经过童年、少年、青年、壮年、老年,直到死亡,反映人生的全过程。从石桥和圆台阶上的雕塑群像则是反映了人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脸部表情和身姿体态无不体现着人生百态,组成了一曲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感人肺腑的生命交响曲。
在奥斯陆几天,发现有的地方提到奥斯陆用了另外的名字“克里斯蒂安尼亚”( Christiania)。经过一番了解才明白。奥斯陆建城于1048年,一开始便采用“奥斯陆”为城市名。十三世纪末奥斯陆成为挪威首都,经过大火、战乱,几次沉浮,十六世纪被丹麦占领,被改名为“克里斯蒂安尼亚”,此名沿用了300多年。直到挪威王国成立,它再次成为首都后,在 1925年才得以重新恢复“奥斯陆”的名称。
岑岚:挪威印象——城市掠影(1)blog.wenxuecity.com/myblog/33740/201508/19076.html
岑岚:挪威印象——飞瀑万千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33740/201508/5501.html
岑岚:挪威印象——峡湾奇观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33740/201508/1851.html
岑岚:挪威印象——小木屋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33740/201507/28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