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假两牙行(17)法国圣米歇尔山和二战美军纪念墓园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圣米歇尔山

前一晚在高速公路上闹了一出大乌龙,几乎放弃了去Mont Saint-Michel的计划。幸好第二天一早车行就把车子修好了,我们继续上路。朝诺曼底海边开了两个小时,远远穿过一片农田,“在那边!”贝贝兴奋地喊。初见圣米歇尔山的壮观真的令人震撼--似一座海上的金字塔拔地而起,傲然矗立在海天之间。

圣米歇尔山是座礁石小岛。涨潮时,它是海中孤岛;退潮时,它才与陆地联结。现在修了一条长堤,有接驳车把旅人从陆地的停车场载到长堤的另一端。

嵯峨雄伟的中世纪修道院盘踞于岛的中心,似与岛已经融为一体;而凌驾其上的塔尖,如一柄利剑,直刺高空。阴云密布,更显得冷峻,沧桑。
Photo & Video Sharing by SmugMug

红与蓝两只小蝙蝠飞入城门


沿着弯弯曲曲古老的小径蜿蜒而上,两旁是各种纪念品商店和餐馆。小径很陡峭,巷子很窄,日本游客很多。










继续往上走便直达修道院,始建于8世纪。空旷的教堂里静谧庄严,朴实无华,里面几乎是空空如也,这里的修士真的要能耐得住寂寞。










从高处远眺,海面一片烟波浩渺;再俯瞰下面的泥沼地,却看到好像有小蚂蚁在爬--竟然是一队人马正徒步从陆地向圣米歇尔山进发!这样凄风苦雨的天气,去体验走在淤泥里的辛苦和乐趣,老公说他们是自虐。


说实话,圣米歇尔山远观绝对比置身其中impressive。漫天阴郁的乌云,倒是更配它冷肃的身影。


美军二战纪念墓园


Saint James小镇离圣米歇尔山只有半个小时。我们答应了朋友来这里凭吊她父亲的战友。朋友是第三代华裔,父亲在二战时服役美国空军,第一个任务就是诺曼底,整个unit只有三个人活着回来。朋友说,“差点没有我了。。。”

赶到美军公墓时,时钟正指向五点,公墓的主管正要关门。我们赶紧一路小跑到门边,求他让我们一家进去向烈士致敬,五分钟就好。听到我们老远从德州来,他满脸笑容地打开门,而且亲自带我们进去参观。好久没听到美国英文,看到美国国旗飘扬,我们一家人倍感亲切。老公问,“这片墓地由法国人送给了美国,那么我们脚下是不是已经算美国领土了?”


公墓的外墙上有一块简介。美军在欧洲有十几个纪念公墓,Brittany美军纪念墓不算大,有近五千多二战美国军人长眠于此,其中近五百是无名烈士。


整个墓园非常幽美静谧,草坪被精心打理得平整碧绿,洁白的大理石十字架排列整齐,庄严、神圣。那样多,好像总也望不到头。弟弟眼尖,“为什么有些十字架上有一颗星?”主管先生回答,“那是大卫之星,埋葬的是犹太人。”


贝贝问,“为什么这些士兵没有被运回家乡呢?”
“各种原因都有。有些是无法确认ID,有些是联络不到家人,有些人的死讯过了好几年才传到家中,有些士兵的家人不愿意再触动这最痛心的历史,也有母亲不愿意相信儿子的死讯,宁可不承认也不放弃希望。。。”那些母亲在承受怎样日复一日的煎熬啊?我们的心都碎了。

墓园的中心是一座简洁的灰白色花岗岩教堂。


门口的雕塑“Youth Triumphing Over Evil”下面刻着,“I HAVE FOUGHT A GOOD FIGHT. I HAVE FINISHED MY COURSE. I HAVE KEPT MY FAITH.”出自保罗在2 Timothy 4:7的经文,没有更妥切的经文了。


教堂内部也是museum room,左右墙上各有一幅巨大的地图。一幅是盟军在1944年6月到1945年5月在西欧的战况路线。


另外一幅标示着法国北部的战况路线。


主管先生显然熟知二战历史,讲解也很扣人心弦。

最里面是一间小礼拜堂。花岗岩的半墙上刻着祷告文:
O LORD SUPPORT US ALL THE DAYS LONG UNTIL THE SHADOWS LENGTHEN AND OUR WORK IS DONE
THEN IN THY MERCY GRANT US A SAFE LODGING AND PEACE AT THE LAST

祭坛的正中是六瓣彩绘玻璃,以美国国徽为中心。其上刻有:IN THE MORNING YE SHALL SEE THE GLORY OF THE LORD,出自圣经EXODUS 16:7。字字敲击着我们的心,又饱含着对永生的盼望。


而对面的内墙上,插着六面美法英国旗。“DUTY*HONOR*COUNTRY”


左边的墙上是罗斯福总统的D-DAY祷告词摘选:
ALMIGHTY GOD: OUR SONS, PRIDE OF OUR NATION, THIS DAY HAVE SET UPON A MIGHTY ENDEAVOR, A STRUGGLE TO PRESERVE OUR REPUBLIC, OUR RELIGION, AND OUR CIVILIZATION.
THEY WILL BE SORE TRIED, BY NIGHT AND BY DAY, WITHOUT REST -- UNTIL THE VICTORY IS WON. SOME WILL NEVER RETURN. EMBRACE THESE, FATHER, AND RECEIVE THEM, THY HEROIC SERVANTS INTO THE KINGDOM.

右边是艾森豪尔将军的final report to the Combined Chiefs of Staff摘选:
MORE IMPORT THAN WEAPONS WAS THE INDOMITABLE FIGHTING SPIRIT OF THE MEN WHO WIELDED THEM. THE COURAGE AND DEVOTION TO DUTY WHICH THEY EXHIBITED THROUGHOUT THE CAMPAIGN WERE UNSURPASSABLE.
TO THOSE WHO GAVE THEIR LIVES AND TO THOSE WHO BEAR THE WOUNDS OF BATTLE WE, THEIR COMRADES IN ARMS, RENDER MOST GRATEFUL AND HUMBLE TRIBUTE.


主管先生也谈起自己家的故事。原来他的爷爷就是在诺曼底牺牲的二战士兵。但过了九个年头,奶奶也已经再嫁了,才收到爷爷被埋葬在比利时的讯息;家人一致决定不要再挪动他的遗骨,就让他安息于异乡吧。谁会想到,70年后,他的孙儿来到这里担任墓园的主管。

我禁不住说起自己家的历史,“我的爷爷也在二战打日本人。不同的是,到现在日本也不承认他们在侵略中国的种种令人发指的残暴恶行。至今没有道歉。。。”一说到日本侵华,忍不住有些激动。

我的爷爷,这个主管的爷爷,我朋友的父亲,和这五千名地下英魂。。。在那样一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多少年轻人,必须勇敢起来,挑起枪杆捍卫家园。有多少不起眼的小人物,他们的青春还来不及绽放,珍贵的生命就已经熄灭。我想起同样年轻的那些德国兵,日本兵。。。弟弟和贝贝看过音乐之声,世界在他们眼里黑白分明,“德国兵是大坏蛋!日本兵是大坏蛋!”可谁又是天生的恶魔?谁就是十恶不赦的坏蛋呢?当权者的一手遮天让他们哪里能分辩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黑暗,在战场上他们不过是听命于上司,抱着回家的希望,拼死一搏。

细雨霏霏中,默默地凭吊缅怀这些逝去的灵魂,我们心里的崇敬、感激、痛惜、怀念,如海浪堆积涌入,激荡于心海的每一个角落。老公和我早已泪盈于眶,连小朋友也严肃起来。


“Time will not dim the glory of their deeds.”

后记:就在去诺曼底前,我们一家看了宫崎骏最后一片"the Wind Rises",是二战日本飞机设计师Jiro的故事。因为跟我爷爷在日本留学的时间重合,加上中日两国的国恨家仇,我看了愤怒又心碎,唰唰写下一篇观后感。这里跟各位分享,只是我一激动就写的英文。

lepton 发表评论于
回复 '人来茶香' 的评论 : 谢谢!亲临城下更震撼喔。
人来茶香 发表评论于
好文好片!第一张非常壮观!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