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派的时代,钢琴音乐的潮流是从传统的四乐章奏鸣曲,转向随意的、可长可短无拘无束的独立曲式,包括各种舞曲、组曲、夜曲、即兴曲、变奏曲、叙事曲、谐谑曲以及标题诗化的钢琴曲,就像我们在舒曼、肖邦、勃拉姆斯乃至李斯特的作品年表上看到的那样。 虽然这批浪漫派精英也多少都写过几首传统的奏鸣曲,但他们的钢琴音乐的主体部分或者说精华部分,显然不是建立在传统奏鸣曲之上的。仅是这一点就跟贝多芬和舒伯特有所差异了。 通常这也被认为是古典派和浪漫派的一道分水岭。而这道分水岭,最初就是出现在门德尔松的键盘上。他的钢琴作品不很多,无言的歌要算代表作了。 陆续写了15年(而他总共才活到38岁!)无言的歌,分为八卷出版(作品第19,30,38,53,62,67,85,102号),每卷各是六首,加起来总共48首。都不长,但每一首都有歌唱性旋律及其伴奏,都是完整的歌曲形式,精致、隽永、妩媚可人且富创意。 据考证,无言的歌里有些是他的妹妹芬妮写的,芬妮门德尔松也是位出色的作曲家,但那时出版商拒绝出版妇女的作品,她只得以哥哥的名义出版。 弹这样的曲子无须炫技,乐感比技巧重要。秀气,柔媚,是否具有抒情的歌唱性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