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用三驱
出自水地比:九五,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
我可以查阅到的关于王用三驱解释大致有三种:
孔颖达云:“夫三驱之礼者,先儒皆云三度驱禽而射之也,三度则已。”
又云:“褚氏诸儒皆以为三面着人驱禽。”
李道平云:“三驱者,中冬大阅之法。《周礼·大司马》?”
诸说都大致认为,三驱即为田猎。因此此爻解释为:
王以三驱之法田猎,虽失其所逐之禽,然亦不诫其邑人。古之王者仁及禽兽,凡禽之在前来者,不逆而射之,唯背己而走者乃射,是所谓舍逆而取顺。
看完之后,我只能是无语??
上古的先王们竟然是这样的伟大,其思想境界,不仅仅是思想境界,而且其实际行动,让我们这些天天担心食物安全的后人们实在是无地自容。
胡适先生,顾颉刚先生所代表的疑古派不是没有道理。人生本是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人生际遇不得意的古人在著书立传的时候,往往把其人生政治理想寄托于其中,而对上古先王的政治制度做了相当的美化,也算是很阿Q的一种精神胜利法。在这点上,我们的孔老夫子是比较著名的。
既如此,我们所能依赖的,又只有卦理了:
水地比,上坎下坤,外险内顺。以五位来变,五位为君位,又是唯一的阳爻,其余诸爻自当顺从。但问题是,在其它诸爻为阴的情况下,它们是否有足够的力量来响应五位的号召呢?
结合卦理,如果再跳出上面的典故的限制,那么此爻的解释是很清楚的:
显比,王主动要求比附。
王用三驱,王多次号令天下。
失前禽,民众响应王的号召而迁徙比附,在前期力量会有所损失。
邑人不诫,如果民众不发出警告,也就是说如果民众乐意比附而不反抗。这里可以认为是所谓的舍逆而取顺。
吉,那么就是吉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