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拉萨,除了布达拉宫这个明确的目标外,其他一切都是未知。我们去哲蚌寺看晒大佛的行动由于人潮涌动无法前往,最终没有成行。这反倒引起强烈好奇,回到宾馆开始做功课,看到一个人的游记,说是哲蚌寺里转来转去,后来都不知道转到那里,引起了我的兴趣,我们又一次前往。这次很顺利,宾馆门前打到车,说是50元送我们上山,马上答应。这个决定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好。出租车可以通过寺门,接着拉我们走到寺院集中的地方,省了时间和气力。出租车司机自己买两块钱的门票,我们的门票更贵。
刚刚走入寺院的路,就看到这个利用山间小溪转动的经筒。干净,效率也高。仿佛念经也很欢快。
辨经是这里很重要的内容,可惜时间不对。不过,即使看到了,也听不懂。
晒大佛的日子过去了,通往寺院的道路没有多少行人,寺院里的游人也是那种不多不少的感觉,很多藏民携家带眷,手拿贡品和酥油,行走在寺院和寺院之间,在通往各大主殿的路上,时不时可以看到喇嘛的身影。这里是一个感觉非常好的寺院,也是我看了那么多佛教寺院最喜欢的一个佛教之地。想起前些年去五台山,以为佛教圣地在五台山,尽管没有看到什么有修为的僧人还是很是震撼。这次到了哲蚌寺,突然觉得,没有什么佛教圣地,这里,才是佛教的原本意义所在。即使对哲蚌寺没有一点概念,没有一点知识,拾阶而上,边看边感受,也会通过它外在的建筑,内在的供奉,僧人的活动,感受到佛教的沉淀,感受到寺院的意义。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双手合一,虔诚低头。有很多地方给换零钱,方便在各种佛像前供奉,大部分的人也是见佛就拜,手里边的零钞转瞬供奉完毕。我想,既是一个寺院,不如一劳永逸,放张面额大的省事。
根本记不住寺院的名字,更记不住他们的缘由,但是,这里就像一座古老的学院,有几座不同的校园,喇嘛们就是在这里学习的,所以,和我们以往在内地见到的寺庙大不一样。
这里虽然有那么多的佛像,感受到的却不是佛法无边,而是佛就在人们的身边。不经意间,错入灶房,浓浓的酥油味,古朴的灶房用具,语言不通的喇嘛,会有一种走入另外一个时空的感觉。下山的时候,还有喝酥油茶的地方,透过房间的低窗,看到喇嘛们学习的房间,听到喇嘛们嬉笑的声音。
寺院里除了有很多很多佛像外,还有很多很多经卷,摆放在大殿里的经卷,就是他们的图书,我头一次明白了抄经原本的意义。
途经一个大殿,正好看到喇嘛们整理哈达的情景,前两日的晒佛活动,拜佛众生献上了哈达,而这堆成小山的哈达里面,卷了很多很多的纸币,几乎每一条哈达里面,都可以抖出供奉,这也是个意想不到的奇观。有一个并不老的奶奶,抱着几岁的孙子,从佛像前走过,跟孙子说,哦嘛呢嘛呢嚒嚒吽,孙子就跟着学了一句,我都不由自主地学了一句。这样的言传身教,佛教自然会成为每个藏民生活的一部分了,想想自己小时候,好像是毛主席万岁呢。现在的人们该默念什么呢。
藏族崇尚白色,白色的哈达,白色的寺院,哲蚌寺美丽的白色建筑实在是让人陶醉。它并不精致,但是自下而上,白色房屋交错林立,时不时还会看到人们的起居院落,窗口处摆放的花盆,这样温馨有人情味的寺院跟我以往印象中的高大上寺院完全不同,边走边感叹不枉此行,今生今世会牢牢记住,拉萨,有这么一所美丽宁静的寺院。
所有可以利用的大石头,都有佛像。不过,寺院里有一些讨要的妇女儿童有点煞风景。
白墙和石头路让我想起苏格兰的斯哥林特城堡的周边
没有走到那条路是正确的。这边才是寺院,才有看头。当然,从那边照相,可能更好看到寺院的全貌。
前两天的晒大佛活动留下的垃圾,整理得很好。事实上,这里的厕所也不少,也是白墙呢。
宗教就是藏文化的主体,所以,也是一种沉淀和积累,所以要经过很长的岁月,才会有这样的阶梯,长道。
依山而建的特征尽显眼中
年轻的喇嘛们
天空晴朗时心情也开阔
喜欢这样的巷子,虽然这里不是市井。
这里是一个养老院。
一个很重要的大殿。很有唐代建筑的风范
僧人们生活的地方。感觉上很自然温馨。
我被洗衣机的声音吸引
生活中不能没有花,即使在这样的地方。
来的时候就看到院子里的狗儿,他们很自在。
又走到来的地方,没有迷路,但是,不是所有的都看到了,不过,已经很满足了。大殿里的内容只有自己去看了。
虽然使用手机拍照,但也是恨不能把所有的照片都贴上,这里实在是太别致了,拉萨已经变得很嘈杂,但这里也许永远都会是宁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