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被视为一种“无形之战力”,始于北伐时期。抗战爆发,民族危亡,面对残酷的的战争,更需要广泛地发动民众参与到全民抗战当中。戏剧、歌曲、标语传单、宣传画、演讲会等为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因此在当时也都成为激发抗日热情的有力工具。李可染的《是谁杀了我们的孩子!》是最著名的抗战宣传画之一,很多成年人因此义不容辞地走上抗战前线;而描述中国军队奋勇抗敌的宣传画,则坚定了民众抗敌的信心和决心。无数民众正是在极具震撼力的宣传画的号召下,积极投入到抗战当中。
战争年代,人人都能成为宣传画家。最常用的是版画、毛笔手绘的方式,许多作品画在布上,便于游行、展览时使用;还有的画在墙壁上,如著名的武汉黄鹤楼大壁画,描绘了中国军民与日寇殊死战斗的场面,充满鼓动性。战时的宣传画往往由于制作匆忙而来不及精细描绘,但由于创作者所倾注的极大热情,同样具有感染人心的艺术力量。
保卫家乡(门画) 套色木刻版画,彦涵,1940年,34.5厘米×28.4厘米。
保卫家乡(门画) 套色木刻版画,彦涵,1940年,36.2厘米×30.8厘米。
新四军小战士 黑白木刻版画,赵坚,20世纪40年代。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简洁和便于复制的特点,木刻艺术成为抗日根据地和国统区都非常流行的美术宣传形式。从木刻的内容上看,反映的是生产、生活和战斗的场景,塑造的是普通的劳动人民形象;从艺术形式上看,开始克服欧化的木刻风格,采用中国民间的年画等形式创造木刻画,带有木刻民族化的倾向。
拥政爱民公约之一 宣传画,八路军留守兵团政治部宣传部印,1943年。
提高抗日军民文化水平 套色木刻版画,黄山定 1940年,36.6厘米×31.4厘米。
代耕队帮助抗属春耕 套色木刻版画,黄山定,1940年,35厘米×29.8厘米。
努力织布 坚持抗战 套色木刻画,杨筠,1940年,36.7厘米×31厘米。
当时的外宣海报,制作精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