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多运河之旅

里多运河之旅

作者:叶蔓菁

这是2013年夏天拍的,当时是第一次到里多运河游玩。

(Rideau Canal, Canada)

那时候对里多运河了解不多,我跟几个朋友一起租了一条游艇,其中有驾照的人轮流当“船长”负责开船,其他一些人当“大副”,也就是一边查阅水域地图,一边寻找水面上的航标,再指挥“船长”往哪里开。水面很广,我们从租船的船坞出来,经过几段大大小小的水道,再游荡到一片又一片广阔的湖面上,如果不是有那么多双眼睛一直盯着地图并及时找到位于航道边上的一个又一个航标,我想我们一定会迷失方向的。天公也不作美,天阴沉沉的不见一丝阳光,到了下午四点多,我们的游艇正游荡在大里多湖的中央,斜风细雨来了,接着风吹浪急,游艇摇摇晃晃难以控制平衡,虽说有驾照,但每个人都是第一次开船,对付恶劣天气毫无经验,说不害怕那是假的,于是一致同意掉转船头,开回船坞,并终于安全到达,都说今后挑个晴朗的日子再来。

这是当时起风下雨之前拍的,后来下雨了就忙着开船或者寻找航标,就没拍图片。

后来每天忙着上班,天天从早忙到晚。坐在办公楼里,窗口正好朝着东方偏北,每当看着从天边缓缓飘来的一朵朵白云,总会惦记着那个方向几百公里之外的那一片水域,也许此时正是风平浪静、碧波万顷的景象吧,无奈人在职场身不由己,不是想去玩就能去玩的。

对里多运河的喜爱与日俱增,我开始查阅有关资料,渐渐得知里多运河的历史典故。这是一条古老的运河,开工年份是1827年,竣工于1832年。也许有人以为所谓“运河”全部都是人工挖掘修建的河道,但其实不然,里多运河实际上是把一些天然的湖泊、河流开凿贯通而成的,它南起京士顿,北至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全长202公里。如果坐机动船把运河从头到尾走一趟,需要三到五天时间。

当年修建里多运河主要是出于军事上的原因,那时候加拿大这片地方还是英国殖民地。美国于1776年建国,之后几十年里一直把英国的殖民地安大略,也就是大湖区当作“未竟的事业”。大湖区和当时人口稠密的蒙特利尔之间的交通很不便利,只有圣劳伦斯河这一条水道,并且河道上有许多急流险滩,河的南岸又是美国版图,如果美国把河流一控制,大湖区必然成为美国的囊中之物。1812年美英战争爆发了,英国议会明白必须对大湖区加强控制。提议修建里多运河的人是惠灵顿公爵,他曾在滑铁卢战争中击败拿破仑,是英国政界举足轻重的人物。后来英国政府委任英国皇家工程师、海军陆战队中校约翰 拜 (John By)到加拿大监理里多运河的修建。

图为1826年约翰 拜在视察里多运河的修建。图片来自里多运河的官方网。

约翰 拜中校在1826年来到加拿大,他把工程指挥中心建在里多河口附近。河口的这个据点就是“拜城” (Bytown) 的前身,“拜城”后来改名为渥太华。这项巨大的工程包括整个水道的设计,有的地方需要开山辟地,有的要修建水坝和水闸,通过水闸的控制,船只就可以在水面高度不一的湖泊、河流之间通行。整个水道上有47座水闸。这些水闸的设计很巧妙,它除了可以控制水位,还有防御功能,万一美军入侵,敌方要打开闸门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里多运河工程在1832年正式竣工,然而运河的成功通航并没有让英国议会为约翰 拜鼓鼓掌,英国议会把他召回英国,事无巨细地审查工程的开支以及他在工程监管上是否有过失。工程的总开支为80万英镑,其实对于这么庞大的一个工程来说根本不多。约翰 拜一直没有得到应得的嘉奖,繁琐的审查让他郁郁寡欢,并于1836年辞世,享年57岁。

参加修建运河的工人一部分是法裔移民,他们大多数来自当时人口稠密的魁北克一带,另外就是招募刚登陆的移民,多数是爱尔兰人。他们挖土凿石、修建水闸、搬运石料、修筑水坝…… 工程艰苦危险,工地上多次爆发疟疾,不少工人因病死去,草草埋葬于工地附近,有的只有一个木牌当墓碑。

里多运河从未在军事上发挥过用途,因为天下太平,并且英美之间的关系逐渐良好,但这条运河成为大湖区和蒙特利尔之间重要的商业航运通道,人员往来和货物运输都从这里通过,运河为北美洲的开发和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里多运河作为主要航道的历史很短暂,1849年圣劳伦斯河的急流险滩得到治理之后,圣劳伦斯河成为更为便利的航道。后来开始修建铁路、建设公路网络之后,里多运河作为商业航运的历史结束了,但里多运河依然在运作,在旅游、环境资源保护上发挥着重要作用,200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里多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今年八月,也就是2015年的8月,朋友们又决定到里多运河游玩,当他们在运河的一个度假村预定了三个晚上的住宿时,那真是喜出望外。

星期五下班后从多伦多启程,因为走错路,半夜才到达。这是早上起来后在湖边拍的景色,里多运河,我们又来了!

我们在度假村的水边钓鱼,小毛鱼多的是,有人连连在岸边钓上两三斤重的鲈鱼、青斑和塘角鱼。还有人坐脚踏船到湖中央钓鱼,收获更多更大。我最喜欢坐在树下的躺椅上看书,到傍晚了就开始烧烤,让烧烤的香味在异常清新的空气中飘荡。

在度假村的第二天,度假村的老板詹姆士来跟我们闲聊,我说我们上一次来里多运河游玩时我们租了一条游艇,詹姆士说度假村的游艇都已经被客人预定了,但是他可以问一问其中一些客户,也许他们可以匀出两个小时,让我们也分享分享坐游艇的快乐,他说附近的水域风景很美,他开船,可以带我们去参观一道人工河道和一座水闸。他立即去找已经租了游艇的客人,客人果然同意把游艇给我们用两个小时,太好了!

我们坐上游艇离开船坞,在水中越行越远,往回看,远处的白色房子一带就是度假村

湖面很广,蓝天碧水,简朴的度假小屋掩映在岸边树丛当中,或者置于孤独的小岛之上。

进入人工开凿的运河河段了,能看出人工雕琢的痕迹吗?

这张图中右下角的绿色物件就是航标,上面有数字,在水域地图上找到那个航标数字,就能知道自己在哪里。

天空很蓝,白云很白,树木翠绿,空气清新,四周非常安静,安静得只听到游艇的马达声

游艇沿着这段人工河道往里走,河道越走越窄

水边人家的房子

詹姆士一边开船,一边和我们讲解运河的各种知识。

他说这些人家,有的已经在这里住了50年、60年。

我问他们的孩子怎么上学啊?这里附近有学校吗?

他说这些房子都是度假屋,他们在城里有房子,来这里只是度假,夏天的时候想来这里就来这里。我问冬天很冷吧?河道和湖里都结冰吧?他说,那当然,到处都结冰了,湖面上的冰层至少一米多厚,他们都把吉普车开到湖上,喜欢冰钓就在湖面上凿开一个小洞钓鱼。我说我见过冰钓,用机器凿开一个巴掌大的冰洞,把鱼线鱼钩鱼饵放入洞中,很容易就能钓上大鱼。詹姆士说从明年冬天开始他的度假村将会专门组织“加拿大之冬”的旅游项目,接待没见过下雪、没经历过冰天雪地的中国南方游客。我说那很好啊,我就是从中国南方来的,我家乡大部分人都没见过下雪,不过他们中绝大多数人没钱出国旅游。詹姆士说:“现在中国发展起来了,有钱人真多!”

有人在水边的躺椅上晒太阳,看到我们经过就和我们挥手致意,我们也朝他们挥手。我跟詹姆士说,也许那些人是当年修建运河的人的后代吧?他说也许吧。看到晒太阳的人休闲自在的样子,我说也许那些人不用上班,可以整天在这里晒太阳,真幸福。同行的朋友甄妮说那些人也许有Old Money的。我问什么是Old Money?她说Old Money就是祖上传下来的钱,包括现金、房产、珠宝首饰等等值钱的东西。她说,祖上传下一栋房子就很爽了,不用供房的日子是轻松很多,我说是啊!

游艇在河道里转了几个弯,前面豁然开朗,看到水闸了

图片中远处就是水闸的位置。有人在附近钓鱼

很喜欢岸边的这些花草树木,一边用手机拍个不停,一边遗憾昨晚忘记给照相机充电。不过也没什么,我那小照相机也就是低档傻瓜非专业,比手机好不了多少。勉强看图吧,想看真迹,亲自来一趟这里,这里是水闸的位置:Rideau Canal, Upper Brewers Lockstation.。这类水闸在里多运河上一共有47座,去其他水闸看也一样好看的。

这就是水闸

控制闸门的大齿轮是不是很古老?

这是在通道里等候过闸的游艇

水边的救生设备一应俱全

这栋小房子是水闸的管理处,在以前管理每一座水闸的就是一户人家,这家人的工作就是给来往船只开闸放闸,就住在这样的小房子里。这个工作是不是挺好的?工作很简单,又有钱又有得住,周围风景还不错。我问詹姆士,过一次水闸要多少钱,他说不用钱的,他从来没见过需要交钱的水闸。也许在很久以前,里多运河作为商业航道的时候,过往的船只才需要交钱吧,这是我猜的。

凑近看看这些设施

两边水位落差太大,需要经过好几道闸门才能通过

每一扇闸门都很结实,用厚木板和铁做成。

从另一个角度看管理处的房子

下游来了一条准备过闸的小船

又来了两条小船

下游的船需要等候,因为上游来的船正在里面

水流很急,水声哗哗

闸门打开了

上游的船走到下一级

把闸门关上,把下一级的水泻掉

旁边是公园,可以来这里野餐。那个尖顶的是鸟屋。

给小鸟住的小房子,这是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典范

要走了,再看看这里的绿地,结实的栅栏,翠绿的草地,整齐的垃圾桶,免费的旅游指南手册…… 其实,运河就是人类祖宗留给我们所有人的Old Money,是需要好好爱护,加以珍惜,我们的后人才会继续拥有。

这些手册中,有里多运河的旅游指南,有介绍水闸的工作原理的,还有关于游览水闸的安全指南,图文并茂,写得简洁易懂。

詹姆士在催大家上游艇了,我还是不舍得这一片花草树木,手机拍得好看不好看不管,拍下来再说,如果拍得好的话可以作为办公室的电脑背景图,时时看看,回味无穷。

往回走了

在大湖里,看到很漂亮的白云

詹姆士说,这一片湖区是看日出日落和赏月的好地方。最近正好在看家乡作家罗金陵的散文集,其中一篇说到他在各种场合过中秋的情景,他要是在这里的话,我猜他一定会和他的朋友们组织一场湖中赏月的旅游的。

詹姆士说每逢九月、十月天气转凉的时候,清晨的湖面上常常漂浮着乳白色的薄雾,仙境一般。他指着图中的树木说:“我拍过一张图就是这里,水面上是一层雾,非常好看。”

我说我也拍过湖面上的薄雾,去年十月在阿岗昆风景区的一个度假村拍的,贴过来。可以想象薄雾中的里多运河会是怎样一种风景,很想到九、十月间再来这里,看里多运河薄雾中的枫叶与湖水……

 

当时在阿岗昆公园的小湖边正拍风景,一个朋友带着女儿,划着独木舟游向湖中央,那时天地间是那么宁静,船桨一桨一桨地划着湖水,水声从湖中传来,一阵、一阵的声音是那么清脆、那么动听,那就是天籁之音。

哦,说远了,回到里多运河,我们回到度假村了,这就是

 

(写于2015年8月8日)

主要参考资料:Parks Canada网站中有关里多运河的网页

登录后才可评论.
Logo

Looks like your ad blocker is on.

×

We rely on ads to keep creating quality content for you to enjoy for free.

Please support our site by disabling your ad blocker.

Continue without supporting us

Choose your Ad Blocker

  • Adblock Plus
  • Adblock
  • Adguard
  • Ad Remover
  • Brave
  • Ghostery
  • uBlock Origin
  • uBlock
  • UltraBlock
  • Other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Plus icon
  2. Click the large blue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3. Click refresh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icon
  2. Under "Pause on this site" click "Always"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guard icon
  2. Click on the large green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 Remover icon
  2. Click "Disable on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orange lion icon
  2. Click the toggle on the top right, shifting from "Up" to "Down"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Ghostery icon
  2. Click the "Anti-Tracking" shield so it says "Off"
  3. Click the "Ad-Blocking" stop sign so it says "Off"
  4.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Origin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ltraBlock icon
  2. Check the "Disable UltraBlock" checkbox
  1. Please disable your Ad Blocker
  2. Disable any DNS blocking tools such as AdGuardDNS or NextDNS

If the prompt is still appearing, please disable any tools or services you are using that block internet ads (e.g. DNS Servers).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