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老家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母亲口中, 总好像有两个老家,一个在江苏沙沟,另一个在安徽贵池。

母亲在沙沟一直生活到念小学, 然后才随外公到南京、上海, 所以把沙沟当作老家经常提及,那是最自然不过了。

而贵池这个老家, 母亲甚至从未去过, 又为何这样念兹在兹?

原来,我们老姚家原籍安徽贵池荡里姚村,由于家乡人少山多,大概从太太外公这一辈起,也不知道是一个什么样的因缘际会,老姚家去了东边的江苏地面做生意,也就是做了现在人们口中的徽商。最后落户在五县通衢的沙沟镇, 开了一家颇具规模的香烛店-姚泰昌。

姚泰昌前后历时200多年。听老一辈说姚泰昌前店后厂,经营广泛,香烛茶叶,纸笔研墨,茶叶糕饼,黄酒白酒一应杂货食品俱全。最盛时期,雇了大约50名工人。又听说,姚泰昌后院里200年来累积的空酒缸堆成了小山,抗战时,日本鬼子进庄,女人们躲进“酒缸山”里,才幸免于难。不仅如此, 姚家还办过当地第一家小火轮公司。

江苏省兴化市政协对二百年古店姚泰昌的介绍

姚泰昌一百九十年纪念香炉正面(由沙沟镇徐绍文先生提供)

姚泰昌一百九十年纪念香炉反面(由清末紫砂工艺大师邵顺昌制作)

这样看来,可以比较肯定地说,老姚家并不是土的掉渣的乡下财主,应该算是民族资本家吧。

记得小时候,外婆经常训斥大舅“你以为我们还有姚泰昌的家私啊”。想来,当年的姚泰昌“家私”应该是非常可观的。

徽商跟其他商帮最大不同之处是儒商,也就是一边经商、一边读书。对下一代的教育绝不放松, 每到一地都会请私塾先生给孩童发蒙, 教些四书五经之类,经商之余对孩童晨昏教诲,不敢有丝毫懈怠。

不过, 一到了考功名的时候,也就是孩童考秀才的年纪, 麻烦来了。 按照前清的规定,童生必须回到原籍贯处参加考试。就这样,几乎每年老姚家一大群童生都要在太公或太太公的带领下,风尘仆仆地跨越沙沟与贵池的迢迢山水, 参加各种院试、岁考之类。由此,也建立了定居地和籍贯故乡之间难分难舍的关系。

我估计,当孩童们到达贵池老家时,一定非常雀跃,旅途景色的变换,家乡人的热情,神秘的傩戏,都和平时一成不变的生活形成了极大反差。这种兴奋加上夸大性的美好记忆,就这样一代一代传递和影响了母亲这一辈,也因而在她的日常语言中经常提起,并造成了我长期关于母亲老家这一命题的困惑。

 安徽贵池荡里姚村

 

 

 

 

 

 

 

 

    

安徽贵池荡里姚傩戏被纳入国家遗产

还有一层,老姚家人虽然在沙沟落户, 但还是要回到原籍娶媳妇,好像都是找堂表亲之类,一则是亲上加亲,二来是所谓知根知底。据母亲说,她的祖母就是从贵池娶来的童养媳,一口山里话,很难懂。她的祖母曾经向她回忆起做童养媳的苦难:吃饭带噎,走路带跌,屙屎屙半截。不过这几句话又好像是地道的沙沟话,不像是难以听懂的贵池山里话。

写到这里, 我不禁又犯糊涂了。

姚泰昌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基本衰败了。不过真正走下坡路却开始于民国初年。 说起来也是和清末民初的西风东渐、新学兴起有关。

上面说了,老姚家的一群童生为了功名,在沙沟和贵池两地艰难奔波。也确实皇天不负有心人,听说太外公就楞生生地考取过举人,这清末举人的头衔到底有没有用不太清楚,只知道沙沟地盘的人家都叫他姚举人。

到了我外公辈,一方面是疲于奔波,另一方面南京、上海一带新学兴起, 有洋人办的格致书院、有朝廷办的水师学堂等等。 于是,他们就逐渐放弃了两地跋涉, 到更近、行脚更容易的南京上新学去了。

这样一来,虽然放弃了功名, 听上去很可惜, 就好象我们今日放弃高考一样, 但同时也有了意想不到的机会。

不久, 美国对华开始了庚款留学的招生, 日本等国也开始仿效。经过格致洗礼的外公就在此时考取了东京帝国大学官费留学。当时所给的奖学金很高, 所以外公又把几个弟弟办到日本留学。为了照顾几个小孩的起居, 太外公姚举人还专门派了一名书僮前往照顾。看来,姚泰昌在当时是有些财力的, 和当今的土豪有一拼。

外公辈在东京留学,太外公前去探望。摄于1926年 

姚家的男丁都“乘桴浮于海”了,留下姚举人独立支撑,举人年迈,举不住了,交给女眷。女眷多不识字,一边要带小孩,心里还惦着那个千里之外,外面又是兵荒马乱,那有心事管住里里外外的生意。

而男丁们学成回国后,都在大城市忙于“科学救国”,再也不愿意回到老家。女眷们最后也只能拖儿带女去和南京、上海的男人会合去了。

至此, 不仅老姚家的籍贯脐带断了, 也和养育他们的定居故乡渐行渐远。

到了母亲这一代,留在她们记忆中的只是那个儿时居住过的老家沙沟镇,还有那个从未踏足、传说中如梦如幻的籍贯故乡-安徽贵池荡里姚村。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亦中 发表评论于
姚家的经历有点像现在的农民工,怪不得一直以来中国人把籍贯看的那么重要。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