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宅 (2)

老宅到拆迁时已住了五代人。在我小的时候能在一起玩的孩子大大小小有近二十个人。 六零后居多, 有些五零后和七零后。 辈份就搞不清了,  因为大家都喊名。 所以一个我喊她六妹的小丫头喊我爸哥的时候, 我觉得她笨死了。 这群上学没上学的孩子男女比例严重失调, 女孩占绝大多数。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院里的封建意识还是挺浓厚的。不过人多力量大, 女孩们团结起来经常能让最有权威的老奶奶改变主意,未分家前老奶奶可是大家庭内务的总管。幸好是新社会, 女孩们也没吃啥亏, 尤其在年轻一代的长辈那里。我的一个堂叔就特别宠我。 每次他从南京的大学放假回来都会给我买好玩的东西。有次他和他的女朋友还把我们十五六个小孩带公园去玩了。那也是记忆中唯一的一次院里孩子集体出游。

 
那是六十年代末的一个夏天, 我还没上小学呢。 堂叔新买了相机想要显一下身手, 便想组织大家出门, 没想到遭到各家父母一致反对: 你一个毛头小伙带那么多人出去, 会出事的。看到堂叔蒙着被子装胶卷后我的好奇心被激发起来, 别的孩子也都情绪高涨。禁不住孩子们软磨硬泡, 父母们开始松动: 上学的孩子可以去, 其它的留家里。那哪儿成啊, 没上学的可难对付呢, 他们会哭啊。 最后,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父母答应了。 一路上这群四五岁到十四五岁的孩子还挺引人注目的。 来到公园按堂叔的要求摆拍了许多照片。 拍着拍着出情况了: 较小的孩子不是累了就是饿了渴了, 这还好办, 困了的孩子你不让他睡那就烦躁啦, 大孩子帮着哄也没用, 堂叔和女朋友也闹起小意见来... 游人驻足观看:这俩年轻人老师不象老师家长不象家长的,咋回事啊?最后只好草草收兵返家, 进门时整个一溃败之军: 鼻涕眼泪满脸, 泥土汗水满身。 各家大人赶紧清点人数, 没少! 谢天谢地。堂叔肯定后悔过, 我也是, 出去辛苦半天才吃了一根冰棍。被拍照一点也不好玩, 反而很辛苦, 脸都笑僵了。不过留下的相片帮我把记忆保留到了今天。
 
平日里我们这群孩子除了在一起玩耍, 生活上也互相照应。那个年代父母都忙着抓革命促生产, 这家的大孩子帮忙看护那家的小孩子是常有的事。堂叔的几个小孩就是院里孩子抱大的。大家把小不点当玩具似的, 要睡觉了他的妈妈要满院子找。因此, 嫁到我们院里的媳妇是很幸福的哟。生活技能也是大传小, 小传更小。比如怎么让一个快灭的炉子起死回生, 如何掩盖烧糊了饭的真相, 糖醋排骨怎么做更嫩, 闯了祸该作何补救好让惩罚降到最低... 虽说不是亲兄弟姐妹却因朝夕相处跟亲的没啥区别, 碰到有人被外面的小孩欺负, 会有很多人为你撑腰。特别在学校里, 连老师都知道谁谁谁谁谁是一大家的。家访时一次能访好几家, 多省事儿。 
 
除了被动受教,  主动学习的机会也很多。有次院里一个上初中的姐姐不知为何惹恼了她父亲, 在她父亲扬起手来的千钧一发之际举起红宝书挡在胸前: 你敢打我? 她父亲的胳膊立马停在半空, 一时语塞。现场的孩子无一不为这个姐姐的急智折服,很快她的英勇和智慧就在孩子们中间传开了。我也暗自揣摩以确保必要时能在最恰当的时间点用上这招。可一直也没机会。你不要以为我有多乖,其实是我爸不那样打孩子。他跟你讲道理,循循善诱直到你自认错误觉得该罚,伸出做错事的那只手挨戒尺。大一点我就明白了其中的陷阱:我一小孩白纸一张,还不是跟着大人的思维走,你想往哪诱就往哪诱。我现在有文化了有思想了,咱们不定谁诱谁呢。哈哈。挨完打几个最要好的姐妹会嘘寒问暖,玩游戏时故意输给你博你一笑。
 
大家就这么一起喜怒哀乐,一起学习成长。渐渐地,几个年长的姐姐到了谈恋爱的年龄,常有那介绍人带了男青年来家见面,那可是牵动了我们这些半大孩子的心:未来姐夫长啥样啊?他配不配得上我姐啊?。。。找各种借口去那见面的房间探下头听个音。到了恋爱阶段,只要进了我们院,他的一举一动都有很多人关心。能不能把一群孩子搞定也多少决定了他的恋爱道路还能走多远。因此,要当我们院的女婿都是要经过更严格的考核的哟。
 
拆迁后,逢年过节都各回各的娘家,我们的后代之间已逐渐生疏,只好听他们的妈妈讲那大院里的故事了。。。
上网散心 发表评论于
回复 'isuiyi' 的评论 : 谢谢来访。
isuiyi 发表评论于
好温馨的回忆1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