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气候大会和可持续发展

张强:欢迎各位,我来主持今天下午的会是一个挑战,但跟各位专家领导们一起交流时,他们说因为今天的红色预警更需要讨论这样重要的议题。大家记得气候变化和雾霾现象,相关的东西还在证明或者进一步探求之中,但有一点肯定,气候变化或者厄尔尼诺现象有利于雾霾现象的发生,从天气的预报角度可以预报霾现象可能出现的概率或者现象发生的可能性。

  我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院的张强,我是今天下午的服务员,是一个协助者。这样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记得哥本哈根为什么有那样的讨论,或者大家大家没有达成全面的一致。从科学角度来看这样的现象是什么现象,人类行为是否可以改变一些,可以肯定人类行为跟地球高度相关,但不能证明得很清楚。有一些企业家在做,企业的发展使人类生活的变化到底带来多大影响,这是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它也是经济的,现在气候问题很大,是一个事情,需要长期投入,这些钱从哪里来。巴黎缔约大部分是官方,是政府间的,中间有一条非缔约方的责任,需要民间参与,需要企业,需要社会。第三是一个社会现象,是结构化改变全世界人的行为,出行只是一个方面。

  现在预警后,中小学放学了,我们的行程在改变,学会怎么样在家学习,怎么样开始。我相信的改变是很巨大的,这些巨大只是一个方面。我是一个搞公共政策的,我希望用一个全视角的角度来做,今天有很多嘉宾,来自于各个方面,既可以探讨一下刚刚结束的巴黎气候大会,一个方面是恐怖事件,一个方面是怎么应对性的气候变化。我们请了一些专家,刚刚从前线回来,我们的周主任,我们的巢清尘主任。我们分享一下在人类挑战中,我们做到了什么,中国和未来有哪些挑战,既要看到世界,也要看到中国。

  那在这样的格局下,《21世纪经济报道》和《中国报道》为什么联手做这件事?背后既是治理的挑战,同时也可能是一个经济的,我们在机会中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对于我们怎么样在这个过程中创新?我们刚才已经介绍了,从2001年开始个就有了气候官的计划,如果人类需要创新,当然企业家是不可忽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我们希望在创造改变人类、改变人类生活方式时,可以找到一些路径,这个是我们今天的主题,感谢《21世纪经济报道》想了几个重要的关键词。今天第六届继续讨论怎么样更为绿色、怎么样更为低碳,怎么样更为循环。现在全世界流行的词是可持续发展目标,怎么样让循环成为生态化的建设,这是今天最重要的主题。

  当然我们今天讨论这样的主题,肯定有重磅嘉宾,请允许我介绍一下:

  首先欢迎刚刚从巴黎归来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的邹骥老师。大家掌声欢迎,邹骥老师现在站在第一线,我是从政府回到学界,这样的交流,是希望怎么样从科学治理之间建立关联。

  第二位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巢清尘女士。这两个中心一方面怎么样关注和气候,从科学角度气候变化产生什么,一方面怎么应对,这两个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两个重要阵地。

  我们也欢迎来自亚洲开发银行高级能源顾问、工学博士沈一扬博士。刚才我们在讨论说,金融怎么样可以帮忙?除了技术、行业、金融。

  我们还有一些行业中的新兴企业家,欢迎来自北京永清环境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大杰先生、来自协鑫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江涛先生、来自亿利资源集团品牌中心副总经理葛芳新先生、万帮新能源投资集团新能源研究院院长郑春峰先生、招商局地产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孙清业女士、沃尔沃集团中国黄威先生、新疆金风科技集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纪燕(音)女士。

  其实刚才我们介绍了,这是我们企业家的阵容。当然我们今天之所以还能够在年底有这样的盛会,要感谢我们主办方,我们有两个方面的主办方:首先欢迎21世纪报系党委副书记、21世纪报系总经理刘健东先生、中国外文局副总编辑、中国报道社社长兼总编辑陈实女士。

  我们没有媒体的连接,怎么样进行一个多方的机会,我们也希望说,能够在这样一个平台上,我们继续推动。中国报道杂志社副总编辑赵女士、 21世纪报系副总经理戴远程先生、中国报道杂志社社长助理黄玉龙先生。

  我相信后面还有好伙伴,很多在这个方面有真知灼见的,待会儿一一介绍,也欢迎大家自己介绍,加入我们的讨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