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宅 (6)

如果说前院是孩子们玩乐的天地, 那么后院就是主妇们生活的舞台, 因为它靠近水井靠近厨房. 三餐的准备, 四季的替换, 炒炒炖炖, 洗洗涮涮, 一天又一天, 一年又一年. 妈妈们日渐粗糙的双手换来的是孩子们年年增高的个头. 吃饱穿暖, 去学习去工作, 这里是我们的大后方. 

传统节日来临, 后院总是第一个让孩子们嗅到味道的地方. 谁家早早地买来粽叶, 不几日便满院芦苇叶的清香; 哪个勤快的媳妇提前煮好了今年第一锅桂花芋头, 打乱了其他妈妈们的节奏. 香糯可口的年糕, 热汽腾腾的元宵都在记忆中刺激着我们的味蕾. 
 
不用担心会不会包粽子包元宵, 到时候每天都有机会学习, 真要是太笨, 没关系, 帮忙的人一大堆. 太忙来不及? 各家送来的加一起比你自己想要准备的还多. 
 
因着院里特别的人物关系, 从小到大, 我不知吃了多少别家的饭菜. 最早记得的是堂叔的婚宴, 这其实是我大些时候推断出来的. 当时我才五岁左右, 不明白为什么喝完喜酒后的几天,一到晚饭时间, 各家小孩不在自家吃饭而是去老奶奶家围一大桌一起吃饭。丰富的饭菜, 欢乐的气氛,还有女性长辈照顾着, 不断帮你夹菜, 每天都吃撑了. 饭桌上没人管你是不是边吃饭边说话了,喝汤是不是出声了,有没有掉米粒,有没有挑食, 实际上你大可任性, 指着你喜欢的菜说我还要我还要. 大家白天在一起玩, 晚上还一起吃饭, 要多开心有多开心. 以后院里婚宴寿酒也是办过不少, 场面大时同时筵开六席, 一天可开十几席, 却因跟着父母, 多了许多规矩, 再没了那自由的感觉.  
 
平日里,院里有个习惯,谁家做了好吃的都会给各家送些尝尝。所以孩子们隔三岔五能吃到别家做的春卷麻球藕饼什么的。楼上华家吴家搬走后来了一部队政委,北方人,他家的各色面点也特受欢迎。在我们南方人面前,他家三个男孩擀饺皮时就象在表演节目一样。我们却爱包大馄饨,皮是买的现成的,吃法跟饺子一样,不放汤。给每家要端一大盘。这样,一到包馄饨的那天会是十分忙碌的一天,全家出动,准备好多馅,那阵势象开点心店一样。别家送来的馄饨总是最好吃的,数量有限,正吃得香呢,没了,让你惦记着下次。由于我妈没时间经常做点心回报,因此我家包馄饨时就用高数量来弥补低频率,那规模曾经吓得我姐夫咋舌:这是要管全院人的饭呐?也因此我妈总是再三推辞别人的好意,可人家都送过来了,哪有再带回去的道理?常常用一句话结束推让:我这是给三毛丫头的!小时候的我还当真了,特得意。后来明白那只是一种说辞。相反,我们院没有宠小的风气,每家都是维护老大的地位和利益,这样他们才有威信帮助父母管教弟弟妹妹。我家有什么稀罕的好东西吃,分配时,我爸会特意切块大的给我大姐,并明确说明:老大做的家务最多,理应多分点。我们两个小的也毫无意见。通常,姐姐看妹妹早早吃完了,又会把她那份再分些给我们。老大有时候还能作家庭代表。有次长房的姑婆要分些小古董给大家,就是指定每家派老大去抓的阄。
 
这吃的文化古今中外都差不离,过节了有事了都是请吃请喝,至少以吃饭的名义来增加交流增进感情。在我们院,今天你家的菜里放的是我家的酱油,明天我家做鱼用的是你家的葱,常年累月,感情能不深吗。那几家外姓人都和我们过成了一大家子。楼上住过两拨人家,每拨都有跟我们家族联姻的。搬出去了,不是邻居了,可亲家关系还在那呢。所以啊,人的感情是处出来的,更是吃出来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