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怀旧
在我的博文中曾经提到, 我出生于上海, 早年家道中落, 移居苏州. 那是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事, 我才3-4岁. 幼年的记忆痕迹, 居然还能回忆.
起初, 母亲带着子女, 住在苏州租用房子里, 官太尉桥14号. 那是一栋西式平房, 两家人住. 每家三间住房, 共用一个大厅.
大厅的前面是一个诺大的花园, 种有桃树, 没有草坪, 树木之间, 杂草丛生. 每当春季来临, 桃花盛开, 花蝶翻飞. 当时我还年幼, 尚不知去品味自然之美, 只是尽兴玩耍其间.
大门外一条小道, 就叫官太尉桥(这里指的是小道的名称,不是指桥). 小道是由小石块砌成的道, 很是洁净. 平时行人不多, 早晨, 可见3-5 个妇人, 膀上挽个菜篮子买菜去. 妇人中有家庭主妇, 也有佣人. 其实两者很容易区分, 佣人大多来自农村, 头上扎块青底百花的头巾, 腰间围着青底白花的围腰. 家庭主妇常常不带头巾和围腰, 而在胸前别朵栀子花, 家境好一点的, 脸上还略施粉黛.
沿着小道便是一条笔直的小河, 叫官太尉河, 河的上游有一顶单孔石桥, 叫官太尉桥. 儿时当然不会去考察, 后来年长后又去看过石桥. 整桥为条石板梁单孔结构。桥梁侧正中用楷书大字刻上了桥名,旁刻小字“光绪四年六月”,从岸边望去,这些字体已经相当的模糊。两坡各有步阶11级。查阅资料, 根据南宋范成大《吴郡志》记载,官太尉桥,东西桥台立武康石排柱各五根,下为武康水盘石,上面为武康石长系石,有成排凹槽及托木一根,桥面由五条花岗石梁并列组成。官太尉桥建于宋代,桥名因姓官的太尉居此而得。粗粗估算大约有700多年的历史了.现在已算做古建筑,将其保护起来。虽然桥栏已显凹凸不平,台阶也已磨平, 然而,它却见证了历史变迁,朝代更迭,饱受沧桑,至今还昂然屹立。让万人踩过它的身躯,为两岸住户带来方便,它却默默无闻。
桥下便是那条河,官太尉河。河水终年都在缓缓的,静静的流淌着,无声无息, 没有惊涛骇浪。预示着在那里居住的人们的心态,平和和安详。
河对岸的居民住宅的前门开在对面的街上,后门开处有几级石头台阶,拾级而下就可以到达河面。 那时的河水,污染并不严重,常常可见中年妇女在河边淘米,洗菜,洗衣。 偶尔可见下游有人在刷便器,呵呵!
我喜欢那条河,白天可见有船只来往其间,大多是农船。 船夫带着斗笠,有时穿着蓑衣,或摇橹,或撑竿,在“唉乃”声中船只缓缓向前行驶。 船舱中常常装有农产品,到街市上去叫卖,换点现钱;也有的船只专装肥料,运回农村做肥田之用。最美的景象在傍晚,在晚霞微弱橘红色的光照下,河面变得暖洋洋的。 河对岸的窗户中射出微弱的灯光。 有些当天回不了农村的船只,就靠河边投宿。 他们往往用一只小黄泥巴炉子炒菜做饭,一缕青烟冉冉上升,在朦胧的夜色下,婉如一幅泼墨水彩画。其中,又有多少故事可以叙述。。。。。。
从花园向后望去,是双塔,那时不知道双塔在中国古建筑上的价值。晴天,双塔清晰可见; 有雾的天气,双塔或隐或现,有点虚无缥缈的感觉, 添加了一点神秘气氛。 夏季在花园中乘凉,有时可以见到双塔傍边有灯光一闪一闪,大人们常常用以吓唬小孩:“这是鬼火!” 我由此而不敢吵闹, 变得安静起来。
从网上查得: 双塔位于定慧是寺巷的双塔院内,二塔“外貌”几乎完全一样,分为7层,东塔高33.3米,西塔略高,33.7米。双塔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是一对佛塔,两塔间相距仅20来米。像这样紧紧靠在一起的双塔全国是惟一的,因为能在这么近修建两座塔,对地基的要求相当高。风雨千年,但双塔依旧挺立,这引起了中外建筑学家的高度关注,每年都有很多建筑学者慕名而来,有的建筑学教授甚至将自己的学生带到这里,进行实地教学。
当然,引起建筑学家关注的不仅仅因为这些,塔冠上高达10米的塔刹更是让他们匪夷所思。据了解,这两个塔刹都是用生铁铸成,每个足有5吨重,当时的人是如何把这巨物“搬”上去的呢?至今还是一个谜。正是这奇妙的谜,并不大的双塔院每年都能吸引5万多游客前来参观。
我的童年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度过的, 在幼小的心灵中刻上了永久的记忆. 成年之后, 几次回访, 寻找我记忆中的痕迹. 看到的周围新建的房屋, 屋檐上挂起了红灯笼; 桥的傍边多了块石碑, 上面刻写着文物保管的字样; 碎石的路面变成柏油路面, 路上也变得熙熙攘攘, 拥挤不堪. 再也找不到我儿时的感觉. 于是, 我心中老是感到不安, 为何千年没有改变, 保留下来的风貌, 在这50-60 年间(事实上近20年)非要把它毁掉呢?
巫山疑云 发表评论于
寫得真好。您攝影出色,原來文筆也不尋常。
Alabama 发表评论于
回复 'mzl9876' 的评论 : 不错! 姑苏人人向往!
mzl9876 发表评论于
姑苏城那可是多少人魂牵梦绕的地方啊。。。。。。
Alabama 发表评论于
回复 '罗雪七' 的评论 : 谢谢你的赞赏和鼓励!
罗雪七 发表评论于
非常温馨! 也让我想起来自己小时候成长的地方。对家乡的眷恋会越来越深!
Alabama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小声音' 的评论 : 谢谢你的点评!有些是成年后再访的结果。
小声音 发表评论于
温馨怀旧的文字,是啊,谁不怀念儿时生活生长的地方,
Alabama记忆力真好,小时候的事都记得那么清楚,
故乡情永在心头:))
Alabama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湖墅STL' 的评论 : 老兄讲得很明白。谢谢!
湖墅STL 发表评论于
北寺塔, 不是塔
实际上是一座塔
姑苏人称北寺塔
外乡人听不是塔
悟到个中趣
不由哈哈哈
湖墅STL 发表评论于
北寺塔
不是塔
姑苏人称北寺塔
外乡人听不是塔
哈哈哈
Alabama 发表评论于
回复 'jimsullivan' 的评论 : 我外婆的家, 在凤凰街, 有5进房,全部拆掉。
Alabama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聊聊看' 的评论 : “苏空头”, 其实苏州人头脑还真灵。
Alabama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横塘雨眠' 的评论 : 老兄说的不错, 姑苏已不再平和, 不再安详, 不再风雅!
Alabama 发表评论于
回复 'jimsullivan' 的评论 : 对啊! 变了“弗是塔”了。 呵呵!
Alabama 发表评论于
回复 'lznl50709' 的评论 : 可能小时候还见到过呢!
jimsullivan 发表评论于
“你到苏州的大街小巷走一走,你还能听得到正宗的吴侬软语吗?”
第一次回国是来美几乎二十年后,姑苏的大街小巷全然不认。停下用吴侬软语问,一连三个回答都是卷舌的“不知道”,郁闷。。
聊聊看 发表评论于
苏空头,一径商量不是塔。
横塘雨眠 发表评论于
双塔早就对外开放了,里面常年游客寥寥,尚不失为一个清静的去处。
“我心中老是感到不安, 为何千年没有改变的面貌, 在这50-60 年间非要把它毁掉呢?”说得是。其实最近这二十多年的变化才是最大的。工业园区和新区的成立导致大量外地低素质务工人员涌入,使得苏州本地人变成了少数人口,传承数千年的苏州的风雅的文化氛围荡然无存。不说别的,你到苏州的大街小巷走一走,你还能听得到正宗的吴侬软语吗?
苏州的定位无疑应该是座历史文化名城,而绝不该是工业城市。可是这么些年来苏州的主政者不这么考虑,发展工业高额的GDP才是他们的晋升之阶。我的故乡不再平和,不再安详,更不再风雅。。。
jimsullivan 发表评论于
也不完全谐音,”不“字用苏式官调念的,正常的念“弗”。
lznl50709 发表评论于
官太尉桥.我幼年时居住的地方
Alabama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越王' 的评论 : 活跃气氛, 也好!
越王 发表评论于
呵呵,原想让大家有个话题,终于让见多识广者说破。
Alabama 发表评论于
回复 'jimsullivan' 的评论 : 哈! 原来用苏州音读做“不是塔”I see ! 谢谢! 我知道了。
jimsullivan 发表评论于
碎石现在都换成六角水泥砖,太煞风景了。买什么关子,谐音而已。
Alabama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越王' 的评论 : 我在苏州住了十多年, 倒没有听到这个典故,孤陋寡闻了!请与指教!
越王 发表评论于
LZ对不起,先卖个关子,苏州人都知道:)
Alabama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越王' 的评论 : Why?
越王 发表评论于
北寺塔,不是塔!哈哈
Alabama 发表评论于
回复 'silverbug' 的评论 : 苏州最值得一游之地, 还是虎丘。 北寺塔挺雄伟。 谢谢你的点评!
silverbug 发表评论于
苏州的塔多。 最著名的虎丘塔,现在好像倾斜得越来越厉害了。 还有火车站方向的北寺塔,也算是个老城厢里的一个地标建筑。 很美好的回忆,平和安详是记忆里的姑苏。
Alabama 发表评论于
回复 'xiaomiao' 的评论 : 谢谢提醒! 笔误了!
xiaomiao 发表评论于
我知道姑苏,这故苏是那儿?
Alabama 发表评论于
可惜那时太小, 又没有相机。 大学毕业后我回去过, 带了相机, 但大门紧闭, 进不去。 只能回忆儿时的情景了。 谢谢你的评论!
Diana-Sun 发表评论于
我幼年时居住的地方,也是碎石小路,俗称弹格路。后来城市建设都夷平了。只有在博物馆里才见得到,也不知是否是假古董。我曾出差到过北欧,惊异得发现作为首府的哥本哈根竟有好多弹格路,更不用说其他小镇。
如果配张双塔的照片在这篇文章里就更形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