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汇天主堂,上海百年教堂

生活中的摄影,摄影中的生活,www.500px.com/liqiong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徐家汇天主教堂位于上海市徐汇区徐家汇蒲西路158号,现为天主教上海教区主教座堂,其正式名称为圣依纳爵主教座堂(St. Ignatius Cathedral),建筑风格为中世纪哥特式

 

徐家汇原是上海西郊属于法华乡的一个普通的村庄,从上海城向西伸展的主要航道肇嘉浜经过此处。中国明代著名天主教徒徐光启安葬于此1842年,天主教耶稣会重新来华后,在1847年选中徐家汇建立天主教江南传教区的总部,陆续在此建成包括主教府,大、小男修道院,2所女修道院(拯亡会圣衣会),徐家汇藏书楼,气象台,土山湾印书馆,徐汇公学(后名上海市徐汇中学,男子中学),启明女中(现上海市第四中学),育婴堂等等一系列机构,以此为基地,将教务开展到江苏、安徽二省。上述机构内部一般都有小型自用教堂。

 

1851年建立了一座公用的中型教堂(现已不存),以耶稣会的创始人依纳爵命名,外形属于希腊风格,可能是中国第一所西式教堂。

 

现在的这座主教座堂于1904年破土动工,1910年9月大堂落成。1910年10月23日举行祝圣礼,奉耶稣会创始人圣依纳爵为这座教堂的主保圣人。当时被称为远东第一天主教堂,可以同时接纳2,500名信徒。当时在教堂名册上已经有上万名教徒,其中许多是教会养大的孤儿

 

新建圣堂后,旧堂改奉无原罪圣母主保,改名为无原罪圣母始胎堂,简称始胎堂,新堂则延续旧堂奉圣依纳爵主保,现存圣堂为新堂。

 

徐家汇天主堂是一座按西方建筑方式建造的教堂。它座西朝东,总长83.3米,两翼最宽处34米,堂脊高26米,塔楼高56米,椅子坐满约3千人,全堂塞满4千多人。平面呈长十字形,是一座仿法国中世纪哥特式建筑。红色的砖墙,白色的石柱,青灰色的石板瓦顶,教堂前部的两座钟楼高达60米(其中尖顶部分高31米),宏伟庄严,南北对峙,高耸入云。徐家汇天主教堂以其规模巨大、造型美观、工艺精湛,在当时被誉为上海的第一建筑,在1920年代以前曾经是上海最高的建筑物。

 

徐家汇天主堂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该堂受到毁坏,钟楼尖顶被拆毁,彩色玻璃窗被砸碎,被上海市果品杂货公司占用作仓库[1]1979年1月,中国共产党上海市委员会批示,使用单位迁出,还补偿3万元给教会作修理费。当年11月1日诸圣瞻礼日,大堂尚在维修中,先整修出大堂后两间厅堂,举行文化大革命以后的首次弥撒。

 

1988年2月,张家树主教去世后,其骨灰安置在该堂。

- See more at: http://blog.creaders.net/user_blog_diary.php?did=MTQzMDEw#sthash.meKM4JtB.dpuf

徐家汇天主教堂位于上海市徐汇区徐家汇蒲西路158号,现为天主教上海教区的主教座堂,其正式名称为圣依纳爵主教座堂(St. Ignatius Cathedral),建筑风格为中世纪哥特式。

徐家汇原是上海西郊属于法华乡的一个普通的村庄,从上海城向西伸展的主要航道肇嘉浜经过此处。中国明代著名天主教徒徐光启安葬于此。1842年,天主教耶稣会重新来华后,在1847年选中徐家汇建立天主教江南传教区的总部,陆续在此建成包括主教府,大、小男修道院,2所女修道院(拯亡会和圣衣会),徐家汇藏书楼,气象台,土山湾印书馆,徐汇公学(后名上海市徐汇中学,男子中学),启明女中(现上海市第四中学),育婴堂等等一系列机构,以此为基地,将教务开展到江苏、安徽二省。上述机构内部一般都有小型自用教堂。

1851年建立了一座公用的中型教堂(现已不存),以耶稣会的创始人依纳爵命名,外形属于希腊风格,可能是中国第一所西式教堂。

现在的这座主教座堂于1904年破土动工,1910年9月大堂落成。1910年10月23日举行祝圣礼,奉耶稣会创始人圣依纳爵为这座教堂的主保圣人。当时被称为远东第一天主教堂,可以同时接纳2,500名信徒。当时在教堂名册上已经有上万名教徒,其中许多是教会养大的孤儿。

新建圣堂后,旧堂改奉无原罪圣母为主保,改名为无原罪圣母始胎堂,简称始胎堂,新堂则延续旧堂奉圣依纳爵为主保,现存圣堂为新堂。

徐家汇天主堂是一座按西方建筑方式建造的教堂。它座西朝东,总长83.3米,两翼最宽处34米,堂脊高26米,塔楼高56米,椅子坐满约3千人,全堂塞满4千多人。平面呈长十字形,是一座仿法国中世纪哥特式建筑。红色的砖墙,白色的石柱,青灰色的石板瓦顶,教堂前部的两座钟楼高达60米(其中尖顶部分高31米),宏伟庄严,南北对峙,高耸入云。徐家汇天主教堂以其规模巨大、造型美观、工艺精湛,在当时被誉为上海的第一建筑,在1920年代以前曾经是上海最高的建筑物。

徐家汇天主堂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该堂受到毁坏,钟楼尖顶被拆毁,彩色玻璃窗被砸碎,被上海市果品杂货公司占用作仓库[1]。1979年1月,中国共产党上海市委员会批示,使用单位迁出,还补偿3万元给教会作修理费。当年11月1日诸圣瞻礼日,大堂尚在维修中,先整修出大堂后两间厅堂,举行文化大革命以后的首次弥撒。

1988年2月,张家树主教去世后,其骨灰安置在该堂。

 

转载维基百科

1

徐家汇天主教堂位于上海市徐汇区徐家汇蒲西路158号,现为天主教上海教区主教座堂,其正式名称为圣依纳爵主教座堂(St. Ignatius Cathedral),建筑风格为中世纪哥特式

 

徐家汇原是上海西郊属于法华乡的一个普通的村庄,从上海城向西伸展的主要航道肇嘉浜经过此处。中国明代著名天主教徒徐光启安葬于此1842年,天主教耶稣会重新来华后,在1847年选中徐家汇建立天主教江南传教区的总部,陆续在此建成包括主教府,大、小男修道院,2所女修道院(拯亡会圣衣会),徐家汇藏书楼,气象台,土山湾印书馆,徐汇公学(后名上海市徐汇中学,男子中学),启明女中(现上海市第四中学),育婴堂等等一系列机构,以此为基地,将教务开展到江苏、安徽二省。上述机构内部一般都有小型自用教堂。

 

1851年建立了一座公用的中型教堂(现已不存),以耶稣会的创始人依纳爵命名,外形属于希腊风格,可能是中国第一所西式教堂。

 

现在的这座主教座堂于1904年破土动工,1910年9月大堂落成。1910年10月23日举行祝圣礼,奉耶稣会创始人圣依纳爵为这座教堂的主保圣人。当时被称为远东第一天主教堂,可以同时接纳2,500名信徒。当时在教堂名册上已经有上万名教徒,其中许多是教会养大的孤儿

 

新建圣堂后,旧堂改奉无原罪圣母主保,改名为无原罪圣母始胎堂,简称始胎堂,新堂则延续旧堂奉圣依纳爵主保,现存圣堂为新堂。

 

徐家汇天主堂是一座按西方建筑方式建造的教堂。它座西朝东,总长83.3米,两翼最宽处34米,堂脊高26米,塔楼高56米,椅子坐满约3千人,全堂塞满4千多人。平面呈长十字形,是一座仿法国中世纪哥特式建筑。红色的砖墙,白色的石柱,青灰色的石板瓦顶,教堂前部的两座钟楼高达60米(其中尖顶部分高31米),宏伟庄严,南北对峙,高耸入云。徐家汇天主教堂以其规模巨大、造型美观、工艺精湛,在当时被誉为上海的第一建筑,在1920年代以前曾经是上海最高的建筑物。

 

徐家汇天主堂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该堂受到毁坏,钟楼尖顶被拆毁,彩色玻璃窗被砸碎,被上海市果品杂货公司占用作仓库[1]1979年1月,中国共产党上海市委员会批示,使用单位迁出,还补偿3万元给教会作修理费。当年11月1日诸圣瞻礼日,大堂尚在维修中,先整修出大堂后两间厅堂,举行文化大革命以后的首次弥撒。

 

1988年2月,张家树主教去世后,其骨灰安置在该堂。

 

转载维基百科

- See more at: http://blog.creaders.net/user_blog_diary.php?did=MTQzMDEw#sthash.meKM4JtB.dpuf

徐家汇天主教堂位于上海市徐汇区徐家汇蒲西路158号,现为天主教上海教区主教座堂,其正式名称为圣依纳爵主教座堂(St. Ignatius Cathedral),建筑风格为中世纪哥特式

 

徐家汇原是上海西郊属于法华乡的一个普通的村庄,从上海城向西伸展的主要航道肇嘉浜经过此处。中国明代著名天主教徒徐光启安葬于此1842年,天主教耶稣会重新来华后,在1847年选中徐家汇建立天主教江南传教区的总部,陆续在此建成包括主教府,大、小男修道院,2所女修道院(拯亡会圣衣会),徐家汇藏书楼,气象台,土山湾印书馆,徐汇公学(后名上海市徐汇中学,男子中学),启明女中(现上海市第四中学),育婴堂等等一系列机构,以此为基地,将教务开展到江苏、安徽二省。上述机构内部一般都有小型自用教堂。

 

1851年建立了一座公用的中型教堂(现已不存),以耶稣会的创始人依纳爵命名,外形属于希腊风格,可能是中国第一所西式教堂。

 

现在的这座主教座堂于1904年破土动工,1910年9月大堂落成。1910年10月23日举行祝圣礼,奉耶稣会创始人圣依纳爵为这座教堂的主保圣人。当时被称为远东第一天主教堂,可以同时接纳2,500名信徒。当时在教堂名册上已经有上万名教徒,其中许多是教会养大的孤儿

 

新建圣堂后,旧堂改奉无原罪圣母主保,改名为无原罪圣母始胎堂,简称始胎堂,新堂则延续旧堂奉圣依纳爵主保,现存圣堂为新堂。

 

徐家汇天主堂是一座按西方建筑方式建造的教堂。它座西朝东,总长83.3米,两翼最宽处34米,堂脊高26米,塔楼高56米,椅子坐满约3千人,全堂塞满4千多人。平面呈长十字形,是一座仿法国中世纪哥特式建筑。红色的砖墙,白色的石柱,青灰色的石板瓦顶,教堂前部的两座钟楼高达60米(其中尖顶部分高31米),宏伟庄严,南北对峙,高耸入云。徐家汇天主教堂以其规模巨大、造型美观、工艺精湛,在当时被誉为上海的第一建筑,在1920年代以前曾经是上海最高的建筑物。

 

徐家汇天主堂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该堂受到毁坏,钟楼尖顶被拆毁,彩色玻璃窗被砸碎,被上海市果品杂货公司占用作仓库[1]1979年1月,中国共产党上海市委员会批示,使用单位迁出,还补偿3万元给教会作修理费。当年11月1日诸圣瞻礼日,大堂尚在维修中,先整修出大堂后两间厅堂,举行文化大革命以后的首次弥撒。

 

1988年2月,张家树主教去世后,其骨灰安置在该堂。

 

转载维基百科

- See more at: http://blog.creaders.net/user_blog_diary.php?did=MTQzMDEw#sthash.meKM4JtB.dpuf

徐家汇天主教堂位于上海市徐汇区徐家汇蒲西路158号,现为天主教上海教区主教座堂,其正式名称为圣依纳爵主教座堂(St. Ignatius Cathedral),建筑风格为中世纪哥特式

 

徐家汇原是上海西郊属于法华乡的一个普通的村庄,从上海城向西伸展的主要航道肇嘉浜经过此处。中国明代著名天主教徒徐光启安葬于此1842年,天主教耶稣会重新来华后,在1847年选中徐家汇建立天主教江南传教区的总部,陆续在此建成包括主教府,大、小男修道院,2所女修道院(拯亡会圣衣会),徐家汇藏书楼,气象台,土山湾印书馆,徐汇公学(后名上海市徐汇中学,男子中学),启明女中(现上海市第四中学),育婴堂等等一系列机构,以此为基地,将教务开展到江苏、安徽二省。上述机构内部一般都有小型自用教堂。

 

1851年建立了一座公用的中型教堂(现已不存),以耶稣会的创始人依纳爵命名,外形属于希腊风格,可能是中国第一所西式教堂。

 

现在的这座主教座堂于1904年破土动工,1910年9月大堂落成。1910年10月23日举行祝圣礼,奉耶稣会创始人圣依纳爵为这座教堂的主保圣人。当时被称为远东第一天主教堂,可以同时接纳2,500名信徒。当时在教堂名册上已经有上万名教徒,其中许多是教会养大的孤儿

 

新建圣堂后,旧堂改奉无原罪圣母主保,改名为无原罪圣母始胎堂,简称始胎堂,新堂则延续旧堂奉圣依纳爵主保,现存圣堂为新堂。

 

徐家汇天主堂是一座按西方建筑方式建造的教堂。它座西朝东,总长83.3米,两翼最宽处34米,堂脊高26米,塔楼高56米,椅子坐满约3千人,全堂塞满4千多人。平面呈长十字形,是一座仿法国中世纪哥特式建筑。红色的砖墙,白色的石柱,青灰色的石板瓦顶,教堂前部的两座钟楼高达60米(其中尖顶部分高31米),宏伟庄严,南北对峙,高耸入云。徐家汇天主教堂以其规模巨大、造型美观、工艺精湛,在当时被誉为上海的第一建筑,在1920年代以前曾经是上海最高的建筑物。

 

徐家汇天主堂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该堂受到毁坏,钟楼尖顶被拆毁,彩色玻璃窗被砸碎,被上海市果品杂货公司占用作仓库[1]1979年1月,中国共产党上海市委员会批示,使用单位迁出,还补偿3万元给教会作修理费。当年11月1日诸圣瞻礼日,大堂尚在维修中,先整修出大堂后两间厅堂,举行文化大革命以后的首次弥撒。

 

1988年2月,张家树主教去世后,其骨灰安置在该堂。

 

转载维基百科

- See more at: http://blog.creaders.net/user_blog_diary.php?did=MTQzMDEw#sthash.meKM4JtB.dpuf

徐家汇天主教堂位于上海市徐汇区徐家汇蒲西路158号,现为天主教上海教区主教座堂,其正式名称为圣依纳爵主教座堂(St. Ignatius Cathedral),建筑风格为中世纪哥特式

 

徐家汇原是上海西郊属于法华乡的一个普通的村庄,从上海城向西伸展的主要航道肇嘉浜经过此处。中国明代著名天主教徒徐光启安葬于此1842年,天主教耶稣会重新来华后,在1847年选中徐家汇建立天主教江南传教区的总部,陆续在此建成包括主教府,大、小男修道院,2所女修道院(拯亡会圣衣会),徐家汇藏书楼,气象台,土山湾印书馆,徐汇公学(后名上海市徐汇中学,男子中学),启明女中(现上海市第四中学),育婴堂等等一系列机构,以此为基地,将教务开展到江苏、安徽二省。上述机构内部一般都有小型自用教堂。

 

1851年建立了一座公用的中型教堂(现已不存),以耶稣会的创始人依纳爵命名,外形属于希腊风格,可能是中国第一所西式教堂。

 

现在的这座主教座堂于1904年破土动工,1910年9月大堂落成。1910年10月23日举行祝圣礼,奉耶稣会创始人圣依纳爵为这座教堂的主保圣人。当时被称为远东第一天主教堂,可以同时接纳2,500名信徒。当时在教堂名册上已经有上万名教徒,其中许多是教会养大的孤儿

 

新建圣堂后,旧堂改奉无原罪圣母主保,改名为无原罪圣母始胎堂,简称始胎堂,新堂则延续旧堂奉圣依纳爵主保,现存圣堂为新堂。

 

徐家汇天主堂是一座按西方建筑方式建造的教堂。它座西朝东,总长83.3米,两翼最宽处34米,堂脊高26米,塔楼高56米,椅子坐满约3千人,全堂塞满4千多人。平面呈长十字形,是一座仿法国中世纪哥特式建筑。红色的砖墙,白色的石柱,青灰色的石板瓦顶,教堂前部的两座钟楼高达60米(其中尖顶部分高31米),宏伟庄严,南北对峙,高耸入云。徐家汇天主教堂以其规模巨大、造型美观、工艺精湛,在当时被誉为上海的第一建筑,在1920年代以前曾经是上海最高的建筑物。

 

徐家汇天主堂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该堂受到毁坏,钟楼尖顶被拆毁,彩色玻璃窗被砸碎,被上海市果品杂货公司占用作仓库[1]1979年1月,中国共产党上海市委员会批示,使用单位迁出,还补偿3万元给教会作修理费。当年11月1日诸圣瞻礼日,大堂尚在维修中,先整修出大堂后两间厅堂,举行文化大革命以后的首次弥撒。

 

1988年2月,张家树主教去世后,其骨灰安置在该堂。

 

转载维基百科

- See more at: http://blog.creaders.net/user_blog_diary.php?did=MTQzMDEw#sthash.meKM4JtB.dpuf1

 

2

 

3

 

4

 

5

Fibo5 发表评论于
too small
x潇潇 发表评论于
真美!装修过的,文革期间被砸,变成无线电工厂。
coppertown 发表评论于
虽说是百年,但没见百年的或半世纪的影子。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