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前,除了市直机关礼堂,我们城市里只有三家大型电影院,名字分别叫人民电影院、解放电影院、工人电影院。就像当年最大的照相馆都叫光明,最繁华的街道都叫中山路一样,这三个电影院的名字在全国每个城市都有。
五十年代初期到八十年代初期,是中国电影的黄金时代。上至八十老太太,下至没上学的娃娃,有谁没进过电影院没看过电影呢?尤其是小青年谈恋爱,那是一定要去电影院看电影的。是不是开始交往了,最重要的标志就是两人一起去看过电影了!
为啥非要看电影才标志着确定恋爱关系?原因很简单,电影院光线暗,恋人们暗地里拉个手儿、说个悄悄话易如反掌,再说配合着银幕上的情节、音乐,也能更好地抒发感情。
况且那时候文化生活非常单调,没有带包间的饭馆;没有KTV,没有咖啡馆;也不能一起旅游;更不能一起开房。除了有限的几个公园,就只有电影院是名正言顺的去处了。
那时候电影票也十分便宜,在工资四五十块钱的情况下,电影票一毛五一张,不存在2D、3D的区别,无论进口彩色大片还是国产片黑白片,统一票价。而且,很多机关单位还经常包场,免费发票给职工。即便你不舍得掏一毛五买票,也经常有电影票通过各种渠道流到你手上。
所以,在电影院谈恋爱,成了青年男女最省钱、最省心的选择。当然还可以乘机摸摸对方的小手。
不光青年男女,四十年前全民普及看电影。那时候的电影院也省事,只有一个厅,一天只放一个电影,循环放映,连拷贝都不用换。
电影厅还分楼上楼下,能容纳上千人。今天很难想象的情景是:上千人被同一情绪感染,一起哭泣、一起欢呼、一起鼓掌。而那时候,电影院每天都上演这样的情景。
那时候电影很少下片,一部电影能断断续续演几年。如果有一部新电影降临城市,电影院售票窗口就会排起长队。下班路过的人一看到这长长的队伍,就知道有好电影可看了,消息迅速传遍城市的每个角落,全城的人都在谈论这个电影:看了的人谈论情节,没看的人研究怎么弄票。
改革开放后,电影院失去了往日的尊荣,大厅改成若干小厅,硬座椅改成了软沙发,但看客寥寥。
刚 开始改成小厅时候,我去看电影,还没演完,我习惯性站起来,准备退场。一站起来才发现,放映厅连我不到十个人。这不是千人大厅,再也没必要为了避开汹涌的 散场人潮而早退了。千人大厅散场,就像一场暴动,一起来看电影的往往不能一起出门,必须到大门口的广场上,才能在渐渐稀少的人群里找到彼此。
明白了这个以后,我有点轻松,也有点失落。坐下来,第一次踏踏实实看完了结尾,悠闲地走出放映厅。
转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