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读诗书 开卷有益

静读诗书 开卷有益

2015年已转身离去,拖着长长的背影。

唐代诗人刘希夷在他的名作《代悲白头翁》中感慨过,“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我到最近才读懂了“人不同”的另一层含意:不同的心境和意境。

岁月一天天流逝,人一天天变老。衣食越无忧,心却越浮躁。我曾把它归因于从小受到的出人头地不甘平庸的教育,也反省过急躁较真的性格。但不论如何,都要面对才是。就像季羡林说的,“人终究要解决人和自己内心的关系”。

于是两年前转向四书五经,佛教道家,寻求良方。

孔孟修身养性的入世之学字字珠玑,但似乎和后来的程朱理学本质相似: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与自由平等相悖,难怪被多数帝王推崇为国教。佛学博大平和,佛经却深奥难懂,让我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自觉缘分未到。老庄看破红尘的出世心,生得淡然从容,甚合我意,却有点被后人弄成了玄学,没有方法论渡我到彼岸。

好在《大学》里指明了出路--格物致知!当然我不是要学王阳明去格竹子。

理学和心学都主张格物致知,但理学格的是万物,心学格的是内心。古时出行不易,物质匮乏,格万物还貌似有点可行性,但如果朱老夫子穿越到今天,看到遍地新事物和自称的大师们,猜他该是格格不入才对。王阳明那时候,知识分子面对的诱惑少多了,无非做官求功名,顶多是象他一样想当圣人。可现在,这么说吧,他要是熔断后苏醒过来,用不了几分钟,他就会再次熔断过去的!

我的格物致知说起来挺简单:既然无法亲自去格万物,就去读格过物的人的作品,经历或感受,然后用心体会,再格到自己心里去。

其实,这法子不是我悟出来的。这世间的道理,大多都有主了。可就像吃梨子,得自己咀嚼再咽到自己肚子里,才真成了自己的。

尼采有句名言,“上帝死了”! 这句话的解读很多,我的理解是对文艺复兴后,教会走下神坛的感慨。既然信仰蒸发了,人们不得不把各种东西填充进去,现代人似乎尤其用力。

当今的诱惑和干扰无处不在。我以前也一直读些书,可总是断断续续,无法专注。感觉静下来比动起来难多了。2014年年底时,终于意识到是时候尽力远离社交网络,和电视娱乐了。有些东西,当我以为如获致宝时,却往往做了它的奴隶。

于是潜心与书为伴,2015年成了我的读书年。越读越如饥似渴,内心也意外地越读越沉静。

然后感觉心境也变了。虚名化作了薄雾轻烟,人也越来越宽容平和。自己一直渴望的这种状态,想不到在读书中悄悄来临。

LD 因此建议我把感受写下来。我开始犹豫了。既然过了“读书太少,又爱思考,还很话唠”的阶段,也不再想秀什么,我就得搞明白为什么要写。

在和侯孝贤对话时,贾璋柯说过, “个人生命的印记、经验,把它讲述出来就有力量”。这话挺打动人的。可他说的大概是电影。

春上春树在他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中谈到,“对于创作者而言,其动机安安静静、确确实实地存在于自身内部,不应去外部寻求形式和标准”。他谈的不只是跑步,也是写作。

中国古代圣贤说的更简洁:情动于中。

我终于在情动时决定动笔。如果每个作者都会设想一个读者(大意引自昆德拉)的话,我的读者是我自己,我要写的是读书和我内心的关系,我和我内心的感悟。

想清楚了为什么写,我还要想明白怎么写。

前两天看了廖一梅的 《像我这样笨拙地生活》。说实话,她确实有才华,好多东西说的挺对的,但我总觉得有点变扭,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她流露出的那种近似居高临下的说教方式,就象我曾对女儿那样。我猜她多半是无意的,我一两年前也是这样说话。但如今我更喜欢平静的文字,那种“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

我不想劝说任何人。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在各自修行,各安天命。所以,我知道我应该怎么写了:我只需把自己想的东西,对我自己静静的叙述出来。我打算尽量引用读过的书中的话(像我正在做的),不是自满读书多,而是知道忘性大。通过这种方式记录下那些好书,也向它们的作者表达我的尊重和敬意。

现在,除了窗前一坐,咖啡一杯,好书一本,还要加上拙笔一支,任时光如素月白莲般流淌。。。

一平方英寸的寂静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路边群众' 的评论 : 谢谢,汤是要自己炖的。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路边群众 发表评论于
大道理懂再多也是别人的 还是要自己体验观察感受生活 群众这种机会还比较多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