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地缘政治竞争是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的较量(下图 Global Times/ E-IR)。它是国际政治中的决定性问题,威权和民主两个截然不同的政治制度相互对抗,并几乎在世界的每个地区发生。大多数美国分析人士认为,两国间的这场竞争在可预见的未来一段时期内都将非常激烈。尽管中国崛起的步伐已经放缓,但华盛顿的观点认为,中国大陆在经济实力上至少接近与美国平起平坐,如果不是已经与美国平起平坐的话。前总统拜登在2021年就职典礼后不久曾打趣道:“如果我们不行动起来,[中国人]就会吃掉我们的午餐”。同年,现担任川普2.0政府国防部政策副部长的埃尔布里奇·科尔比也警告说,“中国的经济规模几乎与美国一样大,甚至可能比美国更大。”
言过其实的经济超级大国
无可否认,中国大陆过去的几十年中的经济发展令人印象深刻。毫无疑问,现在北京拥有世界第二大的经济,且比以前更具创新性。其实中国大陆并不如其表面上那样强大,部分原因就是北京直接操纵包括GDP在内的关键经济指标。根据官方统计数据,中国大陆的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接近20万亿美元,或者占美国GDP的三分之二。但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经济运转的真实指标,会发现中国大陆的实际经济规模要比官方公布的小得多。例如,夜间卫星对中国大陆的灯光图像观察发现,大陆城乡地区的灯光亮度要远低于北京官方统计数据给出的经济规模下应有的亮度。事实上,这些最严格的研究的汇总表明,北京的GDP现在被夸大了三分之一,这意味着中国大陆的GDP只有美国的一半左右(下图 Linkedin/reddit)。相比之下,苏联在1975年达到了美国GDP的57%的峰值。
中国GDP的大部分通货膨胀是由其发展模式的独特性造成的。北京特别地依赖于大量投资来推动增长。经济学家佩蒂斯(Michael Pettis)表示,在过去的30年里,此类投资平均占中国GDP的40%以上。但这些支出中的大部分并没有生产性效果。例如,中国现在的住房空置率是世界上最高的,为20%。中国很大一部分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成本将超过其带来的经济回报。例如,据《华尔街日报》记者斯佩格勒(Brian Spegele)的报道,北京30万英里的高铁网络(一个可绕地球一圈的数字)已经产生了超过1万亿美元的债务,其中许多线路几乎没有使用过。然而,这些不良投资继续支撑着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相比之下,在发达经济体,如果一项投资无法偿还,它经常被注销为收入减少,从而降低了GDP。
要了解这种依赖性的实际情况,请考虑iPhone 14的生产情况,目前已有全面的制造数据。 iPhone在中国组装的,因此在官方统计中,它被视为大陆出口产品,因此每年给美国的贸易逆差增加数十亿美元(2018年估计为100亿美元)。但将iPhone视为中国大陆出口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大陆公司在其生产中所占比例相对较小。该款手机是在加利福尼亚设计的。它由一家台湾公司在大陆的工厂组装。中国公司仅贡献其零部件价值的4%。排在中国之前的是韩国(25%)、日本(11%)和台湾(7%)。排名第一的是美国,占iPhone零部件价值的32%。
生产资料
迄今为止,华盛顿都主要通过对华技术限制来切断或降低与中国大陆的联系。但为了确定如果美国及其盟国实行广泛的对华经济封锁会发生什么,我们仔细地模拟了脱钩的成本,通过改变三个参数设计了12种假设场景:在中国大陆的征服,封锁或轰炸行动后,台湾能否继续成为全球经济的一部分,还是一切由北京说了算;中国与美国及其盟友的贸易受影响的程度;中外贸易中断对全球供应链造成的损害程度。我们测试了这些场景,以估计短期内贸易中断的损害 - 即贸易中断发生后的几周和几个月。在这12个假设场景中,我们发现中国将遭受与美国不成比例的经济痛苦(下图 shortpedia VOICES)。对中国的近期经济造成的混乱最低是美国的破五倍左右。如果往高处算的话,大陆的经济受到的负面影响会是美国的大约11倍。
这种持续失衡的关键原因很简单。中国大陆的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一直依赖外国公司在其境内生产商品或由中国公司分包生产。切断其间的关系将导致供应链断裂。与此同时,美国公司和美国盟友的公司并非完全离不开大陆厂家。脱钩后,美国及盟友的贸易和生产将面临短期物流问题,但随着企业寻找替代工厂来生产产品并寻找其他基本零件来源,美国公司和美国盟友的公司可能将一劳永逸地离开中国大陆,从新创建的供应链生产采购原来在中国大陆生产的产品。
事实上,在中国大陆经营的美国公司和美国盟友的公司已经在追求多元化。如果对大陆实施广泛的战时经济封锁,许多公司只会加快这一过程。而且,由于所有西方公司都将同时面临来自中国的多种压力,他们担忧在竞争对手离开中国前转移生产会使自己处于不利地位。即便如此,美国公司和在中国经营的美国盟友公司已经在追求多元化。如果对中国实施广泛的战时经济封锁,许多公司只会加快这一进程。而且,由于所有西方公司都将同时面临来自中国的多元化压力,这些西方公司减轻了在竞争对手之前转移生产会让自己处于不利地位的忧虑。
脱钩断链的时间,地点和态度
前总统拜登政府试图对其与中国大陆的经济关系采取一种“小院,高墙”的方法:仅在半导体等对国家安全最关键的领域大幅限制交流(下图 X/TRENDFORCE)。用拜登国安顾问沙利文的话来说,这一策略的动机是希望在最关键的高科技领域“保持尽可能大的领先”,同时从与大陆的贸易关系中受益。然而,对于许多对华鹰派来说,这种方法还不够激进。对他们来说,使用手术刀“降低”供应链风险并不会能充分保护美国人免受中国大陆带来的危险;他们认为,美国和中国大陆的经济应彻底脱钩。他们声称,与中国大陆的重大经济交流存在着无法忍受的风险 - 加强北京的经济,损害美国国内的工业界,引发美国自由市场体系和中国国家控制体系之间的普遍紧张。现在这些倡导美中应彻底脱钩的人在白宫有了乐于倾听的人 - 总统唐纳德·川普。在竞选活动中,川普就已提议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60%的关税。他建议如果北京攻击台湾,就要设置更严厉的壁垒,乃至完全关闭自中国大陆的进口。
先发制人的脱钩也可能引发美中决策制定者想要避免的冲突。如果美国在和平时期发起大规模的经济断链,而中国大陆认为它再也无法有效地复制它将失去的许多商品和技术,它可能会觉得其攻击台湾的机会之窗正在关闭。这可能会促使它决定快速使用武力(下图 FOREIGN ANALYSIS),因为这时北京的全球经济准入已被限制,它的攻击台湾面临的风险更小 -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当然,美国可以通过部署二级制裁或利用其海军资产来限制中国大陆的贸易来迫使其盟友合作。但这可能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会导致美国盟友长期远离华盛顿。而美国的联盟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力量资源,美国的言行应该维护而非破坏这一联盟。因此,华盛顿应坚持一种去风险的方法,只有当北京对现状做出严重的、经济代价高昂的破坏时,才对中国大陆实施广泛的经济封锁。如果北京封锁或入侵台湾,对美国及其盟友的短期经济破坏将足以抵消广泛脱钩造成的损失。这时切断与中国的联系带来的额外痛苦对美国盟友来说可能微不足道,在战略上是值得的,尤其是如果华盛顿在推动与北京的脱钩断链的话。
建立抗中联盟
为这一时刻的到来做好准备,美国及其盟友需要一个共同的经济战略。目前,他们在经济治国方略上的协调基本上是临时性的。华盛顿及其盟国政府在2021年10月得知俄罗斯侵乌意图后,开始广泛规划如何制裁俄罗斯。但对于中国,他们就可能没有给予过多的关注了。正如北约的战备需要时间按部就班地进行 - 培训、规划、分配资源等 - 以确保有效的军事合作一样,华盛顿及其盟友现在也应就如何发动经济战争进行协调(下图 U.S Embassy in Chile)。
当然,联盟还可考虑更广泛的合作形式 - 如何在危机期间协调财政和货币政策,如何扣押和分配违反领土现状的国家(包括中国)的资产。联盟可以建立一个集体金融储备基金,成员国将利用该基金来减轻停产造成的最严重损害。储备基金甚至可以帮助解决诸如华盛顿盟友的国防资金短缺一类难题。例如,美国官员可以提出将此类对储备基金的缴款视为增加的国防开支款项。
然而,华盛顿对新经济联盟的投资不能以牺牲其现有的安全联盟为代价,尤其是与欧洲的安全联盟。越来越多的政客似乎认为,保护亚洲免受中国的侵害与保护欧洲免受俄罗斯的侵害是相互排斥的。例如,副总统万斯批评了美国在非洲大陆的军事存在,认为在那里投入的资源本可更好地用于限制中国大陆的军事侵略能力。但这种推理错误地认为,约束中国只能通过军事手段来实现。塑造中国的安全行为和能力也需要经济工具,这意味着美国需要欧洲。欧洲大陆有着大部分世界领先企业,除非欧洲国家参与,否则对中国的任何经济封锁都是无效的。
拜登政府限制中国先进半导体的努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为了使这项限制性政策有效,华盛顿必须获得荷兰公司ASML的合作,ASML是唯一一家生产制造先进半导体芯片所必需的极紫外光刻机的公司。ASML最终同意了美国的要求,停止向北京出口这些机器。但如果美国不在欧洲发挥强有力的安全作用,华盛顿的激烈游说活动是否会成功值得怀疑。因此,华盛顿明智的做法是维持对北约的投资。它甚至可以将这一承诺视为对跨大西洋协议的新理解的基础。在该协议中,欧洲将继续从美国获得防御俄罗斯的必要军事援助,特别是在核威慑和网络武器等因发展成本过高或政治因素欧洲大陆自身难以发展的领域。作为交换,华盛顿将在限制北京修正主义的经济政策方面得到欧洲的帮助。
为脱钩断链做准备
尽管华盛顿的盟友在中国经济被切断的情况下会面临更大的风险,但美国也并非没有弱点。美国的某些行业,尤其是向中国出口大量商品的农业部门,将因广泛的经济脱钩而受到极大损害。如果华盛顿对此清醒明智的话,它就不仅要计划如何保护其合作伙伴的经济,还要计划如何保护自己的经济。这一规划对于在中西方经济断裂的情况下顺利向弱势行业提供政府援助至关重要,它将让这些行业的领导者放心,保证他们可以在脱钩中幸存下来。
保护美国工业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储存更多的自然资源。中国大陆正是在这些关键领域对美国具有重大经济影响力(下图 WORLD ECONOMIC FORUM)。华盛顿选择暴露自己的这一弱点,因为美国应该且可以纠正这个问题。国防部拥有用于国家紧急情况的关键资源储备:国防储备。但国防储备只是在供应中断时提供给国防和重要民用部门的,而非满足整体经济的需求。鉴于美中竞争的大势,美国需要将其自然资源储备在现有基础上增加十倍至冷战水平。这一将带来巨大的战略利益的举措,仅需要美国政府花费大约相当于新建一艘新航母的经费,会是一项非常划算的投资。与此同时,华盛顿需要更好地激励开发中国自然资源的替代品,如稀土金属镓和锗。在可能的情况下,美国应增加国内对关键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加工。
* 本文作者之一布鲁克斯(Tephen G. Brooks)现任达特茅斯学院政府学教授,并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任客座教授。共同作者瓦格尔(Ben A. Vagel)现为美国财政部政策分析师。瓦格尔在文章里表达的是他自己的观点,与美国财政部无关。
参考资料
Brooks, S. G. & Vagel, B. A. (2025). The Real China Trump card. FOREIGN AFFAIRS. 链接 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united-states/real-china-trump-card-brooks-va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