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家长:“吴老师,您在大学里,就是想求证一下,有感觉到到上面的动向吗?”。
问题指的是Nature杂志的民调说75%的科学家想离开美国,英国佬可能不知道美国人是美国科学的主体,他们怎么会背井离乡?
我的回复:“应该是面向特定人群的民调,大家有担心,但是到离开美国则完全沒有,可以看昨天哈佛教授Judy Lieberman的盛况。她本科哈佛,去洛克菲勒拿理论物理博士,再回哈佛读医学院。也是生俩孩子的女性科学家,与中国邵峰同时做出凋亡的重大发现。Judy的实验室以及她合作的协和与普度毕业的哈佛院士Hao Wu(吴皓)实验室里,很多都是中国人。华人在美国做科学已经形成Clouds,可能是仅次于犹太人的少数族裔群体了”。
学生家长:“我看到文章的时候第一个反应就是reporting bias。也就是说虽然survey是发给每个人的,但是大多没有想法离开的人懒得回应。有想法离开的人,或者非常against这个survey动机的人才会回应。这样就造成想要离开的人的比例偏高的bias了[Grin]”
我的回复:“偏差很厉害,美国人是不愿意离开美国的,美国人很爱国。川普政策也得到了大部分美国人民的支持,因为外国擦美国的油太久了”。
我的学生家长都很聪明,清华等名牌大学的校友多。原因比较简单,他们懂得读了名牌大学后的益处。
Nature声称他们民调了大约1,650人,难道美国科学家都不读Nature? 当然我以前的犹太老板开玩笑地说,自己读不懂Nature里的English,虽然这家伙是布朗哲学本科和Johns Hopkins的MD。
美国如此兴旺的科学摆在我们面前,没有必要制造紧张气氛。美国人的特点是在没有经费后就辞退人,似乎我们沒有见到周围什么人因为川普丢工作,政府部门遭殃的多。
哈佛家长:“教授应该扩大一下升学辅导的生意,除了华裔,东亚裔,再加上南亚,西裔,非裔,这样风险就diversify 了“
我的回复:“早就这样了,我的学生中美国的白人与印度裔,世界范围的中东和欧洲都有,以后要免费帮助内城的黑人”。
耶鲁家长:“这个比较有意义,教授可以详细介绍一下各个不同”。
我的回复:不能谈具体的,只能泛泛说。20年前我们位于犹太核心地带的高中,优秀华裔己经全面超过犹太学生。这个观察也得到了哈佛校友和软件工程师Ron Unz的数据支持,全美范围的高中大奖犹太学生是惨不忍赌地下滑,Unz自己应该是犹太人。

当时我就预测这趋势可能延续到美国大学与研究生院,现在己经在顶流医学院看到结果。华大医学院的四个大系(病理、眼科、神经内科和遗传)的主任都是华裔和韩裔,这还是在美国中西部。华裔在美国的问题是Mass太小,但是在学术界正在形成自己的bloc。
耶鲁病理系主任是老中MD, 他的医学院我从来没有听说过,名为通辽医学院(Tong Liao Medical College)。可能是内蒙古民族大学医学院,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
出乎意料是,中国现在的上升趋势非常猛,清华博士在UCLA做完一轮博后,就可以到华大做教授。中国知名实验室出来的年轻人,可以迅速进入美国科学界参与竞争。
我在群里这样告诉美国同济校友:“需要有些观念调整,我们长期不回国,信息有些误差。现在中国确实有很大的变化,正面的发展,从近期来的博士生和博士后就可以看出”。
印度裔美国人是后发制人,高中完全不是华裔学生的对手,主要是他们考不过华裔学生。
现在SAT和ACT灌水后,大家都差不多了,也救了美高的中国学生。以前因为美高不辅导标化考试,使他们在面对国内国际学校的学生竞争时吃亏,现在SAT很容易,考分更难区分人了。
印度裔美国人很务实,可以说非常务实,他们学什么是以职业为导向的。他们与美国文化也对接良好,他们可以在沒有太多议题时都与上层长时间聊天,也完全沒有我们见到的中美冲突。
这也可以从印度裔的杰出美国教授简历看出,他们的原始本科院校很多是州立大学,绝少哈佛耶鲁,但是他们一旦爬上来都非常厉害。印度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拥有惊人的语言传递能力,我这里是与母语为中文的华二代比较的,为印度裔从政和做管理打下了基础。
这些是小中男欠缺的,可能与印度裔每周的宗教活动有关,希望中文学校也能多组织些集体活动。美国中学辩论,最好辩手是犹太人,华裔紧随,这些人里很多读耶鲁,包括全州辩论集分最高的我家小子。
美国白人与黑人的自信很多来自运动,也与美国是他们的国家从而没有移民的心态有关。但是美国白人受平权的逆向种族歧视太厉害,现在川普带领他们反击。
祝贺学生被斯坦福夏季人文研究所(Stanford Summer Humanities Institute)录取,我们在文书与申请策略上几易其稿,得到这个好消息当然很高兴。这是在为未来申请到好大学铺路,他是能文能武的人才。SSHI是最难申请到的美国文科夏校之一,录取率低于5%,仅比耶鲁的稍弱些。
在STEM超强的斯坦福办人文夏校,欣赏斯坦福的良苦用心,希望学生能够享受夏日在美丽校园的快乐时光。人类需要人文,以人文为生的美国人普遍聪明,因为饭碗奇少。历史教授职位每年数的出来,邻里的家庭医生到处都是。
但是我想传递的信息是,申请到美国顶尖夏校并不能保证最终能被该校的录取。我以前有位读了WashU夏校的北京学生,最后被WashU拒绝,他早就从UCLA毕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