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威夷便笺 (3)Waikiki 海滩,昼与夜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透进来的地方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一把遮阳伞,两张躺椅,三十元钱,海滩上的惬意就这么简单。去年在佛州也是这个价钱。Waikiki的物价比佛州高,两地租伞的价格却一致,好生奇怪。三十元钱租两小时,最低价也是最低段位。许多人租半天四个小时,少有人租全天,我则到不了那样的段位 -- 躺不了那么长的时间。猪能躺半小时左右,孩子能躺十几分钟,然后他们就走下沙滩,沿着海浪的边缘走远了,走出我的视线。

我带了本书的。旅馆向客人赠送一只麻织的手提袋装浴巾,四条浴巾装满,再多就狼狈了。我总在浴巾间夹一本书。但是,尽管有伞和墨镜,沙滩上的光线仍嫌太强烈,并不合适长时间阅读。有人能睡一觉,我不成,毕竟是公共场合,我道行尚浅。我没想要打坐,周围都是人,那不过徒具外表,跟练xx功似的。

通常我先翻两页书,然后就看人。遮阳伞下躺着坐着的人,赤脚在沙滩上走的人,在水里玩的人。玩水的又可细分站在水里的,躺在水面的、游泳的、冲浪的。

等看倦了人,就看海。看浪一波又一波冲上沙滩,一次又一次退下去,人生来世,又离去,不也是如此吗?看远,海天一线交汇。看久了,似乎海平线不是直的,而是带有地球的弧度。愈久,耳朵里浪潮的声音似乎在减弱,人似乎神形分离 ---

There is so much magnificence near the ocean Waves are coming in, waves are coming in, waves are coming in,...  Halleluja。

从前在热瑜伽课上最后平躺冥想时老听的歌,热烘烘的房间,关了灯,歌声很低,伴随着涛声,像催眠,waves are coming in, waves are coming in。终于,什么都不看了,闭上眼晴。

天气好极了,来岛上晒太阳,太阳十二分慷慨,偶尔有风拂过,像柔软的丝绸一样。旅馆前台的人说,在夏威夷,80°F太热,70°F太冷。我心说,真是给惯坏了。

租遮阳伞的生意下午五点钟收摊,佛州那边也一样。那天我们下午去租伞,没留意快四点了,人家不租。这么早就收摊呀,我轻声叨了一句。我工作八小时啊,守摊人道。赶紧致歉。看一眼下午的沙滩,离黄昏还早着呢。



那天夜晚我们又到海滩上去了,黑夜的海,换了一种景象。天上的云像是飞了起来,昏暗无边的海像一个巨大的深渊。临渊而立的高楼灯火通明,光投进水里,泛起一小片波光粼粼,在大水的边边上,光粼以外的地方依旧是不可知的幽暗,人是多么的渺小。在退潮,浪带走我们长度一天的生命。有人在钓鱼,试图赚回来一点。

== 更多图片的分隔线 =======================



楼宇像是齐齐站在一片浮木上



云仿佛是从海面上那个微蓝的光点迸发出来



夜晚的海,换一个角度时感到水下浅滩的存在。



白昼的海,远处一线靛蓝,近处清澈的浅蓝微微带绿调,像一块Aquamarine。Aquamarine属于绿柱石家族,因为它呈现浅海的蓝调,所以用海水蓝来形容。先有海水,还是先有宝石?



和沙滩一色的阳伞还是第一回见,土行孙的门徒们忽然都从地底下钻了出来。



台湾人教我一个词讲日光浴,“晒光猪”。两只Monk Seal在晒光猪,一个人站在齐腰深的海里, 彼此都不在意对方的存在。



一个妹妹在拍摄另外一只Monk Seal



两个当地男孩子正跳进海里去



大楼的颜色



卖菠萝冰饮的卡车外面,当地人放菠萝的架子带来乡村生活的气息。



海水的颜色,在阳光下。



岩块上写着在此处冲浪时葬身大海的人的名字,旁边还有一个简陋的、小小的纪念花园。仍然有人在这里下水冲浪,都是一些当地人。他们脱下拖鞋摆好,然后抱着冲浪板走向海水。在岩块背面不远处的乱石堤坝下,摆放着一溜拖鞋。



两个当地人坐在树下聊天,看着海湾对面的钻石顶山。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发表评论于
如斯的照片拍得真好,特别那些夜景的,很奇特。对那些躺在沙滩椅上晒太阳的,我总是有点羡慕也有点好奇,我目前还是更喜欢走呀走,或者在海水里泡着。也许等到不想走/走不动了,也就能享受躺下来了:)
亮亮妈妈 发表评论于
如斯的游记散文一般,非常美好!在海滩上晒太阳读书才是真享受。我们就是走走看看,纯粹打卡当游客。照片拍得好。也喜欢看当地年轻人冲浪。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