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辩论”或下调成”争辩“的技巧

居美国华盛顿, 就职政府部门, 花甲年岁, 天天等下班, 月月等薪水, 年年等退休.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忘了是上海几路(60几?)公交车, 有一位文革中期很有名的售票员(好像姓刘?), 上过报纸受过表彰,市级先进人物,事迹很多, 其中一项是在车上不停地介绍车行道路附近的事, 不断地解说这一站可转什么车什么车到什么地方什么地方, 不知道有没有叙述上海人那种如何转哪趟车坐几站到何处的票价最少? 看官中若有知情者, 请予以“揭发”。

最难能可贵的是他每隔几分钟口中播放一次上海天气预报, 大雨小雨雨量大小是否需要带伞统统想到。

作为一个售票员, 虽说有些事按job description来说, 超了, 但他绝对是一个极好的同志,特别对车行路途的一般介绍, 转车信息天气状况的“播放”, 能给予乘客无比的帮忙。在这儿致以敬礼。

要说的一次亲眼见到的, 他和一个乘客拌嘴的经过, 作为一个受党和人民多年教育的售票员, 吵是不会和乘客吵的, 但原则问题甚至半原则问题上不能让步的。

具体事由记不住了, 大家知道, 上海实际一直不是很左的, 不管春桥文元文章上怎么说, 上海的阿狗阿猫级别的老百姓, 对政治的关心是不够的, 对美好生活的要求是高的, 红五类对资产阶级的仇恨是包含着极大的羡慕的。所以人们向往的不是当时政治形势的批林批孔或评水浒而是”哈尔滨“蛋糕以及“红房子”的西餐。

那日车上一位三十来岁的有点老克拉腔调朋友,当然谁知道是真的老克拉还是业余华侨呢? 不知何故, 和这位老刘(暂且姓刘吧), 有那么一两句争执, 肯定是貌似老克拉的不对, 这小子大概还说了句把政治上“不甚正确”的话,或者是政治用词不当, 这下老刘就逮着不放嘴了, 一句一段毛主席语录, 一句一断“两报一刊”摘要, 义正言辞地教育老克拉, 老刘天天车上练出来的口才, 此刻大放光芒, 那老克拉呢, 不知是觉得理亏还是懒得多嘴(言多很可能必失), 嘴里嘟囔着“阿拉勿特侬只老头梆搞勿清爽”, 注意他只敢说“老头梆”可不敢说“老甲鱼”。 老刘还是不依不饶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老克拉不还嘴了, 老刘就下结论了“ 大家看到伐? 迭位乘客没道理吃瘪了, 讲勿出闲话了伐?!”但自己多说也没劲啊, 再说上班还是要报站名介绍转车信息报天气预报啊。

此刻, 救星来了, 另一位显得是个老工人模样的开口了“算了,人家已经勿话了, 侬还省省气力伐冒话咧”, 看来是个宁波老梆。

老刘就驴下坡,继续报站名转车信息天气预报。

有谁知道这老刘的消息吗?

加一问: 那时有条公交车路线, 从北站还是什么地方到卢湾区很南面的, 纵穿上海各色交通复杂地区, 有个小姑娘司机, 很漂亮, 据说是拉三, 但开这段车的特别是刹车少踩喇叭少按,车速平稳, 有这回事吗?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