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在西方长大 --- 18. 情移英格兰

刚到英国不到一个月,经朋友介绍,妻子就找到了一份永久的正式工作,在埃塞克斯大学的学生宿舍做清洁。周一到周四,工作时间是从上午9点到下午2点,而周五则是从上午9点到下午1点,中午有半小时的午饭休息时间,工钱好像是每小时5英镑左右。这样,既不影响家务和家庭生活,还可以增加收入,也免去了她终日里对着秋冬季的绵绵阴雨而产生的不快。现在她的英语应付生活和工作已经不是问题,与同事们交流、开玩笑也应对自如了。

在工作之余,妻子还时常到大学的图书馆浏览报纸、期刊、或者借阅一些图书,充实自己。

埃塞克斯大学图书馆的电梯与国内的不同,这里的电梯没有门,工作时间永远没有停止,两个电梯的无门笼子在两个电梯通道之间一上一下不停的转动,上下电梯必须要在笼子转到你的面前的时候跳上去或跳下来。刚开始使用这种电梯的时候,妻子有点害怕,习惯之后还觉得有点好玩了。

妻子与她的同事们相处都比较和谐,其中与琳达、苏、爱莲相处尤为融洽。妻子也经常从这三位女同事那里学到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土著’英语,如‘Pop to the loo’,‘easy peasy lemon squeezy’,‘pain in the arse’等等。

苏原来是巴克莱银行的高级职员,收入较高,但压力较大,故而辞职,转而来到大学做清洁。当地人这种能上能下、淡定而洒脱的生活态度也让妻子感慨,这对那种很多只能上不能下的中国人是不可理解的。和我一样,妻子在国内时也是高校教师,刚开始做清洁时还有失落感,和苏交往后,这种失落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平和与坦然。

妻子也偶尔和同事们一起去饭店、酒吧体验当地人的生活和娱乐,虽然酒吧里的噪声影响她的英语听力和交流,却使她和同事们的交往更加紧密,互相分享生活中的苦与乐、忧愁和幸福。

苏的女儿是剑桥大学的大学生,既漂亮又聪明,还是学校划船运动队的队员,但不知为什么,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忽然得了忧郁症,不能继续学习,没办法,最后休学,在家里休养治疗。用苏的话来说,女儿的大脑“is switched off”。

除了同事,妻子还和许多学生宿舍的学生们成了朋友,请他们到家里吃饭、聊天。通过房东,我们还认识了一些当地的华人家庭,与他们共同出游、聚餐、玩扑克。与儿子的感觉类似,妻子也觉得生活越来越有趣,对那绵绵阴雨也习以为常了。

2003年的四月份,我到法国的圣马洛参加学术会议,并顺道去圣米歇尔山参观游览,一个星期后回来时发现,妻子与詹姆斯的奶奶又成了好朋友,原来奶奶耳朵出了问题,需要每天换药,妻子自愿担当起了护士的责任。妻子就是这样热情、外向、乐观、开朗、大方,具有O型血质的一切特征,在热心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收获友谊和快乐,她的生活永远不会寂寞,总能在各种条件下寻得生活的充实和乐趣。

一个春光明媚的周六上午,我们来到科恩河边散步,见河岸上有很多人,如同过节一般。原来维文后在与河对岸的村庄在河的两边进行拔河比赛,这可是真正的拔河了。好像参加的人数不受限制,但因为绳子的长度有限,所以实际上,能够参加的人数还是不能太多。两边的人都在大声的喊着、叫着,为自己一边加油助威,妻子不知道英文‘加油’怎么说,便大声的用汉语喊:“加油”,旁边的人虽然不懂她喊的是什么,也听不清她在喊什么,因为她一个人的声音已经被淹没在其他人的助威声中,但可以猜到她一定是在为这一方鼓劲。实际上,人们也不需要听清什么,当时的气氛是,声音就是力量!妻子同大家一样,激动、兴奋!

真正使妻子喜欢上英国的原因是这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妻子的本科和研究生所学都是历史,但在国内的课堂里学到的都只是书本上的骨架知识,到了英国,她有一种来到了生活中的历史博物馆的感觉。无论是参观伦敦塔、温莎城堡、剑桥大学、维文后村庄的古房屋,还是游览罗马人留下的科尔切斯特城堡以及伦敦的大英帝国博物馆,她都仔细阅读景区中的每一个说明和注解,使她的历史知识变得有血有肉,更加丰富。

很多华人刚到英国时,感到整个国家到处都很破旧,就连伦敦也没有多少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其实,英国的魅力就存在于这种‘破旧’之中。走在伦敦街头,你会发现,虽然没有太多美国或中国式的带有强烈炫耀感的现代派高层建筑,但街道两旁的房屋,很多都散发着浓厚的艺术气质和厚重的历史气息。更不要说那些皇家宫殿与皇家园林、挂着大笨钟的国会大厦、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大教堂、伦敦塔桥、等等,无一不透着帝国时代的庄重与威严,向世人展示着这片土地上几个世纪以来的繁荣与强大。

而这种强烈的历史文化气氛并不会因为走出城市、进入乡村而消失。相反,它会越来越浓烈,因为它已经深深的植入到乡村的土壤中,伴随着泥土的芬芳而散发在空气中。在英国的乡村,你能明显的感觉到17世纪、18世纪、19世纪与当代社会的共同存在。它能唤醒留在你基因深处几个世纪前的记忆,重温你的前世,让你感到熟悉和亲切。当你行走在乡村狭窄的乡土路上,有时你会分不清是在现实中还是童话世界。那乡村里独有的小房子和长满鲜花和绿草的前后院子以及院子里的各种树木,分明就是一幅浪漫的油画,就是一首抒情的小诗,它不会让你感到它的狭小,却让你产生去生活其中的强烈愿望,因为那里有你能明显感觉到的平静与温馨。

更令人感慨的是英国人的生活态度,他们在祖先留下来的乡村房屋里简朴而安详的生活着,淡定、随缘,并不追求很多华人强烈追求的豪宅、名车与名牌,却愿与自然为伴,追求心灵的平安。

妻子现在是越来越真正的喜欢英国了。

国际浪人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波城冬日' 的评论 : 谢谢!
波城冬日 发表评论于
一直在跟读,写得真好!
国际浪人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南岛水鸟' 的评论 : 就是,在喜欢的地方生活,才更有生活的乐趣。
南岛水鸟 发表评论于
英格兰很耐看,为你妻子能移情于英国而高兴!
国际浪人 发表评论于
回复 'Luumia' 的评论 : 无论是澳洲、英国或新西兰,这里的人们生活的更加自然,没有中国式的浮夸和炫耀,确实值得我们反思。
Luumia 发表评论于
对于什么是幸福的生活(人生)西方人的理解比当下的国人要更睿智!
对何为历史,文明也一样!
可叹我泱泱中华呀!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