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五,十三点,这些骂人数字都是怎么来的?关于二百五这个数字的由来,有以下一些历史传说。
源于历史故事
战国说客苏秦遭刺杀身亡,齐王为了尽快捉拿凶手想出了“引蛇出洞”的妙计。他下令把苏秦的头割下来悬挂在城门口,张贴出黄榜,上面写着:“苏秦是个大内奸,齐王下旨重赏,奖励黄金千两,请义士来领赏。”竟有四人前来领赏,而且他们都一口咬定:苏秦是自己杀的。齐王问:“这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怎么个分法?” 四个熊孩子立即回答说:“这好办,每人二百五。”
齐王拍案大怒:“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据说是秦国派来的杀手,早就逃回秦国去了。从此民间便留下了二百五的说法。
源于民间传说
从前有一个秀才,年少不得志,连个孩子也没有。到了晚年,老秀才终于心灰意冷淡泊名利了,反而喜得双丁。秀才回想一生成败,不由得感慨万千,于是给两个儿子起名:一个叫做成事,一个叫做败事。一天,秀才吩咐妻子道:“我要去集市上逛逛,你在家督促二子写字,大儿子写三百个,小儿子写二百个。”秀才赶集回来之后询问二子在家用功如何,老妻回答道:“写是写了,不过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两个都是二百五!”
源于推牌九
牌九系一种赌具,其中有“二板”(四个点)和“么五”(六个点)两张牌,这两张牌配在一起就是十个点,在推牌九这一赌博活动中,被称为“毙十”。它在牌九里是最小的点,谁都比它大,它什么牌也“吃”不了,所以后来人们就用“二板五”(二板和么五的简称)这个词来戏称什么事也做不好,也管不了的人。时间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了“二百五”。
源于中国的货币计量单位
过去的银子10两为一锭,500两为一封,250两即为“半封”,谐音“半疯“。时间长了,民间渐渐用”二百五“(半疯)来形容那些愚蠢、莽撞之人。
二百五在影视剧中也多次提及,有时候二百五不是代表的骂人。1949年,上海大同电影公司摄制了电影《二百五小传》,描写一位正直憨厚、爱打抱不平的评戏艺人,其绰号“二百五”。此后,“二百五”的“名气”更大,几乎传遍全国。
接下来我们说十三点。
对于十三点壹读君(yiduiread)最先想到的就是装十三这个词,因为壹读君曾经萌萌哒的问过别人为什么不是装12、11、而是13.后来才知道是英文字母B。壹读君被自己蠢哭了。其实B这个词是根据十三点的意思之后派生的同义词。十三点”是上海市井俚语,1922年《上海指南,沪苏方言纪要》中释痴字共十三画,沪人以“十三点”隐指痴。
十三点也有一段因为爱情的戏说。《梁山伯与祝英台》中“十八相送”一折戏中,祝向梁暗送秋天的菠菜,梁傻乎乎的无动于衷。上海人口中的梁山伯与“两三八”谐音,这三个数相加是十三,讥讽梁山伯是“十三点”。“侬真是梁山伯,伊主动对侬有意思,侬还格能憨搭搭”
十三点,二百五这样的词语在互相看不顺眼的两人对话中有可能引起一场格斗。但是在关系好的异性间跳出来,它的意思就会变的暧昧起来。在热恋中你女盆友笑眯眯的抛一句“十三点”效果是不是跟娇羞的说一句“讨厌”效果是一样一样的。
这是个可爱版本的十三
(上海白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