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大学春秋-实习课
这是亚昌家的菜园子去年的部分收成,那真是人见人夸的好菜园。为何如此之好的。要回答这个问题,得从亚昌夫妇谈起。 他们两位都是学农学专业的,并且还有相当的农民栽培经验。 在以后的博客中,将有更多的介绍。这里只是集中于亚昌大学所学到的技术描述一下。
亚昌的农学院农学系把实践课是看得较重的,因为它直接能否培养出有实际工作能力的学生有关。所以在每门课,一般都有实验课。但更主要的是田间实践课。在 教育大纲里就有安排。所有的同学都参与作物栽培和作物育种的试验课。一般每周至少一至两次在田间实习。实习的主要内容一般是半数时间老师讲,半数时间同学观察,记录等。 这样的实验课,其实只是学到一些较表面的东西而已。
系里对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还另外给予了课题实验。亚昌和其它十位左右的同学就被分配到“作物营养与生长发育的关系”的课题。他还和几位其它同学去做放射性同位素在育种上研究课题。这些课题的有几个特点:
首先是学生的成绩要好並报名参加的。即总成绩应该在本专业的前20%。成绩不好的或者个人不喜欢做的,就不会被选中。
其次,研究课题不用学生自己出,也不用同学组讨论决定。那是由老师根据系里的要求定制出来的。所以学生並没有得到系统的科研基础的技术的训练。这也许是因为本科生不是研究生,也没有时间和能力定课题吧了。
再次,同学不一定能参与实验的始终。有相当一部分工作是由农场工人帮助准备的。例如整平水稻田,播种育秧苗等。学生实习就是把一部分预先做好的和要亲自田间动手的部分结合起来。关键是把数据收集分析一下而已。
最后,由于是以组为单元,实验报告也往往以此为单位,报告交给指导老师通过,实习课最后也算进成绩中去。
如果要把实验实习课概括一下的话,亚昌他们农学专业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较为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技术:
1,杂交水稻育种-部分同学们上学前有少量的实践,但一直没有了解三系杂交稻是怎么回事。学生的实习有在田间操作技术,包括给水稻授粉等。
2, 组织培养-当时的另一热门技术算是组织培养了。那是因为不但好奇,因为甘蔗能从一点愈伤组织长成一棵甘蔗。而且这一技术还可以利用于其它的作 物。所以亚昌他们那班同学都想学到这一技术,从培养剂的配置,无菌消毒,细胞愈伤组织的转移,幼苗的 培育和移植大田等。同样,这些本科生虽然能基本走过这些步骤,但学到的还是较为表面和肤浅的东西。
3,种植技术-也包括有种杂交水稻和甘蔗。亚 昌和大部分同学对种植水稻是较为熟悉的,所以学习只是增进了解,进一步提高而巳。相反的,由于上学前没有过种甘蔗的经历,亚昌都在觉得如何种植甘蔗是一门 新课。通过几年的学习,同学们基本上了解了所有庄稼的种植方法与技术。 这些技术相似,只是大同小异而已。现在,亚昌周围的朋友都在赞扬他家的菜园子种得好,那都是从农民到大 学学到的有益于一辈子的种植技术呀。
亚昌和其他被选中的十多位同学,有机会参与辐射育种的专题课。因为是从成绩好的学生中选拔出来的,这组学生感觉特别好。因为这门技术据说还是很有潜力的新育种技术。他们利用同位素钴-60来辐射水稻种子, 然后播秧苗和种植。实验是在一个地下室里进行,同学们实习时就集中 在那里,是否有放射性的保护衣服已经记不清了。这一育种的原理是通过对种子进行高能量辐射处理,希望得到基因突变体,然后在从中筛选出优良的品种。事隔二三十年后,在同学聚会30年时,亚昌他们中有多位同学对辐射育种实习时对身体保护的措施有些疑惑。因为在十多位同学中,已有两名同学因癌症去世,却没有活过五十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