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校友、“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院士分享科学与人生感悟 [图] zt

  12月3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校友、“中国核潜艇之父”、2014年“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黄旭华院士来到华中师大一附中报告厅,作科普报告会,分享他的人生经历和感悟。

 

 

  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徐学敏、湖北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余学敏、华中师大一附中校长周鹏程等与高中生们一起聆听报告。当88岁的黄旭华院士步入报告厅,全场约1700名高中生欢呼着起立,用经久不息的掌声表达对这位老科学家的敬意。

 

  报告会结束后,徐学敏代表学校向华中师大一附中赠送了一批由交大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在武汉期间,徐学敏还与湖北校友会部分校友进行了座谈。

 

  “为了核潜艇研究,我30多年没有回家”

  黄旭华是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他毕业于交通大学造船系,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隐姓埋名”,投身核潜艇研究。为此,他30多年没有回家,直到1986年才和母亲见上一面。今年初,他当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在报告中,黄旭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核潜艇的原理、性能以及核潜艇在建设海洋强国中的地位和作用,总结了科研的特点,与同学们一起分享了那段刻骨铭心的研究经历。

  黄旭华回忆,由于核潜艇研究列入国家机密,他参加工作时,被要求一定要保守国家的机密,不泄露工作单位和工作性质,不泄露工作任务安排。“因为保守国家机密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我们都坚决表态,恪守我们的诺言。”为了兑现诺言,1957年,黄旭华带领20多名技术人员,远离亲人和朋友,进入与世隔绝的荒岛,开始核潜艇研制工作。

  “我们开始工作的时候,遇到最大的困难不仅仅是科学水平和工业生产能力的落后,而更大的困难,是我们对于核潜艇的知识非常匮乏。”谈到当时的情形,黄旭华回忆说:“核潜艇到底是什么东西我们不知道,我们没有一个具有核潜艇知识的专家,我们手都没有相关核潜艇可以参考的技术资料。也没有什么专家来指导迷津,完全靠自己,从零摸索。”

  没有数据,无处参考,依靠人工打算盘,黄旭华完成了上亿次的计算,从堆满几库房的演算草图里寻找答案。1970年12月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核潜艇交付使用。黄旭华带领大家用13年时间走完了美苏用了二三十年走完的核潜艇研制之路。随后黄旭华继续带队进行核潜艇的深潜试验。在接受核潜艇研制任务的30年里,他一次都没有回过家。

  黄旭华的这段经历,让同学们非常感动。一位学生问:“您离家那么长时间,有没有在孤单的夜里抹过眼泪?”黄院士听了这个问题,先忍不住笑起来,“我离开家搞‘核潜艇’三十年没回过家,为了保密,我家里人不知道我在干什么,连工作单位都不知道在哪……父亲病重去世,我也没能回去看一眼……”说到这里,白发苍苍的黄院士哽咽不能自已。

  为了研究核潜艇,黄旭华“失踪”了三十多年,他排行第三,8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黄旭华研究核潜艇,母亲从63岁盼到93岁才见到儿子一面。1986年母亲从报纸上读到了关于他的事迹,母亲把身边的子女都召集起来,然后只说了一句话:“三哥的事情,大家就认可了吧!我们要理解、体谅……”讲到此处,黄院士已泣不成声。听了黄院士的这段经历,不少学子都感动落泪了。

 

  “在荒岛上搞科研,条件很苦,但心里始终装着报国梦”

  回忆当年的研究历程,让黄旭华感受最深的是在荒岛上度过的那段科研生涯。

  “当时生产、科研生活的条件,都比较艰苦,原子弹爆炸在沙漠,导弹发射在戈壁,都是人烟稀少,不毛之地。”黄旭华用当地流传的“俏皮话”来形容当时条件的艰苦:“这个地方一年要刮两次七级大风,每一次都要刮半年,也就是说这个风是从年初一到年三十是一直不停,寒风刺骨很难忍受。”

  黄旭华告诉同学们,当时每天的主食是玉米面,高粱米成了定量供应的“营养品”,肉、蛋基本买不到,蔬菜品种也很少,冬天只有土豆和白菜,夏天就是辣椒和茄子。“一到冬天,早餐土豆烧白菜,中餐白菜烧土豆,晚上土豆白菜一起烧。一到夏天改了,早餐辣椒炒茄子,中餐茄子炒辣椒,晚餐茄子辣椒一起炒。”黄旭华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描述了当时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黄旭华说,一些新技术的产生,需要有一个新的工作条件、工作环境,一时都很难适应,都要艰苦创业。“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科研人员一干就是多年,对名利也看得很淡然。在我们心里,埋藏着报国之梦。”

 

  “把知识学好,还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报告会上,黄旭华院士给青年学子提出了殷切希望。他希望同学们在学校学习,首先要把知识学好。“不仅仅理论基础要扎实,而且面要广,就像我们的核潜艇牵涉机械、电器、电子、化工、冶金、材料、建筑甚至医疗卫生、环保、天文,基本上所有的行业我们都牵涉到。”黄旭华告诫青年学子:“现代科学技术发展,都是多学科交叉,多学科融合。没有广泛的知识基础,很难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

  关于做人,黄旭华认为,做人就要做一个真正的人,要做一个有人性、有人格、有才也有德的人。黄旭华总结的“四种人”又让学子们叹服不已。“世界上有四种人,一种人有才有德,一种人有德无才,一种人有才无德,一种人无德无才,我认为有才无德的人对社会危害最大,期望同学们都能做既有才又有德的人。”

  “做事,要立志为祖国、为社会做一件大事,每一个人都要有一个梦想”黄旭华教同学们如何做事。一方面,他用“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来勉励同学们无论做什么都要勇敢攀登高峰。“作为社会的一员,既要站在自己的岗位上,行行出状元,在自己的岗位上当元帅,做出好的成绩。”另一方面,他希望同学们能脚踏实地,不要“站在这个山看到那个山高,哪一个地方好,就往哪一个地方奔”,不要“工作不安心,学习没方向”,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在什么岗位上,首先要把岗位工作做好。

 

  “希望你们热爱祖国、热爱科学、勤奋学习、全面发展”

    报告会前,黄旭华院士为华中师大一附中的学生题写寄语:“热爱祖国、热爱科学、勤奋学习、全面发展”。报告会上,他对寄语作了诠释。

  “热爱祖国很重要,怎么样是爱祖国?”黄旭华用自己的求学路证明了国家与个人命运的紧密相联。

  1926年,黄旭华院士出生在广东省海丰县的一个偏远小镇,父母俩是村里的“赤脚医生”,育有子女九人,他在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三。稍大一些,他进入镇上的一所小学念书。镇上的那所小学只有初级部,没有高级部,所以四年级读完后,父亲送他到远离家乡的地方继续求学。

  抗日战争爆发后,小学停办。过了一年,沿海一些学校搬到山沟里面去,10岁出头的他也跟着进山。那个时候没有交通工具,到学校得走4天山路,当时脚上走出了血泡。教室是由草棚临时搭起来的,日本的飞机一来,他们就跟老师跑到较隐蔽的地方继续上课。有时警报一天都没消除,他们就在城外饿一天,什么东西也吃不到。

  “现在有些人,特别是年轻人,对社会上一些困难、矛盾比较敏感,那是因为他们缺乏历史的观点,不太懂得历史。你们没有经历过受外国欺负、侵略的那种生活。”讲到这里,黄旭华院士停顿了一下,接着问同学们:“如果你们处在我当时的情况,你们能够安心读书吗?能够有个人的志向吗?希望大家学点历史,了解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然后用历史的观点去分析现在社会上的困难和矛盾,这样你们就会有一个很好的心态。”

 

  反响:黄院士感动了我们每一个人

 

  报告会上,黄旭华院士思维敏捷,侃侃而谈,用自己的不平凡的人生经历感动了全场。报告会结束后,同学们争着向黄旭华院士提问。88岁的黄旭华手扶椅背,站立半小时和学生们面对面地交流。

  中学生们迫不及待地提问:“在那么艰苦的科研环境中,什么力量使您坚持下来?”黄旭华院士对同学们说:“当时我国不具备条件来研制核潜艇。为了不受制于外国,就立下‘核潜艇一万年也要研制出’的誓言。这句誓言指引了我们这辈子人生的方向。我们把这个事情作为一种历史的责任感,全心全意,用心去做,最终完成了这项使命。”

  有同学提问:“能不能请您解释一下到底什么是您心中的爱国,怎样做一个爱国青年?”黄旭华回答说:“要变成一个爱国的青年很简单。第一,把你的志愿同祖国的命运联系起来。第二,把你的理想和振兴民族的使命结合起来。”

  很多同学激动地冲到黄旭华院士身边,围着他提问。整个报告会现场气氛热烈,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

  听完报告,湖北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余学敏表示,黄老是国家的栋梁也是同学们学习的楷模。黄老的报告将在我们的人生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黄老告诫我们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人,要做一个有德有才的人;做事,要把自己的志愿与国家的需要和民族的振兴结合起来。黄老寄语青年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学习,勤奋学习,全面发展,这个寄语就是对我们教育方针很生动的诠释。

  华中师大一附中校长周鹏程告诉记者,黄旭华院士的报告非常感人,为全校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一课。他爱国报国的精神和崇高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吸引和感动了我们。他引用“感动中国”的颁奖词评价说:“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30载赫赫无名,您的声音成为深海中无声又无穷的力量”。

  华中师大一附中副校长王忠表示,黄院士以88岁高龄,为师生作了精彩、生动、亲切的报告。他高尚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打动了我们,感动了我们。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希望青年学生学习、继承黄旭华院士深深的爱国情怀,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的精神。“黄院士的报告,一定会对我们每一个同学今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次报告,非常精彩,很受感动”,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二17班班主任郑建设告诉记者,黄旭华院士的报告,对青年学生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养成和培育必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一15班白浩然同学表示,黄旭华院士之所以取得这样的人生成就,是因为他有着更加崇高的价值观,更加勇于把自己的价值实现于为国家和社会所做的贡献之中。“黄院士的报告,对我来说,是一次价值观的洗礼和提升的过程。”

岁月的钟声 发表评论于
从《炎黄春秋》一文中摘录:

  他们当时的工作地点是一个荒山半岛,条件十分艰苦。大风终年不停地刮,刮得连树都栽不起来。又赶上60年代初三年国民经济严重困难时期,主食主要是高粱米和棒子面。黄旭华是广东人,组织上照顾南方出生的同志,每月仅供应两三斤大米和一、两斤面粉。食油供应也少,黄旭华一家五口每月只有一斤半油。生活上的种种艰苦,黄旭华他们都忍受了,因为全国人民都在经受这样的困难。1964年至1965年经济情况开始好转,生活有所改善。“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来到了,白天必须搞“革命”,黄旭华和一些技术骨干还得挨批斗。但是到了晚上,办公楼灯火通明,黄旭华和大家一起自觉加班加点,把白天失去的时间补回来。

  1967年,黄旭华被“勒令”养猪,1968年他才被“解放”出来,夜以继日地继续进行研制工作。夜半寒风刺骨,工厂施工遇到技术问题,一个电话,他们立即掀开热被窝,穿起工作服,冒着零下十几度、二十几度的严寒,爬山五十多分钟,赶到工厂,找出技术故障,和工人一起干到天明。

  我问黄旭华,是什么力量支持你们在这样艰苦恶劣的自然条件和政治条件下坚持核潜艇的试制工作?黄旭华回答,全凭爱国的志气,一股强烈的报国之志,一种无论如何中国人也要把核潜艇搞出来的强烈革命责任感。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