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5月27日,英国陆军元帅、二战名将蒙哥马利来华访问,受到毛泽东的亲切接见。
蒙哥马利说:“阁下指挥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可以与世界上任何伟大的战役相媲美。”
毛泽东却摇摇头,说:“'四渡赤水'才是我一生的'得意之笔'。”
一直以来,人们对毛泽东的“得意之笔”津津乐道,但对其前发生的土城战役却少有提及。
实际上,土城战役是遵义会议后红军打的第一个大仗,也是遵义会议确定毛泽东在党内和红军实际领导地位,恢复军事指挥权后指挥的第一个战役。但是,土城战役首战失利了。
由于侦察情报失准 和 译电员误译的大错,恍如盲人瞎马,土城之战打得灰头土脑 开门黑!
敌情 军情 党内军内 高级大员的 疑惑反对 战士的迷惑 八方俱来 给毛泽东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直到2月下旬的再战站娄山关获胜, 此乃 红军长征以来的第一个大胜仗
毛泽东 方如释重怀,心境开朗 并 写下了 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
娄山关 . 忆秦娥
湘江战役 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也称湘江血战,
红军虽然杀出血路 过了湘江但红军战员由长征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至3万来人。
通道会议 1934年12月12日,于湖南西南部通道县召开的,决定红军行走的放心路线。
1935年1月9日红军以猛烈火力从关南发起总攻,迅猛杀上娄山关,
首战娄山关大获全胜,使遵义会议的召开成为可能。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召开遵义会议。
会后,红军原拟北上过长江入川,这时打了一场土城之战。
1935年1月28至29日的土城之战是遵义会议后红军进行的第一次大战,
也是毛泽东复出后重掌军事指挥权后的第一战, 结果由于侦察情报和译电严重错误,首战失利, 可谓 开门黑。
1935年2月25日凌晨, 红三军团在军团长彭德怀的率领下, 再攻娄山关,鏖战至傍晚 夺关得胜。
第二次娄山关战斗 是在二渡赤水之后。
-----------
从一九三一年赣南会议到一九三四年十月长征开始,整整三年内,毛泽东的处境是十分艰难的。
尽管他出任中华苏维埃政府主席,实际上一直身处逆境,遭受着接连不断的批判和不公正对待。
他许多行之有效的正确主张,被严厉地指责为“狭隘经验论”、“富农路线”、“保守退却”、“右倾机会主义”。
在不短的时间内,甚至被剥夺了工作的权利。这种“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又来自自己的党内。
这是严峻的考验。如果没有坚强的信念、宽阔的胸襟、钢铁般的意志,一个人是很难经受得住这种考验的。
毛泽东在这些日子里,一直表现得十分从容沉着。他坚持原则,决不放弃自己正确的符合实际的主张,
同时又顾全大局,遵守纪律,尽可能地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继续做出自己的贡献。
亲眼目睹这一切的李维汉曾描述道:“他坚持三条:一是少数服从多数;二是不消极;
三是争取在党许可的条件下做些工作。那时王明路线的主要负责人整人整得很厉害,
不是把你拉下领导职务就算了,还批得很厉害。
从1931年起,亲自创建了中央红军和中央苏区的毛泽东在中央苏区处于被排斥和打击的局面。
1931年1月,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者,通过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占据了中共中央的统治地位。同年11月召开的赣南会议,撤销了毛泽东中共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和红一方面军临时总前委书记职务,剥夺了他的党领导权。1932年10月的宁都会议,又进一步撤销了毛泽东的军事领导职务。从此,毛泽东被完全排斥在党和红军的领导岗位之外。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红军被迫逃出被围困若累卵的苏区,开始长征。
且逃且战,被迫血战湘江,8万红军只剩3万来人,
博古 李德 周恩来等崽卖爷田 丧失了红色根据地 牺牲了毛泽东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几万红军将士
还不容毛泽东插嘴, 老毛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无奈心情可想而知。
不要以为 那时 毛泽东是一言九鼎,其实 他那时是 人微言轻,根本没人听他的
不但 博古 李德不听, 其实连 朱德 周恩来 彭德怀 林彪等等也不站在他一边,
只有王稼祥 张闻天 比较倾向于毛,但 抑于纪律, 不能作为,岂不郁闷!
湘西通道会议后 直到 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上,毛泽东被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成立了 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毛主席才重掌兵权。
而此时距那次宁都会议,已经两年过去了。
遵义会议结束了以王明 博古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共中央长达4年之久的错误路线统治,
开始恢复和建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实际领导地位。
土城之战 是 毛主席复出后的 第一次较大的战斗,结果不顺 甚至失利 亦可说是失败
若二战娄山关也失败, 红军的士气, 红军的命运,毛泽东的威信都将是大问题。
毛泽东压力很大, 心情沉重, 这就是 二战娄山关前的情形。
--------
二战娄山关战斗也打胜了
这是遵义会议后毛主席重掌用兵权后的第二次大的战斗(土城之战为第一次)
是红军自长征以来连连失利损失惨重后的第一次大胜利(1月9日首战娄山关规模较小)
也是长征以来他有心情写的第一首诗词之作 --- 脍炙人口的 忆秦娥 . 娄山关
毛泽东写长征的五篇诗词的首篇。
娄山关 词 是毛泽东许久以来积愤胸腑压抑良久的一次大迸发
因而也是毛泽东所有诗词里最棒的一首,或曰之一,至少前三!
因此 了解 娄山关之前 红军及 毛泽东本人的经历 才能更好地探悉这段历史背景和毛泽东的内心
-----------
四渡赤水 (其实是两个来回) 几乎翻来覆去地打了2个多月
为了甩掉敌人的围追堵截,毛泽东四渡赤水,巧出奇兵,调虎离山,巧渡金沙江。
这种打法,部队自然要多走一点路,疲劳一点,但可以蒙蔽敌人,让敌人对我军捉摸不透,使我军由被动变为主动。
聂荣臻回忆说:“四渡赤水以后到会理期间,在中央红军领导层中,泛起一股小小的风潮,算是遵义会议后一股小小的余波。遵义会议以后,教条宗派主义者们并不服气,暗中还有不少活动。忽然流传说毛泽东同志指挥也不行了,要求撤换领导,林彪就是起来带头创议的一个。”
林彪在四渡赤水时一直满腹牢骚,嫌毛主席指挥兜圈子,他说:“我们走的尽是‘弓背路’,应该走弓弦,走捷径。”还说:“这样会把部队拖垮的,象他(指毛泽东)这样领导指挥还行?”
1935年5月红军到会理休整期间,林彪给彭德怀打电话:“现在的领导不成了,你出来指挥吧。再这样下去,就要失败。我们服从你领导,你下命令,我们跟你走。”彭德怀拒绝了林彪的挑唆。荣臻、左权、罗瑞卿、朱瑞当时都看见了林彪打电话,聂荣臻严肃地批评了林彪。
会理会议
1935年5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会理县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研究:遵义会议以来的战略方针;明确红军渡过金沙江后当前任务。出席会议的有洛甫、毛泽东、周恩来、博古、朱德、陈云、王稼祥,政治局候补委员邓发、刘少奇、凯丰,总参谋长刘伯承,红一、三军团领导人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等。德国人李德列席了会议。
毛泽东批评了林彪所谓“走弓背路”、“会把部队拖垮”的错误意见,说:
“你是个娃娃,你懂得什么?在这个时期直接跟敌人顶不行,绕点圈子多走点路还是有好处的。”
贵州省 习水县 土城镇 是赤水河中游的重要码头,有“川黔锁钥”之称,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1935年1月9日 首战娄山关
1935年1月27~29日 土城之战
一渡,二渡 赤水
1935年2月25日再战娄山关
三渡,四渡赤水
土城战斗 是 四渡赤水的 前哨站
没有土城之战的失利, 就逼不出 四渡赤水之战
土城战役失利后,中央红军被迫一渡赤水,进入了川南古蔺、叙永境内。
后来,中共中央在云南威信县一个叫作扎西的地方召开了政治局会议,并对红军进行了整编,毛泽东在会上总结了土城战役失利的教训,他说:“这是一场拉锯战、消耗战。我们没有歼灭川军,反而受到很大损失,不合算,也可以说是一场败仗。主要教训有三条:一是敌情没有摸准,原来以为是四个团,实际是六个团,而且还有后续部队。二是轻敌,对刘湘模范师的战斗力估计太低了。三是分散了兵力,不该让一军团北上。我们要吸取这一仗的教训,今后力戒之。”
但
毛泽东说:“土城这一仗,由于及时渡过了赤水,摆脱了尾敌,改变了被动局面”。
关于“土城战役”的成败问题,据遵义会议纪念馆田兴咏副馆长讲:
1964年陈昌奉来鸭溪时谈到1935年3月5日红军中央机关从遵义城转移到鸭溪时开了一个会,会上有人批评毛泽东在土城指挥打了一个败仗。
毛泽东坚定地给以批驳,说:“土城一仗,至少算个平局,没有败仗可言!”
聂荣臻生前曾说过:“四渡赤水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得意之笔”。四渡赤水包括一渡赤水前的土城战役。
这一仗是改变红军被动局面的关键一仗。没有土城这一仗的战场和战略上的胜利,中央红军长征的历史将会是另一种结果。因此说四渡赤水的顺利和成功,首先是土城战役和一渡赤水的胜利和成功。
四渡赤水是毛泽东复出后,第一次指挥的大型战役,并获得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的首次胜利,毛泽东使一度危在旦夕的中国共产党暂时摆脱危机,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和军事才华得到了中共领导层以及基层官兵的一致肯定。红军从此跳出了蒋介石百万大军的包围圈,暂时摆脱了被围歼的危险,长征进入了在艰难的自然环境中,长途行军的阶段。对于基层红军士兵和军官来说,四渡赤水之后,毛泽东提出了明确的行军方向,以及最终的战略目标,而不再像李德 朱 周指挥时期,红军屡战屡败,损失惨重的同时,基层官兵却不知道最终行军的终点,也不知道大规模转移最终要实现的战略目的为何。四渡赤水之后,最终战略目标的确定,暂时摆脱国军的围追堵截,再加上红军获得了几场战役的胜利,军心士气得到明显提高。
一渡赤水
由于红军在湘江战役遭遇惨痛损失,普遍希望能有一场比较大的胜利,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毛泽东重掌指挥权,19日分三路向土城方向前进,28日在土城以北的青杠坡与川军6个团激战,29日红军撤出战斗,北上渡过赤水河,即“一渡赤水”。
二渡赤水
进入四川,准备和位于川东北的红四方面军会合,但川军的精锐部队提前赶到,中央红军意外的与川军发生遭遇战,受到战斗力非常强,且尤其善于阻击战的川军堵截,结果红军在遭遇巨大损失后,依然没有突破川军防线,增援的川军不断到来,川军越打越多,最后红军遭到川军的反扑,红军乘黔北防守空虚之机,于2月18~21日东渡赤水河,即“二渡赤水”。
三渡赤水
回到贵州境内的红军面对着被夹击的危险,北面是大军压境的由薛岳指挥的中央军,南面是阻击的黔系军阀,最后红军决定南下打击战斗力较弱的黔系,红军以一部兵力在老鸦山、红花岗一线阻击,主力从侧翼突击,结果黔系大部被击溃于遵义城南忠庄铺地区。黔系军阀王家烈仅率剩余的一个团从遵义南门逃跑,红军再次攻占了遵义。
王家烈在南逃路中,正好碰上中央军第一纵队的先头部队,第一纵队司令吴奇伟决定用他手中的满员装备精良的两个师联合王家烈的一个团迎击追来的红军,结果吴奇伟的司令部遭到长途迂回的红军突袭,吴奇伟逃跑,士兵随即溃逃,吴奇伟连夜一直逃到乌江口,过桥跑到乌江北岸后,命令士兵立刻砍断渡桥的缆绳,以阻断追来的红军,结果当时正在渡桥的国军士兵落入江中,还没有过河的士兵被红军追上,投降。此为毛泽东复出后的第一场大胜仗。
吴奇伟溃逃的同时,乌江北岸已由刚刚赶到的中央军周浑元部驻守,红军截获了蒋介石发给周浑元的电报,命令周浑元立刻进击遵义,毛泽东遂令红军在周浑元进击红军的途中埋伏,希望全歼周浑元部。但蒋介石随后又给周浑元发令,命其坚壁不出,等待大军到来。可是这一电报的密码没有被红军破译。红军见周浑元不出,屡次试图诱其出战,但周浑元坚决执行蒋介石的坚壁不出的命令,坚守隘口等待中央军主力的到来。
没有时间坐等的国军合围的毛泽东,再出奇计,他命令红军一部大张旗鼓做出北上态势,再次北渡赤水河,即“三渡赤水”,但他命令要求渡江部队不许走远,最远不不许走过20华里。
四渡赤水
渡江后士兵隐藏在山林里面,蒋介石通过侦查的飞机,得知红军北上再渡赤水,立即派大军全数北上追击,毛泽东这时再令北上渡江的红军在秘密、快速往南再渡赤水,即“四渡赤水”,结果四渡赤水之后,重返贵州的中央红军全速向南,摆出要攻占贵阳和东渡乌江的态势,结果本以为红军已经北上的蒋介石,突见红军在贵阳附近出现,为了避免风险,他坐飞机前往昆明。中央红军再往西奔向云南,而蒋介石指挥的大军这时还在全速往北追去,中央红军在与国军斗智斗勇之后,成功甩脱国军数百公里之远。在成功摆脱国军合围之后,毛泽东向士兵展开了一张大地图,图上划出了未来中央红军的大体走向,并调侃的说,这叫“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以上3曲 忆秦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