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迪 乐动柏林 专辑】
2007年,国际著名钢琴家李云迪携手指挥大师小泽征尔和世界顶尖的柏林爱乐乐团,挑战最高难度协奏曲:普罗科菲耶夫第二钢琴协奏曲和拉威尔G大调钢琴协奏曲(Prokofiev Piano Concerto No.2·Ravel Piano Concerto in G major)。李云迪电光火石的超技和小泽棒下的柏林爱乐无坚不摧的爆发力带领听众重新认识了这两部20世纪的钢琴杰作,这是李云迪琴艺跨入更高境界的绝佳见证,钢琴艺术的爱好者不可错过的精彩唱片。李云迪也藉此创下两个纪录:李云迪成为第一位与世界最顶尖的柏林爱乐乐团合作录制唱片的中国钢琴家;《乐动柏林》成为DG唱片公司百余年历史上首部收录普罗科耶夫第二钢琴协奏曲录音的专辑。。
专辑简介
“李云迪选择普罗科耶夫的第二钢琴协奏曲这部作品是相当有勇气的,这是一部货真价实的炫技作品,就技术而言,也是所有钢琴曲目中最难的之一。”担任《乐动柏林》指挥的小泽征尔如是说,他是被公认的当代普罗科耶夫作品最权威的诠释者之一。
刚刚与李云迪有过合作的小泽征尔对他评价很高,“他的音乐充满了幻想,他是一位真正的音乐诗人。现在已经很少能碰到这样的人了。他的手指无所不能,诗意和技巧通常难以兼备,但他两者都有。”这是我的第一印象,这就是我为什么对李云迪的演奏着迷并希望同他合作。”
《柏林每日镜报》则在评论中惊叹:“神奇的中国钢琴家李云迪令巨大的、有冲击力的音乐机器运转,令惊讶的柏林爱乐和柏林的爱乐大众体验到了审视钢铁般的雷暴,以及从斯坦威钢琴深处如何能发出的如竖琴般温柔的天籁。”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乐动柏林》便达到了金唱片销量。
专辑曲目
Maurice Ravel 莫里斯·拉威尔(1875-1937)
01-03 Piano Concerto in G major (G大调钢琴协奏曲)
Ⅰ Allegramente
Ⅱ Adagio assai
Ⅲ Presto
Serge Prokofive 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1891-1953)
04-07 Piano Concerto No.2 in G minor,op.16 G(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作品16号)
Live recording现场录音
Ⅰ Andantino
Ⅱ Scherzo (Vivace)
Ⅲ Intermezzo (Allegro moderato)
Ⅳ Finale (Allegro tempestoso)
拉威尔G大调钢琴协奏曲
法国作曲家拉威尔的出生地雪布尔(Ciboure),为位在法国与西班牙交界处的一座山城,因为地理位置的趋近,使拉威尔对于西班牙音乐热情而奔放的感官之美甚为倾心,成为其诸多创作的动因,并使拉威尔的许多作品皆深具一种南国的热带风情。
晚年的拉威尔在一次的美国巡迴演奏受到极大的欢迎,此刻内心欣喜的他,亦正逢构思创作该首钢琴协奏曲,创作期间,他两次进出美国巡迴登台。及至全曲初稿完成,拉威尔塬本要亲自首演,未料身体状况不佳,遂请当时着名的法国钢琴家玛格莉特夫人(Marguerite Long)于西元1932年在巴黎举行首演,在乐谱正式出版后,也将此题献给玛格莉特本人。
因而,这首《G大调钢琴协奏曲》与另一首《左手钢琴协奏曲》皆可说是拉威尔晚期作品中的珠玉。擅长凝造管弦乐华丽色彩的拉威尔(目前所听之穆索斯基「展览会之画」即为他的编曲),也同时将管弦乐的色彩想像转移至钢琴的作品中,因而钢琴于此不仅是主奏乐器的独白,亦有缤纷亮丽的光泽、以及闪烁动人的乐想。然而,包括作曲家本身也不讳言,乐曲中也确实如同美丽的鸡尾酒,夹杂了诸多前辈的音乐典型。
全曲分成叁个乐章,第一乐章为奏鸣曲式。明朗而华丽的乐风背后,据拉威尔表示,是採莫札特与圣赏的作品为塬型所发展而出;此外,拉威尔于此也大量引用爵士乐的元素,盖西文的爵士蓝调风格时而可嗅出。第二乐章则为很慢的慢板,开头中幽雅的钢琴主题,是依据莫札特竖笛五重奏的慢板乐章仿效而成。终乐章则为一充满活力的急板,圣赏音乐之中独特的十六分音符音型在本乐章中亦隐约可见。
普罗科菲耶夫第二钢琴协奏曲
普罗科菲耶夫第二钢琴协奏曲,G小调,OP.16,作于1913年,因当时同班好友斯密特霍夫自杀,故此曲呈献给斯密特霍夫·因原谱丢失,普罗科菲耶夫1923年凭记忆再整理而成。新颖的和弦和配器、具有浓重普氏风格的乐思,是此曲的一大特征。此曲1913年8月23日由普罗科菲耶夫主奏而首演。首演时,因为一直是节奏的激烈敲击与不协和弦的连续,曾遭许多人退席谩骂。多数报道称:“这种未来的音乐,送给魔鬼去吧。我们是来享乐的,我家的猫也会弹这种音乐。”而当时贾吉列夫正是听完此曲而邀请普罗科菲耶夫为他创作舞剧音乐,批评家卡拉蒂吉(Viatcheslav Karatygin,1875—1925)则称:“我确信10年后,听众会给这位年轻作曲家的天赋,报以相当的掌声来为昨日冒失的嘲笑赎罪。”
自我评价
普罗科菲耶夫自己曾说,No.3是音乐的,华贵浪漫;而No.2是物理的,抽象而艰深。并且他也亲口承认在这首曲子里把音符写得太过于多,几乎不能演奏而且不适宜演奏。
创作背景
创作此曲是因为其挚友的英年早逝对他造成了极其深重的打击,普氏在一种神经质般的沮丧与压抑中完成了创作,写得难度如此恐怖是一种愤懑和抑郁的发泄。
业界评价
此曲发表并首演之后恶评如潮,更被古典乐界讥讽为“比一只发情的雄猫在键盘上乱蹦所发出的声音还要难听”,原稿同时也被普氏不慎遗失。
改编历程
十年之后普氏凭借记忆与录音复原了此曲的乐谱,并且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再一次的对此曲进行修订(在原著的基础上倾其所有尽其可能的加上了大量的音符和旋律,更疯狂地强化对于技术对的超高要求),使此曲在难度和技巧上变得几乎达到人类的极限,最夸张的时候甚至要求奏者在一秒之内弹奏十多个音且要求绝对的清晰度和独立性,普氏自己将其形象地形容为“颗粒性”。
如果说最初的No.2是一部发泄愤懑与惊恐抑郁之作,那么最终的No.2则完完全全升格为一首登峰造极、辉煌而疯狂的炫技神曲。这是一位钢琴大师在他生命中低谷的时候所完成的最凝聚其智慧与技术的伟大杰作。
作品正式发表之后半个世纪以来几乎无人肯高攀。
作品共4个乐章:
第一乐章:
小行板,G小调,奏鸣曲型的自由形式。呈示部以弦乐拨奏和单簧管2小节序奏作引导,钢琴左手弹分散和弦,右手出现充满忧愁的第一主题。主题在木管与钢琴间一来一往后,移至快速音群。第二主题为小快板,钢琴弹出第二主题后,不断展开华丽的音型。移至长笛与双簧管、长笛与单簧管后,稍慢一点,以乐队合奏结束呈示部。发展部以钢琴在大提琴震音背景上展开第一主题华丽发展始,以快速达到高潮,平静之后再现部钢琴一出现第一主题立即结束。
第二乐章:
谐谑曲,活泼地,D小调,三段体,为快速进行的托卡它型乐章。第一段一开始就以强烈的钢琴主题为中心,弦乐拨奏,管乐作滑稽音型夹在中间。中段是伴奏的乐队不断奏跃动性乐念,钢琴不断继续托卡它音型。
第三乐章:
间奏曲,温和的快板,三段体。第一段以乐队沉重步伐似的序奏始,钢琴进入作华丽发展。中段小提琴拨奏出明确主题并加以发展,钢琴一再奏滑奏音型,乐队与之互为纠缠,构成优美的音色效果。第三段把第一段要素作各种不同变化。
第四乐章:
暴风雨般的快板,G小调,自由的奏鸣曲式,ABCBA结构。A以钢琴与长笛呈示自由奔放的旋律始,钢琴以敲击手法进入,与弦乐拨奏形成对比。B速度转慢,钢琴敲出一半和弦后,单簧管、低音管、大提琴奏出平易的俄罗斯风格的D小调旋律,钢琴继承后再交给低音管、双簧管,圆号又以逆行。C速度转快而进入快板,长笛与弦乐拨奏造成音型交叠,乐队咆哮和钢琴和弦构成高潮。平静后,在沉重的和弦后,钢琴独奏华彩,B段要素再现,到行板趋于平静,又变成快速音群,钢琴冥想性独奏。然后乐队形成尖锐的音响,回到热情奔放的快板A段曲趣,最后进入C段要素构成的短小终结部而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