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八十章:小国寡民/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这一章讲的是一个国家及其百姓在有道的社会环境中是什么样子的。

小国寡民

1,要允许小国寡民的存在,允许小团体,和相对独立的部落的存在。

2, 即使是小国寡民,在有道社会都是非常安逸的,因为没争端,没有弱肉强食丛林法则的存在。

3,一个有道的环境里,小国寡民是自然现象,客观的存在。

4,传统认为:老子主张'治推上古,德合无为',老子期望社会回到上古那种“理想状态”;或者说希望国家小一点,百姓少一点以便于治理;或理解为你即使给我一个小国寡民的国家,有道之人也能使它达到一个非常理想的状态。

以往学者多是从历史的纵向看得多,或看到周天子时代的大治,或看到尧舜,甚至推到伏羲黄帝。其实,纵向还可以再超前推,可推到亚当夏娃吃禁果之前的光景,甚至推到苍天造人的初衷。

还有两个视角我们用的比较少:一个是自上而下垂直的视角,即从天人关系的角度来看,这个视角是看懂道德经的核心,可以从人的角度看天,也可以从天的角度朝下看,像家长看孩子一般。

另一个少用的角度是水平视角,看当代,看世界范围。目前研究老子主要聚焦中国,眼界不够大,就拿犹太版的道德经来看,用它山之石来功我们的玉,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可能是大家伙儿认为太小儿科,或认为洋文化不值一提,几乎没人对比研究。

想象一下:一个有道的社会环境里,没有掠夺征战,没有比较之心,没有信任危机,没有羡慕嫉妒之心…社会不缺乏,环境温馨稳定,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国家,每个君王都与大道有着直接的联系,上苍的指挥肯定是最卓越的……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再来看本章的其它内容: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没有压力,没有贪欲之心,那么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怕也不会有人收集猎奇了;一些应付竞争以提高经济效益的机器怕是也不会有太大用途.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使老百姓能够珍惜生命,而不要流离失所。'重死'当珍惜生命讲。如果一个社会不和谐,张力太大;或战乱频繁,灾难饥饿导致周围的人非正常死亡人数太多,那么每个人也感觉到自己的生命也随时可能失去,也就谈不上珍惜生命了。那么为了活命,为了稳定一点的生活,人的大量的,频繁的迁徙将难以避免。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

有船又有车,但是用不上。因为既不用逃荒,也不用移民,家乡是心意的;还有最重要的关系是天人关系,不需要出门就可以沟通,何须舟舆?

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没有争端,没有征战,在一个有道和谐社会中,武装力量和设备实在是没有地方放。派不上用场啊。

使人复结绳而用之。 

有道的社会中,没有欺骗,没有信任危机,太多的心机谋算也用不着。看看四季流转,日月运行是何等的有信守时。苍天与我们并没有立字据,但又是何等的守约?有道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也是如此,不需要防伪,不需要太多的保证……是因为实在不 必要。

这里强调的是社会单纯有信,不需要谋算心机,并不是说要向原始社会进军。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百姓知足啊。他们内心充实没有外慕之心。

这里的核心是内心充实,内心充实是因为里面有“道”。 因为宇宙中的四大就包括人,再追究哪里大就追到了心。如果人心没有被道充满,就是给他一个国家也满足不了他的贪婪。因此,人内心无尽的空虚贪婪需要用至大的道才能充满。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这里提到的是'国'大家离得很近,是邻国,或邻舍,为什么要老死不相往来呢?

这里主要强调的是天人垂直关系,民听命于天,需求跟天要;酸甜苦辣跟天'倾诉',犹太版道德经说:凡劳苦担重担的到我这里来,我必使你们得安息。

看看,没有攻伐和图谋,更不需要合纵连横,即使我们不横行努力,仅垂直关系就够了。

如果机械理解为串门都不行,就错了。

下面的视频链接:看了文字也就够了。谢谢。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