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让活着的人好好地活着
让活着的人好好地活着
看花开花落,望云卷云舒;品一壶清茶,守岁月静好。。。让我们共享美丽人生。
这个春天多雨而悲伤。三月中,儿子学校里的一个孩子自杀了。
对几乎所有的孩子和家长来说,这都是从未经历过的。
且不说那个年轻生命的消逝让多少人心痛和流泪,我只想回顾一下悲剧发生后学校是如何应对的。
。。。。。。。。。
悲剧发生在春假前的那个周五。放学以后。晚上因为孩子没回家,家长找到他的几个好朋友询问。大家相互联系,但并没有特别放在心上。因为没有一点迹象。
周六警察局联系到学校。校长和心理辅导员把他的几个好朋友和他们的父母请到学校,通告他们这件事。大家非常震惊,又特别哀痛。最后校长要求孩子们不要告诉其他同学。
后来的几天,校长逐一给同年级每一个孩子家打电话,通告父母,并且要求父母亲口告诉孩子,并做适当的安慰和心理引导。春假那一周,学校两个晚上开放,同年级的学生和父母可以到学校做进一步咨询和寻求帮助。校长后来说,多亏了那个春假,给了学校额外的时间来应对这样的紧急事件。
周一开学。第一堂课。校长,副校长和心理辅导员到每一个班通报情况,并且告诉孩子们任何时候都可以到学校寻求心理咨询。考虑到这件事对同年级的孩子冲击最大,大家不可能集中精力上课,学校停了当天的课,把同年级的孩子都集中在图书馆,一起追忆和哀思, 并请心理辅导员做适当辅导。校长说,刚开始时,校长和辅导员在,孩子们都不说话。校长和辅导员特意离开一段时间后,孩子们自然地分成不同的小组,共同回忆,相互安慰。
学校做的另一件事,就是让每一个学生写下一个名字。也就是在孩子们最无助最绝望时,如果联系不到父母,他们还能想到谁可以交谈。一方面学校留档,另一方面也提示孩子们,在任何时候他们都可以找到交流的途径。的确,有时一两句话,就可以释放心理压力。
。。。。。。。。。
这样的悲剧就发生在身边,每一个父母都会有担心和疑惑。为什么会发生?怎样才能避免将来不发生?
周三晚上的家长会,很多家长提出了同样的问题。
是学习压力太大?应该不是。这个孩子学习有天分,不费多大劲,成绩却很优异,在前一天的考试中刚刚拿了第一。
是不合群?好像也不是。他在学校有十几个好朋友,大家在一起亲密互助,所以从没有发现任何迹象。
是家庭不和?是失恋?。。。
开始我也是抱着答疑解惑的想法去的,但家长会上,校长和心理辅导员的讲话,让我感受到他们对逝者的尊重和对生者的关怀。
他们一再避免追究悲剧的起因。他们说,警察还在调查,但有些事可能永远找不到原因。
心理辅导员说,当悲剧发生时,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自责。但重要的是要Move On。因为我们还要前行,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的确,悲剧已经不可挽回,不应该让活着的人有更沉重的负担。有家庭因素又能怎样?家人是这场悲剧的最大受伤者,已经很哀痛了;有失恋因素又能怎样?女孩子还有如花的岁月要渡过。谁也不希望悲剧发生。家庭,朋友,学校都在反思,在自责和反思中会发现遗憾和不足,成为今后的指导。这就够了。至于起因,真的没有那么重要。
学校更注重的,是如何和家长一起帮助孩子们顺利渡过这一艰难时期。
。。。。。。。。
两周之后,警察局的鉴定结果出来。抑郁症。
逝去的就让他静静地安息,活着的要好好地活着。
相思红豆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花甲老翁' 的评论 : 谢谢花翁的来访和问候!也祝您端午安康,节日愉快!
花甲老翁 发表评论于
端午節快樂,問好.
花甲老翁 发表评论于
抑郁症是否易出現在溫室裡?我不知道.
心馨相惜 发表评论于
我在这里读书时,有一同学得了抑郁症,后来自杀, 那是我这辈子第一次参加葬礼。。。心理健康比身体健康更重要,这是很多华人家长忽视的。
MEMPHISL 发表评论于
忧郁症的定义,范围越来越广。
忧郁症的药物有促进自杀的作用。 特别是对这些不应该被诊断为忧郁症的人
linmiu 发表评论于
曾经有一个同事、一个邻居亲戚的孩子自杀,都是男孩儿,都是十六岁,出事前情绪低落,家长没想到是抑郁症,因为他们生活里好像也没遇到什么事,以为过一阵就会好了。
旁人不必追究原因是为了尊重和不刺激亲属,但专业的心理医生一定要弄清,是为了防范再出现类似问题。
本来不想触及这个话题,但这个病好像越来越多,有普及之势,回来我也写点什么吧。
相思红豆 发表评论于
感谢晓青姐, 成城 ,颐和园姐姐, 伊人 , elmonte 和 山地 的来访和留言,以及分享自己的感想和经验。同意山地的见解,我想在所有因素中,与父母的交流应该是最重要的。既然不少人关心,过几天有时间,我再写个续篇,希望能提供更多信息。
相思红豆 发表评论于
回复 'zhige' 的评论 : 十一年级。
山地 发表评论于
要和孩子交流,我救过要自杀的孩子,他没和父母交流。
elmonte 发表评论于
谢谢作者将此不幸之事的应变细细道来。第一次知道对逝者的同学朋友的安慰辅导如此重要。
秋水_伊人 发表评论于
其实抑郁症也和一般的生理疾病一样,只是比一般的身体上疾病更容易被人忽视。以前,在我们中国文化里,对心理或者精神疾病的认同感不强,有人得了抑郁或者其他精神心理上的疾病,甚至由于怕被别人知道瞧不起而不敢就医治疗。最后不仅贻误了早期治疗,甚至造成自杀的悲剧。
不过在北美,可能这种情况要好一点吧。
颐和园 发表评论于
晓青妹妹说得对呀,我们小时候怎么没见到那么多青少年因抑郁症自杀的?文革期间我们见到挨批斗的成年人自杀,我也听说过下乡的大哥哥因父亲的所谓历史问题自杀,但没见过不为任何政治原因或感情原因就自杀的青少年,也就是说,没见过因抑郁症而自杀的年轻人。
成城 发表评论于
痛心!希望每個孩子在需要時能得到即時的幫助:
https://www.duosuccess.com/tcm/sos001.htm
zhige 发表评论于
几年级的孩子?
晓青 发表评论于
现在经常听到的都是过去不曾听到过的悲剧。是不是吃喝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