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的时候看电影《秋菊打官司》,感觉自从那部电影之后,一种“给个说法”的说法就流行开了,凡是人们需要较真的时候都说这句话,开玩笑的时候说的也挺多。我瞎逗乐的时候也说,这样的时候只是一种玩笑,人们也不会当真,具体到实事的时候人们可是真的“要个说法”,不是闹着玩的。
家人吃饭的时候经常看《爱情保卫战》,我也跟着看,看多了未免担心,现在的年轻小孩面对恋爱对象的时候,声泪俱下的质问他种种为什么不陪她吃饭,为什么总是会忘记一些她认为很重要的纪念日,为什么在她生病的时候还在打游戏,对她不耐烦,为什么就不能跟自己去自己的家乡,为什么总是对别的女人暧昧。。。。这一切的原因是多么的简单多么的一目了然,可是年轻的小孩们那么认真的痛苦着要答案,眼含泪水,看起来楚楚可怜,只是我一想到二十几岁的人在国外已经是十分成熟的可以独立思考,独立生活的能力,可是在国内,二十几岁的人还瞪着一双惊恐的,对世界完全未知的眼睛在哭诉恋爱对象对自己的种种不重视,非得“讨个说法”,让人担心他们日后的生活该是怎么样一种混乱的局面。
诸如此类的问题,让听者无语的微笑着,而诉说哀怨的人满脸的认真让人心疼,其实答案是多么的简单,但他们是真的就不明白还是不肯去面对。或许是年轻吧,我宁愿这么解释他们。
在国外,二十几岁的人大多数已经很成熟了,他们无论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上都可以独当一面了,处理人际关系,做人做事上都很稳重老成,给人一种稳妥感。而国内的大多数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就像小孩子一样,智商估计没问题,只是处理问题时候的经验和情商明显比国外的年轻人差很多,从遇到问题时的态度就可以看得清楚。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对孩子的教养方式,我觉得一个人这辈子是否幸福快乐,首先取决于为人,其次才是学业。年龄稍长的人,小时候都“散养”,家长管的不是很多,无非就是写作业,那时候还没有这么多补课班。现在的小孩从小学就开始补课一直补到上大学,知识应该挺多的可是为什么他们说话做事还有脸上的表情是那么的不谙世事,对人生人性和社会充满了未知和焦虑。好多那么简单的问题会那么认真的困扰着他们。二十几岁的确是太年轻了,可是该那个年龄段该懂的事情,在他们的脸上依然都是问号,他们需要太多的“说法”,需要大人们,情侣们,甚至社会“给个说法”,到底是怎么回事的较真,伴着认真的痛苦,使得本应该是花季的年华蒙上了好多焦虑忧郁的灰尘。
一到这样的时候,我就忍不住想,谁能真正给他们的日子里遇到了难题和困扰给个说法呢?父母本来应该给的,可是二十几岁的年龄,父母给什么说法都为时过晚,能够真正给他们“一个说法”的就变成了生活本身。我一直感觉,很多善意的心灵鸡汤也只能是一种善意的愿望,让一个人真正成长起来的总是他自己的经历,自己的顿悟,到那个时候,只有他自己能“给自己一个说法”。而关于成长,也是需要悟性的,所以我们才会看到少年老成和一辈子糊里糊涂的老小孩,成熟在某种程度上跟年龄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面对国内那些满脸惊恐,焦虑,不解,愤懑,像儿童一样的撒娇,像儿童一样看问题的年轻小孩,似乎滞后的成长让他们看起来更像一个发育不良的儿童,而社会环境究竟能教会他们什么,似乎又成了一个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