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中华民族的命运(4)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表现出的的激情,执着与痴迷

五百多年以前发生的文艺复兴运动在欧洲历史上有着重大的意义,其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其间发生了很多重要的事件,使得欧洲发生了广泛和深刻的变革,并由此超越了处于领先地位的中国,进而在世界上占有主导地位。这期间的几位代表性人物的经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当时欧洲的文化及价值观的演变。

和明朝处于同一时代的欧洲此刻正经历着一系列的灾难和危机。始于十四世纪三十年代(1330s)的黑死病肆虐着欧洲大陆,造成超过三分之一以上的欧洲人口死亡。随之而来的是欧洲各国的政治形势陷于混乱,经济陷于萧条,社会上腐败横行,道德沦丧。同时,战争连绵不绝,使人变得残暴与自私。甚至就连引导人们精神寄托的教廷也陷于分裂,同时有多人声称自己才是正统的教皇[1]。面对眼前发生的这一切,人们感到愤怒,惶恐与迷茫。难道主导欧洲过去一千年来的规范和观念都不起作用了吗?人们感到失去了方向。

生活在这个动荡年代的人文主义者彼特拉克Petrarch1304-1374记录下了他当时的心境,“睁开眼睛看一看这个新的时代吧。这是一个令人愤恨,令人厌恶,令人恐惧的时代,充满着背信与欺诈,残暴与傲慢,无耻与贪婪,邪恶与堕落[2]  [3] 。”面对这一切,人们应该怎么办?上哪里去寻找引人向上的道德楷模?彼特拉克认为,一千多年前的古罗马有着辉煌的时代,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他们身上显示出的美德才是我们应该效仿的。而那时期的很多伟大人物可以成为我们人生的榜样,譬如哲学家西塞罗(Cicero)。只有效仿他们我们才能重新拥有美德。为了这个目的,彼特拉克认为必须要抛弃过去一千年里所接受的教育和观念。在他看来,从古罗马结束到今天这中间的一千年完全是一个“黑暗”的时期,就是一个过渡的“中间年代”(也就是我们所称的“中世纪”)[4]。他呼吁,为了改变我们今天的社会和人的思想,我们必须要让古罗马文化得到重生。由此,揭开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序幕。

彼特拉克就此掀起了一场寻找,发掘,修复和研究古代文化遗产的运动,重新发现散落在人间的古代重要人物的书信,诗歌,以及其他文学作品。身为一个学者,他把文学研究和写作视为自己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他个人从来都不在乎财富,因为他不想花大量宝贵的时间为财富操劳[5]。他认为做自己喜爱的事才能带来真正的快乐。他忘我地投入到写作中,渐渐地有了名气。十年间,教廷曾两次找到他,希望他能接受教廷内的高级职位,但都被他婉言谢绝了。因为接受了这么高的职位,他的写作计划就会受到干扰和影响。彼特拉克的人生价值观影响了此后的几代人,很多人废寝忘食地投入到整理,收集和出版古罗马和古希腊时期的资料,这种动力源于他们对学术研究的激情,热爱和痴迷。十六世纪初的法国学者布德(Guillaume Budé)曾经抱怨,为了结婚他不得不做出“牺牲”,暂时中断工作。即使在严寒季节,人们仍然勤奋的工作,常常要对着笔尖哈气,以保持墨汁不被冻住,这样才能继续写下去[6]

文艺复兴运动让人们重新燃起了对古罗马和古希腊时期文化的极大兴趣,并且使得更多的人对古代的哲学思想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例如古罗马时期的天文学家托勒密(Ptolemy)已经认为地球是一个球体,而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同时期的地理学家斯特雷波(Strabo)等人的赞同[7]。一直到十五世纪后期人们对世界地理的认识仍还停留在三大洲,即贫穷的非洲,富裕的亚洲以及他们所生活的欧洲。欧洲人为了和亚洲的印度进行贸易,所经的路线是绕过非洲的好望角再向东到达印度。但当时很多有学识的人都认为,既然地球是一个球体,那么从欧洲向西行也应可以到达印度。此时的哥伦布(Christopher Columbus,1451-1506)已经有了近三十年的航海经历。身处文艺复兴时期的他有机会认真研读了古罗马时期斯特雷波发表的地理学专著并得到启发和鼓励。他有了一个宏伟的计划。既然地球是个球体,他要向西经过大西洋去寻找到达印度的捷径。哥伦布于1492年的十月登陆巴哈马和古巴,并于第二年(1493)的三月返回欧洲。这一消息在几个星期内迅速传遍了整个欧洲,成为令人瞩目的大事件。哥伦布的航海经历证明了地球确实是个球体,即使一直往西边航行也不会掉到深渊里去。而更令人震惊的是,地球上居然还存在着另一个世界,生活着一群和我们如此不同的土族人,而我们以前对此竟然一无所知。这一事件在欧洲引发了人们极大的兴趣,激起了人们不可遏止的好奇心。

欧洲人此时有一种兴奋的感觉,意识到他们生活在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年代。哥伦布的探险之旅为很多领域重新注入了活力,尤其是测绘,制图,航海和天文学等领域。例如,随着新的测量技术的出现,人们可以更为准确的测量距离和高度。而新的测量结果又被填补到现有的地图中。早期的地图没有严格的距离和高度概念,只是一个大概的描述。此刻,欧洲各地出现了大量的志愿者加入测量的队伍中,不断更新的地图变得更为准确,实用和令人兴奋[8]。整个欧洲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而此时年轻的哥白尼1473-1543也张开双臂,尽情地拥抱这个激动人心的时代。航海探险使得天文学吸引了人们更多的关注。哥白尼于1491年进入克拉科夫大学(University of Kraków)并选择了天文学专业。离开学校后,哥白尼回到家乡担任他叔父的私人助理。他的叔父身份显赫,不仅对教会,甚至对当地的行政事务都是一言九鼎。他希望哥白尼能够接他的班,这样就可以确保哥白尼此后一生的荣华富贵。然而哥白尼和彼特拉克一样对财富并不感兴趣。七年后他离开了他的叔父,来到一家教会做了一个毫不起眼的教士。尽管生活安逸,但他只要稍加努力也可以上升一级,晋升为牧师。身边的朋友包括教会的管理层为了让他晋级曾多次催促他采取行动。可是他不为所动[9]。相反,哥白尼在完成教会的工作之余,继续沉浸于他所钟爱的天文学的研究工作之中,并于1514年写下了一篇短文,简要的概述了他的日心说的理论。在随后的二十年里,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撰写日心说理论的工作中,并于1543年发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天体运行论》,就此开启了科学革命。

虽然哥白尼的著作受到了瞩目,但他的日心说的理论当时还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可,尤其是他的很多结论还没有实际观测来支持。尽管如此,哥白尼的工作已经对当时根据亚里斯多德学说而建立的地心说形成了挑战。随着世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认为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已不能准确地描述自然现象,社会上不断发出质疑之声。

伽利略(1564-1642)年轻的时候就痴迷于数学和物理,也逐渐地展示出他善于观察自然现象并勤于思考的天分。当时在学术界处于主导地位的亚里士多德学说认为,在下落过程中,重的物体要比轻的物体下降的更快。但这和他的观察截然相反。他注意到,冰雹不论大小都是同时落地。当他向一位教授提出这个问题时,这名教授对这个违背正统学说的问题非常不满,告诉他,那是因为那些冰雹是从不同高度下落的,最后重的追上了轻的。伽利略感到很惊讶,哇,那么多大小不同的冰雹从不同的高度开始下落,竟然能同时落地,这太不可思议了。很显然,这个答案是不能令他信服的[10]

毕业后,伽利略成为大学的教授。但求学期间让他感到困惑的有关物体运动的问题一直萦绕在他的脑海里,成为他学术研究的方向和重点。他不断地设计各种实验,对物体的运动做细致的观察,发现了描述运动和时间的数学公式[11]。伽利略认为观察到的运动应有其内在的规律,而这个规律是可以用数学形式来表达的。同时他也认为,任何理论都需要被观测所证实才能被接受。伽利略把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观念引入到对自然界的研究之中,掀开了现代科学的帷幕。

1604年的9月发生了一起引人注目的事件,人们在天空中发现了一颗新星。根据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太空中的世界是永恒不变的。而这颗新星则揭示了太空中的变化。这时伽利略的兴趣已逐渐地转移到对天文学的研究。他认同哥白尼的理论并对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有了更深的质疑。1608年9月,荷兰人汉斯李普希(Hans Lipperhey)声称拥有一个新的发明叫望远镜。这项新技术可使远处的东西看上去就在眼前。由于这项新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得到了荷兰政府的资金赞助。消息传出,其他国家争先恐后,纷纷通过各种途径来制造望远镜。此可见,在当时的欧洲,发明新的技术受到整个社会,包括上层社会的重视,鼓励和支持。

新的望远镜给了伽利略以启示,他很快就制做出了看得更远并且精度更高的望远镜。对自然界的好奇心与渴望了解自然规律的强烈欲望促使他把望远镜对准了天空,以期解答困扰自己和知识界多年的问题。1608年的一个秋夜,明月高悬,伽利略爬上了自家的阁楼,把望远镜伸出窗外。就在这一刻,天空在伽利略的眼前展现出了自己真实的面容。 在许许多多的不眠之夜里,伽利略忘我的工作着,观测到了一个又一个世人从未看到过的天体的面貌,这让他沉浸在巨大的兴奋之中。他的观测结果对多年来依据亚里士多德学说而形成的神学观念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也为牛顿等后人的科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牛顿(1643-1727)出生的时候,明朝已到了最后时刻,而文艺复兴运动也进入到了后期。1661年夏天牛顿进入了剑桥大学。在英国广播公司(BBC)制作的一部关于牛顿生平的纪录片中[12],历史学家帕特里夏法拉(Patricia Fara)描述道,“牛顿进入大学的那个年代,科学还没有显示出任何特别之处。既没有科学方面的学位,也找不到与此相关的工作。科学在当时还没有显示出有什么用处。” 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那时的科学连个冷门都算不上, 更谈不上什么“钱途”。但是和前辈一样,求学期间的牛顿没有追求财富的热情,却显示出了对科学研究的极大热情和爱好。他在笔记本里写下了要研究的方向,他要把科学涉及到的所有领域都纳入到他的研究范畴内[13],并开始了完全独立的研究。据说,他曾用针扎自己的眼睛以改变视网膜的形状,就是为了能看到一些不同的现象[14]。在研究光线和颜色时,他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只吃一点面包,零食和水,日以继夜,可说是到了不到目的决不罢休的程度。正是因为这种激情和痴迷,他在数学,动力学,天文学,光学等多个领域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至此,人们可以看到,五百年前的欧洲可谓是多灾多难。疾病蔓延,战争不断,社会道德沦丧,各种矛盾不断加深和激化,人们在绝望之中不得不寻求改变,使得文艺复兴运动应运而生。而由哥伦布探险之旅所开启的大西洋经济为社会中的各个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对现有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挑战,形成了一个鼓励人们不断探索未知世界的文化和社会环境以满足人类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一些人或致力于发掘和整理失散了的文化遗产,或观测和研究自然世界和宇宙中的各种现象并揭示其内在的运动规律。他们的努力改变了世界,引领了影响深远的科学革命,从而推动和加速了欧洲历史发展的进程。他们受到世人的敬仰,得到巨大的荣誉,在人类历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

但是推动他们做出杰出贡献的动力不是金钱,地位和荣誉,而是他们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所抱有的激情,执着与痴迷;是他们从年轻时就激发出的对自然界和宇宙的极大兴趣和好奇心,以及要了解自然世界的强烈愿望。为此,他们忘我地投入,鼓舞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后来者。一个新的文化就此诞生。

回顾五百年前的中国,中国文化也在演变。追求财富和社会地位成为社会的主旋律,出人头地而成为人上人变成每一个人的奋斗目标。人们的视线完全聚焦于人的身上,或者说是完全聚焦于如何通过竞争而超越他人。这一文化上的演变遏制了人们对自然界的好奇心以及认识和了解自然的欲望,进而阻碍了科学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历史遗憾地告诉后人,当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在刻苦努力,勇于竞争,奋勇向前,为超越他人而奋斗的时候,作为整体,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却被他人超越并远远地落在了后面。

至此,文化上的演变不可避免的使得东西方在五百年前踏上了不同的道路。

俗话说“世事难料”。接下来让我们看一看,当中华民族陷入最低潮的时候,曾经让中国走向衰退的中华文化又是如何帮助中华民族东山再起的。

(本文可在新浪博客阅读)

 

[1] Renaissance Lives. T.K. Rabb. xi

[2] Ibid. 13

[3] Petrarch's Book without a Name: A Translation of the Liber Sine Nomine. F. Petrarca, N. P. Zacour. 97

[4] Renaissance Lives. T.K. Rabb. 14

[5] Ibid. 6-7

[6] The Civilization of Europe in the Renaissance. J. Hale. 193

[7] Columbus, the Great Adventure: His Life, His Times, and His Voyages. P.E. Taviani. 42

[8] The Civilization of Europe in the Renaissance. J. Hale. 17

[9] Copernicus’ Secret—How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 Began. J Repcheck. 3-5

[10] Renaissance Genius—Galileo Galilei & His Legacy to Modern Science. D. Whitehouse. 17-18

[11] The Two New Sciences. G. Galilei

[12] Isaac Newton-The Last Magician. BBC full documentary (2013).

[13] Newton. P. Ackroyd. 20-21

[14] Ibid. 25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