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应约和四个女朋友吃了下午茶。地点是在camberwell 区的一家咖啡馆里。若非闺蜜住在附近我们是怎么也不会找去那儿的。怎么?因为咖啡馆的外表实在太像座教堂了。那是幢尖顶红砖独立的小楼,不沿街,门口没有写着营业时间或经营特色的招牌。窗户好像是灰色的高高瘦瘦,透过玻璃很难看清里面的装饰。我们在建筑的周围兜了一圈才从钉在墙上的一块木牌子上找到cafe 字样。虽然没见店名也猜出这便是了。果然,旁边有扇红漆木门。推门进去,转身,寻着咖啡香望过去便看见了收款台,和占了一半面积的座位。店堂屋顶很高,吊灯古朴,三四十把椅子围着七八张桌子。室内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家具摆设。靠墙是一溜儿的沙发长椅,对面是普通样式的本色原木桌子。室内光线阴暗却不失柔和,除咖啡,茶叶样品,柜台里摆的花花绿绿的糕点,三明治,色拉算是咖啡馆里最鲜亮的一处。他家的BLT三明治12刀,muffin英式松饼4.5刀,价格中等。喝咖啡的多数是上了年纪的老头老太,一水儿的当地人。我们一行五位,每人叫了咖啡,两小份三明治,三片蛋糕,一个scone,合着饮用两瓶汽酒。人均30澳元。因为是喝下午茶所有又点了白玫瑰花茶。茶被盛在玫瑰图案的描金骨瓷茶壶里变得芳香浓郁,现做现吃的牛油果三文鱼袖珍三明治去掉面包边后也显得格外小巧精致,外加几位文雅端坐闲太太的美丽心情,这场聚会算得上高级。
此时周三下午两点又是个阴雨天气,咖啡馆却已经有了六七成的客人。大家边吃边聊。气氛热烈。他们曾经历的故事,几本书都写不完吧。
一会儿老板来了,天津姑娘,三十几岁,中等身材,中等长相。开口便是开玩笑,“会所田津话么?”接着眉毛眼睛的动起来。听女友介绍,她才移民过来,改行做的餐饮。家里有两个小小孩儿,2岁,5岁,丈夫在国内做生意,事业很成功,所营企业新三板刚上市。她是完全有条件有理由在家闲呆着享清福的。可Liz偏要学做烘培开个梦想中咖啡馆。于是自学烤蛋糕,经过一番努力而学会了蛋糕制作。前不久在墨尔本烘焙大赛上她是唯一的华人选手并取得好成绩。这家店是两个月前从一西人手上买的,客人多是上家店主的忠实粉丝。刚接手时她连如何摆刀叉杯碟都不会,没有一样是做对的。遭尽了各种白眼和挑剔,她边学边干,诚恳虚心现在终于得到了周围居民的认可。使这家以服务社区为主的咖啡馆生存下来。生意呢也越来越兴隆,居然能接英式下午茶的业务了。着实令人佩服!
看着她用生涩的英语热情地招呼客人时,我不由地问自己,如果是我处在她的境地会是怎样?我还会有创业的激情?还能放下身段和客人打哈哈吗?还有所谓的事业心吗?我的成就感在哪里?
好吧,我承认我不能。不再有梦,我能的只是淡然走进与朋友共度的一个吃吃喝喝的冬日。
一路人生
站在中年的半坡
我会怎样?
没有喜欢,也不厌烦
我只是一头走进眼前的谜团。
路 平坦亦或艰难
并不慌乱。
因我知上帝在那儿。
他手里有管我的杖,和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