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简介》上慧下律法师讲(13)
【摄一切法尽】底下,【空有三性】【空 遍计执】这个「空」是除的意思, 遍计所执,我们一定要除掉它,留下圆成实。所谓的空是不实在的,所谓的虚妄的东西,就是我们所谓的遍计执。把笔拿起来,遍计执就是迷于缘起,就是在缘起法里面迷失了。人类都是这样子,这色身是假的,他就认为是真的;名、利、色这三关,不是真的,他牢不可破的执着,放不下又奈何?然后,拼命的参、拼命的找,他不找里面的智慧,拼命找善知识。你就是你最好的医生;你也是你最好的善知识,师父是一个启发,要点燃你内心的光明,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给你自由跟平等,不要用抱怨来解决事情;不要用攻击来解决事情;不要用伤害来解决事情,这样会把我们的恶业越落入遍计执。就像海珊他打败战,把原油、石油全部倒进波斯湾里面,你说这个能解决事情吗?怕联军攻打,难道联军就没有办法吗?破坏那些生态,那些鱼虾水族类,跟你有何冤仇?所以,我们一个人假借着圣战的名词、假借着神的号召,打一场圣战,佛教说:只要战争,就没有所谓的「圣」,只要战争,就没有所谓的「圣」,都是冤冤相报。
今天刚刚报导的,那个原油一倒到波斯湾里面,科威特的旁边,一直流。。。。。。,流到伊朗、巴基斯坦,这个染污已经超过巴拿马的船,破了的染污十二倍,十二倍的染污、污染。所以我说,今生今世没有碰到佛法,不管你什么宗教,不管你什么宗教,都会假借宗教的名义:他是站在神的那一边,神一定会保护他。然后,他所作所为,都认为这个是为了神。释迦牟尼佛也没有这样讲,你违背了因果,释迦牟尼佛说:你根本不是佛子!
你今天杀人,然后说:我在解救我们的佛教。你今天去抢人家的钱,然后说:我拿钱来供佛。没有钱买香了,我去抢人家的钱。没有钱买香,佛陀说:用你的心。是不是?佛教的伟大,伟大到了极点,有一次,一个比丘沿门托钵,走。。。。走到一处荒郊野外,一大群的强盗,抢了很多的金银财宝,刚好被这个比丘碰到了,这个强盗,要把这个比丘杀死,杀人灭口,里面有一个懂得佛法的说:不要杀死他,不须要杀死他,比丘连一根草也不会伤害的,我们用草把他绑起来就好,然后,连草的根捆绑起来,他一动,草就会拔起来了,拔起来了!比丘连一根草都不能伤害。像我们,连一支蚂蚁都不敢杀死。佛教是最彻底能够解救众生的,譬如说,基督教讲:血不能吃,但是,鸡肉、猪肉照吃不误。回教讲:猪肉不能吃,可以吃牛肉。是不是?你要是学究竟法的话,究竟法就是所谓的大乘法,一切众生肉都不可以吃,一切都不可以吃,连小乘也不究竟。所以,佛法讲的是最彻底的东西,它不容许你丝毫的含糊。
今天海珊如果听到佛法,他怎么会战争?布希今天如果是佛教徒,他敢宣战吗?他敢宣战吗?当然我不是布希啦!我今天要是布希,我不敢宣战,一打,不得了了,总统辞职,我不敢干,宣战就负因果嘛。对不对?你为自由、为平等,你打,你一定要负因果的。所以,也只有佛法,能够彻底的解决,以觉悟我们的生命。离开了佛法,你找不到真实的生命。我们所看到的佛法,敲敲打打的佛事,那个是方便法,有的年纪大了,或者是有的喜欢听唱念、梵呗,真正的佛法是智慧,释迦牟尼佛在世,没有这一些,敲敲打打是中国的东西。你到泰国去看,泰国没有这些敲敲打打的东西,你去看看泰国,有没有大磬跟木鱼?所以,我们学佛,要起这个正确的智慧,把遍计执舍掉、放下,迷于缘起就是遍计执。
【有】我们所存在的是【依他起】,所谓依他起就是缘起法,依他,就是借着种种条件而起来的,叫做依他起。我们的色身是借着父母的因缘、借着自己的灵性,所谓神识,而来投胎的。这个山河大地,是我们个人的因缘、业报所产生的,所产生的。因此,依他起是借着因缘法而产生的,就是二个角度:第一个就是境,第二个就是心,【境——相分】我们所看到的一切物质的现象,相分。心就是八个识,还有五十一个心所,心就包括心王跟心所,【心 见分 自证分 证自证分】,相分是物质;见分 、自证分、证自证分,这是心,所谓【见分 用】自体分是体,自体分是作为相分跟见分的依靠。相分跟见分,就像蜗牛的二支角,二支角,这二支角收回来,就是【自证分 体】简单讲,所有的精神、所有的物质,都是我们自证分所变现出来的。简单讲,到最后彻底的说,精神就是物质,物质就是精神,其实精神、物质不可分。然后你证悟到这样的境界的时候,境就随心而转动。所以,佛菩萨起心动念,能过无量三千大千世界,就是因为他没有障碍。我们有所障碍,就是在阶层里面破坏了原态。所谓阶层,是落入自我意识的推论,这种推论产生n的阶次方,n 就是一种阶层。譬如说:我比你强!那就表示说还有人比我更强。我们会瞧不起别人,简单讲,就是有人会瞧不起我,这个不能恢复到原态;不能恢复到清净心。不落入任何的阶层、比较;不落入任何时间跟空间的交会,而使它保持,二十四个小时都那么样清净、放下,这个就是我们原本的东西。
可是我们强迫自己去分别,我们有强烈的得失观念,强烈的得失观念,强烈的执着感情跟欲望。人又不得不去追求,又没有办法,控制不了这个色身,控制不了这个色身,譬如说,看到西方人长得那么好看,然后恨不得剥皮易肤,然后把这个头发染成金黄色的,看起来不像美国人,又不像中国人,可是你的鼻子,也不够高挺,只是把头发染了。你染了以后,一开始像美国人,可是一长起来又是黑的,本质不变嘛!本质不变呐,你的体质就是中国人的体质嘛,你为什么一定要去染发呢?这像那一门呢?所以,最快乐的人,是安住于他的时间跟空间;安住他的立场,来做最解脱的思想,不必要去期盼于原本不是我们本份的事情。其实人要追求快乐,本来就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放下就是、安住就是,可是你就是不肯。你一定要把那个如如不动的东西,变成强烈的追求,变成强烈的得失、强烈的伤害,然后,破坏我们原本和谐、慈悲的心态,牢不可破的一种我执,因此我们活得很痛苦,也很辛苦,执着成为我们生命最大的不幸;执着就成为我们生命当中最大的缺陷。所以,知止常止,终身不耻,知足常足,终身不辱。
这个心,见分就是自证分的用,自证分就是见分的体,证自证分跟自证分互为体用。自证分的体,有心王、心所,心王就是我们所讲的眼耳鼻舌身意。。。。。。八个识,心所就是五十一个心所,五十一心所。心王,一切最胜故,叫做心王。为什么一切最胜故呢?因为你第一眼看到的一定是眼睛;你听声音,第一声一定是耳朵去听,分别心、执着还排在第二。就像人家赞叹你一句话,你听到声音,落入第二个念头:他赞叹我。分别、执着:太高兴了!人家毁谤你,你听不清楚:你再讲一遍,你再讲一遍!再讲一遍,意思就是准备要打你了。所以,有的人问人家:你再讲一遍!他就不敢讲了:没有!我什么也没说!他会怕,他会怕,怕被你揍得鼻青脸肿,像四川的熊猫一样。
所以,心王就是所谓的第一念,最快速的,心所就跟在后面,心所就像大臣一样,「王」就像国王,心所就老是依附在国王的旁边,就像大臣。心所,譬如说,贪、嗔、痴、嫉妒、愤怒、恨、覆盖自己的缺点、嫉妒,还有眠,就是睡眠,困扰啦,内心里面种种的起善、不贪、不嗔、不疑,这个都是心所,一切如影随形的跟在心王旁边。
所以,【心王(胜)心所(劣)】那是以为速度比较快,所谓胜劣就是快慢。心王,因为它一切都存在,不能离开这个八个识。「劣」就是附带的,虽然有胜劣之分,但是不能分开,不能分开。我们一看到境界,心王、心所同时就会起来,这是指事相。(【事】)【圆成实 理】圆成实就是依他起觉悟了,放得下,就是圆成实。圆成实这个道理,就是充满着智慧、充满着觉悟,可是那个觉悟又不是事相,不是你用任何的东西可以形容、可以碰得到的、可以摸得到的、可以勾引出来的、可以幻想的、可以想像的。圆成实,圆满的自觉的功夫,成就一切众生的觉悟,叫做圆成实。
所以我说:善人用邪法,邪法亦正;邪人用善法,善法亦邪。一个人知道佛法,知道佛法,知道要救度众生,他到处都在救度众生,他不可能去造业。譬如说,今天我来算命,假设说啦!当然,佛教不能算命,如果我来算命,那我也是在救众生。我跟他算命,算一算以后,我就会跟他讲:你适合念《普门品》,否则你业障深重!对不对啊?如果有一个大肚子的人来,我说:你里面有怪胎、ET,你要念《地藏经》。她为了要生好孩子,她就马上念《地藏经》。要是我来算命,我绝对不造业,我也不拿钱!真的啊!我会看手相啊、我会看面相啊!我们都懂。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我今天如果会看地理风水,我也可以度无量无边的众生,也可以用这一招来度众生。但是,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要是一个内心图谋不轨的,利用佛法的,贪名图利,骗财敛色,这下麻烦大了!我懂得一点佛法,讲一讲就:我是什么菩萨来的。然后,见到女孩子就跟她讲:你是我前世的老婆,我们今生今世还有这个缘分,你就知道我的意思了!完蛋了!搞到后来,讨了十几个老婆,这像什么呢?这那里是佛法呢?乱讲一通,这本来是佛法,然后他说:我是摩诃迦叶再来的,你怎么样。。。。。,你一定要拜我,供养我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哦!完蛋了!那有出家人自己讲:你供养我有无量无边的功德?是不是?所以说: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佛法本来是要救度无量无边的众生的,他却拿来变卖,这个叫做稗贩如来,卖,拿佛法来卖。譬如说:慧律法师啊!我们中山大学要请您演讲。今天中山大学有来。我们要请您演讲,您什么时候到我们中山大学来演讲?讲讲看吧!价码谈得来,我们再去吧!价钱谈得来,再去中山大学上课,否则就不去,那就完蛋了!这个叫做稗贩如来,「稗」是一个禾,再一个自卑的卑,就是卖的意思、贩卖,《楞严经》讲的:稗贩如来,其罪过当下十八层地狱,求出无期。你的能力许可,不应该计较一切,就必须要去上课,佛法不是拿来卖,也不是上一堂多少钱的。五十五页的最后,最后,
【染分 净分 依他起】依他起性。【遍计所执性(离)染分】染分就是所谓的无明,我们所讲的无明、迷惑。这个遍计所执性,就是走到那里统统执着。周遍计度简单讲就是,二十四个小时,任何一个时间、空间,起心动念都在执着,简单讲就是这样子,叫做遍计,就是周遍计度,就是无所不执着的意思,无所不执着的意思,那个叫做遍计所执性。离,我们一定要把它放下,放下!这是染。那么,【净分 圆成实 】当我们知道这个是依他起性的,我们慢慢的放下,知道它是缘起,自性本空,当下无所住、无所执着,依他起,这个就是净分跟染分,统统叫做依他起性。那么,把染分放下,慢慢的自觉,我们就完成佛道,就是圆成实性,净分 。那所有的染分除掉,整个圆圈就是白净的、清净的。
翻过来五十六页,三性,三性【三性 遍计所执性。。。。。。虚妄体】遍计所执就是我们今天所执着的,都是虚妄的影现出来的东西,不是真实的。那么,【依他起自性。。。。。。】这个依他起,就是缘起法里面【不离识】,也是我们的意识创造出来的,万法唯识嘛!一切的因缘起,统统是我们意识所创造出来的。【圆成实性。。。。。。识实性】意识是染污的嘛,实性就是清净的。圆成实就是识的本来面目,识的本来面目,如水跟波,波停止了,就恢复水的状态;分别心停止了,就恢复如如不动的状态。所以,虚妄的体也是【唯识】依他起也是唯识;圆成实,识的实性,也是唯识,只是唯识就变成了体性。【三性 遍计所执性。。。。。。】就是周遍计度,那里统统是所执,【妄。。。无体】【依他起自性 染分 净分】净分是【真】我们要存留的;染分是【妄】我们要离开的、除掉的,这是【有体】有体。遍计所执性为什么是无体呢?因为那个是空中幻化出来的东西,空性所幻化出来的东西,不是实在的。
那么,依他起自性有体,因为有真如的本体嘛,有真如的本性,染分是妄的,可是净分是真的,我们清净的本性是真的。【圆成实自性。。。。。真。。。。】但是,为什么圆成实自性底下有一个【非有非无体】呢?你讲有的话,拿不出来,闻不到、看不清楚,不可思、不可议。你要讲没有的话,它又能够让你解脱,过着超越的生活,也不能讲没有。所以,非有非无就是,不能讲有,有,你拿不出来;不能讲没有,因为清清楚楚,六根门头惊天动地,随来一拈,都是本性清净,都是自性清净的东西。三性,底下,三性,【三性】【 遍计所执性 依他起自性 圆成实性 】这个在唯识读本里面有一些解释,大凡有为法;我们现在为了使大家更清楚,就来解释三性。一百零七页,那是有唯识读本的人,不过我会念得很清楚,你注意听,就会听得很清楚。只要是有为法,这个统统是因缘所生的假法。简单讲就是,没有一法能够永恒的常住;没有一法可以永恒的常住,那就是不实有啦。
我们凡夫从无始劫以来,就是因为迷了这些因缘所生法的假法,因此执心外有实法,心的外面有实在的法,因此就引起了实我、实法的妄见,那么,因此就永远沉沦在生死苦海,无法出离。慈悲的佛陀,为了要拯救众生的妄执,虚妄的执着,特别教导以三性,三无性的中道。其实三性就是三无性的意思,只是名相上不一样。三性就是三种自性,就是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三无性就是说,遍计所执也无自性;依他起性也无自性; 圆成实性也无自性。所以说,有自性跟无自性,有自性讲的是就众生位来讲;而三无性是就缘起法来讲,一切法都是无性,那里都是无性。所以,三无性就是自性空,一切法皆空,包括圆成实,也没有这种东西。但是,不是否认,而是你拿不出一个具体的东西,来讲它是圆成实,因为那是一个名词而已。底下说,遍计所执性就是指,凡夫因为妄情的驱使。妄就是我们迷惑、颠倒,我们感情用事,对于因缘所生的假法,妄起了实我、实法的迷惑,当然,这是没有实体的幻影,没有实在的一个体性的幻影。所以说:体相都无,体跟相统统没有,这是假法。
遍计就是周遍计度,这个周遍就是到那里都执着,从早上睡觉醒过来,到晚上睡觉、白天,统统执着。睁眼就迷这个妄想;晚上睡觉迷这个梦境,白天迷妄想,晚上又做梦,这是遍计所执,是指遍缘一切诸法,为我、为法的计度分别。意思就是说,认为一切法中有一个我:这是我的啦、这是我的车子、这是我的家庭、这是我的国家、这是我的金钱,我。当这个「我」稍微被人家侮辱了,稍微有一点破坏了,就愤怒啦、恨啦,就会很痛苦,很痛苦!
所以,我今生今世能够听到佛法,又能够出家修行,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幸福、最幸运的人,我对我的病苦、对我一切的境界,我从来都很能够看得开。我很知足,我对这个世间没有所求,只要我能出家。我今天不会抱怨任何人对不起我,因为我已经能够出家修行,我比谁都幸福;我比谁都幸运;我比谁都觉悟。用这个真实、绝对的、肯定的生命观,去完成我的佛道。我没有白活,也没有白来,闻到了佛法,更能出家。所以说,我很怕再来,是因为我不是菩萨。很怕再来,有二个原因,我只要想到来世要突破这二关,我就会很痛苦!第一就是大专联考,读书,从小动得头破血流。对不对?动得头破血流,抱病上考试的战场,还考得不如意。是不是?为了一个工作,而争得头破血流,高考、普考、特考,为了一个工作。第二个就是感情,碰到感情,就像陷入泥沼中,难以脱身。没有听到佛法,说那一个人能够突破感情这一关,我一一跟他顶礼,真的,跟他磕头,没有!你说那个流氓杀人不眨眼,那种人最爱自己的老婆。所以,在我们台北市的猪屠口,猪屠口,很多的美女,都是嫁给(日语)黑道的老大。你看他这个黑道的老大,杀人不眨眼,枪拿起来就打,她就是喜欢嫁给他。猪屠口的一个老开,他的老婆之漂亮是金山的美女呀,金山是北部的一个地名。讨那个老婆时,席开几百桌,黑道的兄弟统统到,我也去呀,但我不是黑道的,因为他放帖子过来。我都是带袋子去吃的,吃完后还打包回来。她的观念就是这样子,嫁给那种人。所以说,人的感情,无论是白道,无论是黑道的众生,都会疼爱自己的人。尤其是情这种东西,它是矛盾的东西,它没有任何的道理,说你为什么爱他?反正一碰到就是死路一条,像下棋时被将军,死路一条,进退不得。有些女孩子爱上了丑男,假设把他三振出局,换我们补上去,至少也比他强,可是奇怪!她就爱他,奇怪!就不会爱我。所以,感情是世界上很难很难的一件事,我发现,到现在还没有用任何的方式,可以突破感情这种东西。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男女保持一个距离,其他没有任何办法,日久就会生情,谁都没有那种能力。
你说上战场,你可以打死几百万个大军,可是你碰到了情这一关,就捆住了,你就是拿它一点办法都没有!所以,这个就是今生今世把我们捆得死死的,然后,捆得我们去六道轮回,去六道轮回。因此,我每次在念佛的时候,我一想到说,我来世还要重新再来联考,这个麻烦大了!还要来考试。要是我能够听到佛法,那么这些是好的,因为到老了,这就叫做经验。我要是不能听到佛法,那掺了!因为佛法有解脱的思想,他知道一切法无我、无自性。像我们今天的心情,要是说有世界的美女能让我们神魂颠倒,忘记了我们自己的身份是什么,忘记了我的职责,那绝对不可能,那绝对不可能!我们不是说吹牛或怎么样,不可能让我们颠倒,忘记自己的身份是什么啦,或者是说就忘记了修行,不可能的事情!因为有佛法。
如果说没有佛法,这日子不好过了!所以说:诸法为我,是众生所执;佛法讲无我,一切法,执着山河大地、一切现在他面前的,统统计度分别是真正的自己。其中,计度我法的妄情叫做能遍计,能够周遍计度;而被计度的境界,叫做所遍计。能遍计就是心嘛,所遍计就是境嘛,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能遍计就是指妄执识,虚妄执着的意识,就是第六识和第七识二识所遍计的。那么,能够执着的是第六跟第七;所执着的就是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是我们所执着的;十二处呢,十二处就是除了六识叫做十二处;十八界就是加六识,六根、六尘再加六识就是十八界。因缘所生的依他起法,依他起法,由能够遍计的识心,能够周遍计度的分别意识心,在所遍计的依他起的相分上迷执。桌子就是依他起的;讲堂也是依他起的;父母亲也是依他起的;兄弟姊妹啊、师徒啊,一切都是缘起法,我们都认为,心外有一个实我、有一个实法的虚妄相,心外的实我、实法的虚妄相。
「我」就是对人生观的迷茫;「法」就是对宇宙观的迷茫。迷于这个四大假我的五蕴身,叫做实我;迷于外在的山河大地、一切的境界,迷于宇宙观,虚妄的宇宙,误认为外在是实法。所以,这个叫做遍所执,或者是当情陷中间存境。意思就是说,我们的感情陷在里面,下陷在里面。所以,我认为情很难断,因此我很赞叹那种家庭打架的,每天打架,没有什么感情的,除了生孩子以外,其他没有那一样合得来的,因为生孩子若合不来不能生,所以,生孩子一定合得来的。我很赞叹那个!为什么很赞叹那个呢?因为这样能够觉悟。我也很赞叹合得来的,为什么很赞叹合得来的呢?因为他学佛比较不会有困难。我也很赞叹单身汉,因为单身汉没有人管,也没有什么挂碍。所以,在我的心中都很赞叹,只要你能觉悟,我都很赞叹。所以,你们来文殊讲堂考试,拿起来抄,我都很赞叹!为什么?比外道强很多了,你叫外道来抄,他要吗?他才不干呢!再来,
因为这个是在妄情上所起的情有,情有的意思,就是众生认为有的,叫做情有。所以是情有理无,众生执着有的东西,情有;理就是实在的道理来讲,它根本就不存在,因为这个就是遍计所执。 依他起自性,就是依着众多的因缘,生起的有为法,这个就是百法中的心王、心所、色法、心不相应行法。心王、心所,我已经讲过了;色法,大家都知道;不相应行法,什么叫做不相应行法?就是三位假立,心不相应行法,意思就是,也不是心王、也不是心所、也不是色法,但是,是借着心王、心所、色法,而三位假立的。譬如说,我得到了一张建国中学的杰出校友,就拿这一张来作比喻,我那一天去领奖,去领奖,我得到了这一张杰出校友,我编号043,你可以去查,这不是吹牛的,043,number fourty-three。得到了,我们用这个「得」字来解释不相应行法,你说这个「得」的观念是什么?我的心里承认我当选杰出校友,建国中学有意借着颁发杰出校友,鼓励下一代的建国中学的同学,好好的努力,昨日我以建中为荣,今日建中以我为荣,你好好的去干吧!不管你是怎么样的表现,政界的、海军的、陆战队的、宗教家的,统统可以,只要有表现。这一次,从七万五千人中,选出了七十五个,选出了千分之一,我不幸当选了!我去到那个地方的时候,他颁发了一张证书给我,我跟五个校长统统握握手。得,得了这一张杰出校友,得,那你说:这个「得」是什么?你慢慢的想想看。「得」是一张纸印一印,我也可以自己排版写一写啊!自己排版。对不对?拿来,这个叫做「得」,其实没有所谓的得,那一张奖状也是假的,那是你心里承认说:我有得到杰出校友,得。所以,这叫做不相应行法,也不是心法、也不是色法,只是建立的一种观念,譬如说时间,譬如说时间,譬如说空间;譬如说过去、现在、未来,那个不是假设的吗?对不对?所以,心不相应行法,就是由三位:心王、心所、色法三个角度来假设,这个叫做心不相应行法,我们在百法里面会讲到。
等四位九十四法,这个跟上述的,上面所讲的遍计所执性一样的,虽然不是体相都无,但也不出因缘所生法,并不能常住实有,亦名如幻假有。圆成实性就是无为法,这是指由二空所显现的真如,由二空所显现的真如。什么叫二空呢?就是破除了我执就是我空;破除了对外在之法的执着,这个叫做法空。二空所显现的真如,这个就是圆成实性,圆成实性就是无为法,就是无所作为,放下,圆满成就真实性的意思,圆满成就真实性。真如是遍满一切法的,无不具足,这个叫做圆满,它的体性是常住不灭,就是不生不灭啦,是永远成就,这个叫做成。又为诸法的真实体性,绝对不是虚妄,这个叫做实,这是百法中,后六个无为法的名称。所以,圆成实性的真如,是真实如常,真实如常。言亡虑绝,语言不能说的,思想达不到的,叫做唯证相应,唯证,除非你证悟到那种境界,否则的话,什么叫做真常、真实如常,那你不可能了解,你只能去体会,体会也是生灭,就把真如变成生灭,所以,又名真空妙有,妙有真空,这个就是有为法、无为门,有无、无为门而说的。
如果就有漏、无漏来讲,依他起性的有为法中的无漏法,叫做圆成实性。简单讲,有为法就包括有漏跟无漏,有漏是依他起性,有漏是因为圆成实性对立的无漏法所产生的,所以,有漏跟无漏是对立的名词,叫做有为法。所以,如果常常讲:我很伟大!那么意思就是,还有人比我更伟大。你要是常常讲:我并不伟大。那么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跟你比较,那么也就没有所谓的伟大跟不伟大,你就是最伟大的人,你安住在没有任何的比较。所以,生命应该没有任何的比较;但是,没有任何的比较,你不妨比较。为什么?譬如说,我应该念的,我是做学生,我应该好好的念书,考得越高分越好。要是考六十分、七十分,那就奋发努力,尽力而为,但是,放下得失的观念。如果你已经尽力而为了,你的能力只能考六十分,那就没办法了!就像一个孩子,只能挑三十公斤,你叫他挑一百公斤,他受不了的!所以说:尽力、然后随缘、放下。你不尽人力,那不能讲听天命,不尽人力的人,不够资格讲听天命。所以,我们常常讲:尽人力,而后才听天命。你不尽人力,而说一切听天命,那就完蛋了!这那里是积极的佛教呢?那我也放下好了,我也不要开《唯识》了,我也不要开《大乘起信论》的课程,放下、随缘,能得自在。管你们那么多!完蛋了!我只能尽力开课程,来听不来听,不是我的责任,这才是了不起的人生观嘛!佛法是最解脱的,而且是最积极的,是最积极的,因为他内心里面没有任何的起心动念,叫做无间道,佛法讲这个叫做无间道。二十四个小时在修行,就是无所着;二十四个小时内在里面都是充满同样的念头,就是无念,这是最了不起的修行法。既不会吹嘘:我很有修行!也不必自卑:我没有修行。常常讲:我没有修行。那也是一种执着。常常讲:我很有修行!也是一种执着。常常讲:我是什么菩萨再来的。也是一种执着,佛尚不可得,何况什么菩萨?本来就是佛,讨论就增加一层执着。所以,越会吹嘘的人,越没有修行。
所以,有为法里面就包括有漏跟无漏;无为法只有圆成实性而已,只有圆成实性而已。那么,无漏法就包括依他和圆成。为什么?因为缘起法里面当下有自性,就是圆成实性,而圆成实性必须配合依他起性,才讲圆成实;没有依他起,那里有圆成实?
上面所讲的三性中,遍计所执性虽然是妄情所现的,情有理无,众生认为有的,按照道理来讲,其实是没有,只是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是无漏智所缘的境界,无漏智所攀缘的是依他起,不能用妄情,虚妄的分别执着心来讨论它。这是因为我们证智的境界;证到这种智慧,叫做证智的境界,是理有情无,道理来讲是有的;凡夫是认为没有的,理有,就是我们有清净的本性跟智慧,觉悟的人,道理上来讲,它绝对有;可是就众生来讲,他认为它是没有。所以,就理论来讲,依他起性简单讲就是,现象界中一切法的总称,叫做依他起性,有形相的。那么,圆成实性就是本体的真如理,就是依他起性在现象界中,一切解脱的道理,那么,因此会变成说依他起跟圆成实就扯不了关系了。那么,唯识宗不是像其他的实(究竟圆满)大乘,实大乘,实在的大乘法,是讲真如理体开发了一切,认为现象界跟真如的本体界是分开的,这个叫做实大乘。而唯识不是这样,唯识是把现象界跟本体界是同一个,不一也是不异,就是第八意识,依他起性跟圆成实性,不一也是不异。换句话说,假如依他起性跟圆成实性是不同,那么真如也就变成了生灭。
为什么呢?依他起性是缘起法,圆成实性是真如法,如果这二个是相同,那圆成就变成依他起了,圆满的成就就变成生灭法了。如果说这二个是不同,这二个是不同的话,那麻烦就大了!那你也不可能在依他起性里面,完成你的佛道啊。所以说,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不同的话,那么真如也就不能叫做圆成实性了。假如它们是同一种的话,那么真如就麻烦了!就变成无常法了,那永远不能成佛,便跟依他起性的诸法同时有生灭。意思就是说,如果你的本性就是所谓的生灭法的现象,那么本性就变成生灭法。如果本性离开了生灭法,那你永远找不到本性,因为离开了生灭,就没有所谓的不生不灭的空性。空性是对生灭法讲的,离开了生灭,就变成了断灭,离开了生灭,就变成了断灭。所谓「离」,我们应该讲是解脱、解放、放下,放下生灭法里面的一切执着,这个当下就是圆成实。而不是离开,离开它,那就变成顽空、断灭法。所以说,假如它们是一的话,那么真如就变成无常,跟无常法就一起生灭了。因此,可见依他跟圆成实,也不过是事跟理的不一跟不异罢了!
按照上面所讲的,一切法,无不在每一法上具足三性的道理,而统统是非空非有的中道。对三性来说明,三性就是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 、圆成实性。经论中,说了一节很巧妙的比喻,什么叫遍计所执性呢?譬如说我们在路上走,误绳为蛇,碰到了绳子,认为那是蛇,起了恐怖的念头,这个叫做情有理无,就众生来讲,以为是真的蛇,其实按照道理来讲,那是一条绳子。依他起自性,譬如说,蛇是绳的假有,走进仔细一看,原来蛇是绳的错觉,当然是假有实无,是假的有嘛。假有就是依他起,他看到绳子是假有,实在是没有蛇,情有理无,那就是一种执着,弄错了!假有实无,就是看清楚了,看清楚了!圆成实性,就譬如说绳是由麻搓一搓,然后连接而成,一条一条细丝的麻,一搓,把它搅拌在一起,就变成大的绳子,不过是麻等等众缘的和合而已,众缘的和合而已,当然,这是真有相无,是真正的有,圆成实性是真的有,而相是无。所以,我们众生对法的迷执,刚好是如此,只是在圆成实性的真如上迷执,迷执由因缘和合,假现的依他起性法,以为实我、实法。更以此迷惑,遍计所执的虚妄性,误认为心外实在是真有一个法。但是,一旦证知了真性的体性,就知道色法、心法,原来只不过是因缘所生的假有,不是真实的。
所以,【遍计所执性。。。。。妄有。。。。。无法。。。。。】没有一切法,那是自己【错观】所以讲无法。【依 他起自性。。。。假有(似有)假法】那么,如果放下,完成佛道,这个叫【实法】所以,【圆成实性。。。真有。。。真法。。。】【正观】是正确的观念。正确的观念,那么,底下谈的是【三无性】我们前面谈的是三自性,我们底下谈的叫做三无性。三无性,是对三自性所立的三种无自性,为【相无性】相就是虚妄的相,是无性的。【生无性】就是缘起,当下就是无性。【胜义无性】所谓的真理、真如,它根本没有所谓的自性,它是道理存在而已。对三性的阐明,空有对待的中道观,三无性就是由非空(非有)的一边,来破除法有的执着。所以,三无性简单讲,就是由空性来破除那些假有,这是佛的密意。所谓密意就是隐而不显,三自性是显现的道理,三无性,譬如说遍计所执性,其实那也是虚妄的、也是空啊;依他起性,是虚妄的、也是空啊、也是无自性;圆成实性,也是虚妄的、也是空、也是无自性。所以,三自性就立一个三无性,就是用空来破除,这个空就是密意,密意:隐藏不显的佛的教义,有含另外的一个层次面。
所以,相无性,是对遍计所执性的体相空无,而立的教法。所以,相是体相义,无性是无自性义。遍计所执就像误绳为蛇,误会绳子就是我们看到的蛇,体跟相都是空无的错觉。所以,自性毕竟是空的,这个叫做相无性。生无性,是对依他起性的假有实无而立的教法。生,我们缘起,我们产生的这个东西,只是依他起的,这是对假有,缘起法是假有,实在讲是无,这是相(生)无性嘛。所以,这并不困难,并不困难。生是因缘所生,叫做生,依他起就像绳子由麻等众缘所成,为幻识的假有,实在是无。绳子是由麻所做成的,其实这是假的、假的有,实在讲是无,这个叫生无性。什么叫胜义无性呢?这是对圆成实性讲的,是真有相无,「胜」是殊胜,它的道理就是境界,这是指圆成实性,本来是圆成实性,是属于殊胜的,根本无分别智的境界,这个叫做胜义。胜义简单讲,就是第一义谛、中道、空性、绝对,这个叫胜义。所以,这个胜义,简单讲就是不可思、不可议,中道、如如、不变、涅盘、不生不灭、大涅盘、般若,这就是胜义。不可用任何的语言去描述它,这个叫胜义。为远离遍计所执时所显现出来的,这个叫胜义无性。可见三无性跟三自性,刚好是一纸的两面,也就是表里的关系,并不是不同的体。所以,三性跟三无性的关系,三无性就是相无性。什么叫相无性呢?体跟相本来就没有、本来就空,这个就是所谓的遍计所执性,就是众生所执着的。其实,实在讲,所以,佛的密意就是讲实在话啦,我现在解释,你们就很清楚,遍计所执性,就是凡夫俗子来讲,有这种遍计所执性,而实在来讲,体相无性,就是相无性。凡夫来讲,有所谓的依他起性,可是依他起性是缘起即空啊、缘生即空啊,就实在来讲,本来就生无性,没有所谓的生,生起来的东西,统统是假的,刹那之间生灭的,不是永恒的,你要讲它有,那是妄执:虚妄的执着。胜义无性就是圆成实性,圆成实性是指,对依他起性过滤了染分以后,所存留下来的净分,这个净分就叫做圆成实性。圆成实性按照道理来讲,空理本来就是无性,既然是讲空,那里有什么性的东西?这是胜义无性。所以,这个并不困难,你只要知道说,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这个是站在世间人的角度来讨论的。
而佛为了要破除这一些,【遍计所执性 依他起性 圆成实性】再加一个,就空的角度来讲,【体相无性 缘生无性 空理无性】体相无性就是相无性, 缘生无性就是生无性,空理无性就是胜义无性, 那么,就是我们最后所讲的。再来,【三性对望中道】什么叫三性对望中道呢?【遍计所执性。。。体相都无。。。】【非有】遍计所执性,体跟相统统不存在,这个叫做非有,不是真的有。【依他起性。。。如幻假有。。。】就像生灭法里面一样的,就像看电影一样的,都是假的有,不是实在的有,【圆成实性。。。真空妙有。。。】真空妙有。底下一个,【非空】非有,不是真的有,是假有;非空,你不能否认它,虽然是如幻,但是它是假有,还是有,真空妙有,它还是有一个「有」,虽然是说体(性)相都无,但是,还是有一个存在的圆满的智慧,非空,这就是【中道】这就是中道。
诸位翻开五十七页,五十七页,这是修行的次第,叫做五重唯识观。什么叫做五重唯识观呢?就是由浅入深,然后一层一层的放下,一层一层的渐入渐深,这个叫做五重唯识。五重唯识简单讲,就是由浅入深,然后作观想。唯识的三性观,在实践上并不是一时的通达;五重唯识观也是一样,由浅的,慢慢慢慢进入深入的观照,叫做五重渐修,这就是所谓的五重唯识观。诸位看底下,五十七页,平行看下来,五重唯识观就是谴虚存实,简单讲,就是谴掉虚妄的,存在这些实在的。虚妄的是什么呢?就是遍计所执,遍计所执是缘起法里面起颠倒见,叫做遍计所执。依他起跟圆成实性是实在的,存下来,保留的意思。第二、舍滥留纯,这个「滥」就是我们所攀缘的相分,滥。「纯」就是指我们的心,天地万物,不是色法就是心法,色法就是物质;心法就是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所以叫做舍滥留纯,等一下我再深入的解释。第三、叫做摄末归本,这个「末」就是见相二分,「本」就是自体分。为什么?因为识的自体分,可以变现出见分和相分。舍滥留纯就是舍掉相分,保留这个心法;摄末归本是把见相二分放下,回归到本来的,由自体分所衍生出来的。所以,摄见相二分,归纳到我们的本体、自体来。隐劣显胜,这个「劣」就是心所,「胜」就是心王。简单讲,这个「胜」就是第一念,「劣」就是第二念。我们看到了一件事情,这个就是我们第八识的第一个念,就是所谓的性净,不起分别的那一念。可是我们再加上了爱、恨、欲、情、执着,这个就落入第二念,第二念就是劣。所以,这个「劣」就是所谓的心所,要把它隐,剩下的就是「胜」,就是第一念。
唯识学就是叫我们不要有任何的执着,任何的执着。最后一个叫做谴相证性识,谴相,这个「相」字就是依他起,八识心王都是依他起的识或是相。证性;「性」字,就是我们所讲的圆融,就是我们所讲的实性。
那么,我们再来看第一重,慢慢慢慢的,渐入渐深来解释,谴虚存实,是我们唯识观的第一重。所谓第一层,就是你要修行要一层一层来入道。第一个层次,你应该怎么做呢?就是谴虚,先谴掉遍计所执。为什么要谴掉遍计所执?因为遍计所执的体跟用,都是幻化出来的,不是实在的,是以凡夫的知见,安排在一切的事相当中,所起的妄情的执着,这个叫做体用皆无。而以依他,而以依他跟圆成为万有的事理,并观这二性不过是唯识所现。意思就是,依他起性或者是圆成实性的事跟理,也是唯识所现。「虚」就是遍计所执性的妄法,我们有情的众生,都迷惑在外在的事相当中,情有理无。所谓情有,就众生来讲是有的;而真正的道理来讲,它是虚妄的。而这个「实」,就是依他和圆成二性,这是诸法的体相跟实性,是真实不虚,是理有情无,道理是有的,但是,众生看不到,就认为没有所谓的实性。你若告诉他:人人可以成佛。他因为无始劫以来,用第六意识分别习惯、第七意识执着习惯了,他就会说:我可以成佛吗?他就会怀疑,他就会怀疑。所以,这个叫做理有情无,理,道理是存在的;但是,就众生来讲,他不悟,他就认为这是没有。
所以舍滥留纯识,这个叫做第二重的唯识观。第一重,叫你放下遍计所执,保留依他和圆成。在初重观的时候,就是第一重观的时候,依他的事跟圆成的理,虽然不离识,但是内识中所有的一切,还是存在有心跟境的对立。也就是说,相分跟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等等。现在第二重,是恐怕你把心跟境搞混了,无法得到正观,所以,必须要舍掉境界,只剩下心法。意思就是说,舍掉相分,相分就是境界,只留下这个心,也就是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因为怕你把心跟境混杂,所以,进一步的,怎么样,我们要舍滥留纯。
第三叫做摄末归本,这是第三重的唯识观。在第二重唯识观的时候,虽然已经舍、谴了心跟境相对的相分,但是,心内的见相二分跟自证分,是有着所变跟能变的本末,也就是体用的关系。自证分是体嘛,见分跟相分是用。那么,也就是说,色法跟心法,统统是由自体分的这种业力的存在所发生的,离了这个自体分,那就没有所谓的能缘、所缘。因此,我们必须要摄末归本,就是我们要修习第三重唯识观。所以,相分的本末在第二重已经舍弃了,在第三重被摄的,就是只有见分了。但是,由广义的本末,相对来说,还是应该包括相分在内。意思就是说,见分跟相分同时要放下,只注意你的自体分。这种意思就是,假设一个修行人,能够放下这种外在的物质,放下内在的这种相,见分的这种烦恼的话,那么他要入道并不困难。所谓放下相分,就是告诉你,万法是唯心所造,你特别要注意你心智成熟的发展,而不要注重外表的名、相、利、享受、分别、执着,因为这个都是由自体所影现出来的对立的能所。换句话说,如果我们一个人,能够每天注意自己的起心动念,那也就是摄末归本。而且要放下那个能观的见分,那么就会入于平等的本性。所以,一个人重视外表是礼貌;但是,太过于重视外表,连相分都放不下,那怎么可能进入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呢?所谓的不要执着相分,譬如说,不要太重视享受啦,不为物所牵。所谓物,就是你一切生命所需的存在,如果一个人,他可以淡泊自己的欲望,无所求,相分对他来讲,已经不重要了。那么这只是物质,大部分的人都可以放得下。这个相分还包括什么?包括面子的问题,面子,这个就很难,这个就很难!你受得了很贫穷的日子;但是,你受不了一个记者给你刊一篇无中生有的攻击跟伤害,你受不了的!这个也是在物质、相分方面,外表,你经不起境界的攻击。但是,如果说你是一个圣者,你就会像释迦牟尼佛一样,释迦牟尼佛他不会在意人家的攻击、伤害、毁谤,因为他的相分和见分都回归到自体分,他已经摆平了自己。所以,佛在世时,一个外道的女孩子,挺个大肚子来,说:乔答摩!这是你的啦,你怎么这么不负责任!毁谤佛陀。佛陀也是沉默,内在充满着慈悲跟安详,他也从来不生气。哇!这要是现在的人还得了!怎么会受得了呢?所以,要听师父的劝告,要注意你心智成熟的发展,不要老是为别人而困扰。生命的主宰,是来自于深处的智慧,才能拥有真正的幸福。这是我们无量财富的泉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就是我们内在深处的智慧。内在深处的智慧,从那里寻找呢?从放下;放下的背后,还是要放下;放下再放下的背后,存在着什么?就是放下。这样子可以把我们的相分摆平;可以把我们心智不成熟的见分摆平,剩下的那就是我们的自体,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本集结束·佛弟子:兰草在整理2011年8月14日)
(本视频讲座地址http://www.tudou.com/playlist/p/l10941449i65200270.html)
回向偈一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回向偈二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