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G20大合影的站位,除了体现彼此之间的亲疏关系以外,金砖五国领导人尽数站在第一排,凸显了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重视。中国正通过此次G20,力图推进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的广泛参与,让G20成为一种长效机制,而这也从此次合影站位中体现了出来。
在过去几十年里,市场全球化造就一批在世界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国家,他们理所当然应被纳入国际事务的决策中来。金砖五国则是这批新兴市场国家最突出的代表。新兴市场国家地位的崛起十分明显,其产出和贸易额在全球的占比越来越大。在国际金融危机后,新兴市场国家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杭州G20峰会上,除了墨西哥、阿根廷、印尼、南非、土耳其、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原本就是G20成员国以外,中国还邀请了乍得、埃及、哈萨克斯坦、老挝、塞内加尔、泰国等国家元首共同出席,这与中国所希望推动的全球经济治理机构变革是分不开的:发展中国家势必需要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G20的意义
相比G7等其他组织,G20更具代表性,因为G7只包括发达国家,且这些国家在全球产出中的份额在不断下降。而G20的代表性是以价值观和利益诉求的分歧为代价的,因为成员各自拥有不同的政治和经济体制以及文化传统,共识可能会更难达成,但这对更完善的全球治理是不可或缺的。
直至目前,G20仍然是一个过渡性的全球治理体制,虽然相较于旧有的治理机制有很大的突破,但仍未完全脱离布雷顿森林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因此构建新型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还需更大的努力和决心。不过,G20机制也已经开始深刻地改变着全球治理机制
首先,G20改变G7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G7成立初衷是协调各国经济政策。随着国际形势变化,G7关注的问题越来越泛化,乃至政治化。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G7全球治理能力开始下降。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加速全球治理机制变革,促使G20走向世界舞台。G20框架强调各国对世界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共同责任,体现全球治理从G7主导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主导的转变。
2009年9月,匹兹堡G20峰会确定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中份额至少增加5%,在世界银行(World Bank)中投票权至少增加3%。这些改革措施打破长期以G7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控制全球治理的不合理局面。
其次,G20改变G7对国际经济秩序的影响。在国际经济合作方面,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全球性经济问题大多在G7内部进行讨论和决策,讨论议题只代表发达国家立场,发展中国家利益未能充分反映。进入21世纪以来,新兴经济体集体崛起促使G20成为国际经济合作主要平台,提升发展中国家在构建全球经济秩序的话语权,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
在全球经济决策方面,G7时代新兴国家仅以观察员身份列席过G7会议,没有决策权,而G20突破西方发展经济学的“中心-外围”理论。在G20机制内,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外围”国家开始与以G7为首的“中心”国家共同探讨全球问题,使得世界经济的决策权朝均衡方向发展。
如今G20虽然已经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的中轴,但以它为基础的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还远未形成,特别是随着世界各国从金融危机中复苏的步伐快慢不一、利益诉求逐步分化,G20越来越难以就重大问题取得进展,“多极化”可能导致“无极化”。面对危机之后的新世界,G20需要进一步探索自己的新角色,以G20扁平结构为基础,尽快构建新的国际秩序。